从“民生”向“公共利益”转轨

时间:2017-07-07 我要投稿

  从21世纪初以来,一种“以市民姿态进入百姓生活空间并真实纪录百姓生活状态、生活矛盾以及感情困惑”的新闻样态,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并使得全国城市台新闻节目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春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论文范文,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内容请浏览(www.oh100.com/bylw)。

  长期以来,城市电视台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条件的制约——软硬件条件较差,可用资源少,话语空间受限,发展空间相对狭窄。尤其在中央、省级电视媒体的挤占下,城市台观众流失严重。而网络、平板电脑、手机等新媒体的加速兴起与广泛应用,更日益瓜分了城市台的市场份额。作为城市电视台极具分量的新闻节目,也同样面临危机:普遍缺乏创新,新闻理念滞后,节目样态老化,形式呆板,内容枯燥乏味与低俗浮躁并存,资源整合能力不强等。身处媒体裂变与融合的大时代,尴尬的城市台路在何方?城市台新闻节目如何探索一条生存之道?

  一、民生新闻——城市台新闻节目的成就与困境

  传统上,城市台在报道全球、全国及外埠的新闻资讯上缺乏优势。从21世纪初以来,一种“以市民姿态进入百姓生活空间并真实纪录百姓生活状态、生活矛盾以及感情困惑”的新闻样态,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并使得全国城市台新闻节目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春天。业界多年来也把这类关注城市民众生计、关心百姓生活的新闻,称为“民生新闻”。城市电视台的最大特点,就在“城市”二字。城市作为一个区域内民众、资源聚集的中心,永远都是新闻资源最丰富的地方,也是对新闻最渴求的地方。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他们对这座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安全,以及就业、消费、交通、事故、冲突、维权等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新闻资讯的敏感、关注和需求程度,要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新闻。因此,立足于城市在地新闻,关注身边百姓民生,充分发挥新闻的本土化和贴近性,这是城市台的优势。就传播形态而言,民生新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从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开始,民生新闻迅速在全国各城市台复制蔓延,并获得极佳的收视表现。正是依靠民生新闻和电视剧的“双峰结构”,许多城市台曾辉煌一时。不过,自民生新闻出现之日起,就在争议声中一路踯躅走来。无论是制作理念抑或实践环节都面临考验,遭遇拐点:部分民生新闻走入误区,成了“市侩新闻”,通篇充斥着煽情与猎奇,引发争议:整体格调低下,只注重“吸引人”,对许多鲜活的新闻素材熟视无睹,对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缺乏追求:视野狭窄,资源整合能力不强,节目缺乏活力:同地区多档民生节目同质化竞争,无序、重复,粗制滥造……受限于节目品质的提升,一部分城市台的民生新闻的收视率开始走下坡路,甚至出现大幅回落的态势。更严峻的挑战还在后头。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变革性的冲击,“三网融合”、“三屏合一”时代已经到来。如今,城市台在自家门口不仅直接面对省台地面频道、都市报晚报的竞争,更将面临着互联网、平板电脑、手机、公交移动电视的有力竞争。市民越来越方便通过新媒体手段直接获取电视新闻画面,也可以通过家里功能强大的机顶盒来点播回看节目,观众拥有了越来越广泛、顺畅和便捷的资讯获取渠道。清华大学教授陆地认为:民生新闻终究有一个理论的顶点,当升到这个理论顶点的时候,如何不使这个顶点变成一个角,而成为一个平台,让节目能在这上面滑翔维持较长的状态,这将考验我们传播者的智慧。[1]

  二、公共新闻——城市台后民生新闻时代的选择?

  民生新闻受到诟病的,正是其对新闻价值的追求的高度不够,格调不高。虽然关注民生,但浮躁和粗糙使其逐渐偏离人文关怀的轨道:虽然关注社会,但缺乏对市民的公民意识及公共意识进行引导、协调,提升其应对社会问题的行为能力:虽然报道事件,但缺乏从社会公共利益的高度去积极推动问题解决。因此,国内一些学者根据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公共新闻(Public Journalism),提出了引入公共新闻理念,并将其视为民生新闻下一步的转轨方向。斯坦福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Theodore L.G Lasser在阐述公共新闻时号召记者:1.将受众作为公民,作为公共事件的潜在参与者,而不仅仅是公共事件的牺牲者或旁观者:2.帮助解决社会问题:3.改善公众讨论的舆论环境,而不是冷眼旁观这种环境越变越坏:4.帮助公共生活走向更加和谐美好。[2]公共新闻运动是在媒介面对新闻娱乐化与商业化倾向下的一种自省与自救。事实上,随着国内媒体融合步伐的推进、新媒体变革式跨越式发展,尤其是微博的兴起,已经开辟了一个公民表达、参与和互动的新场域,培育了一批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群体。从去年以来,通过微博披露并迅速掀起大讨论的新闻热点事件层出不穷:上海高层住宅大火事件、宜黄强拆自焚事件、“我爸是李刚”事件、唐骏“学历门”事件……越来越多的“公民记者”参与的案例,展现出整个社会参与意识、公民意识的提升,也说明了新阶段公共新闻有了越多的民众基础。今天,整个新闻舆论环境和民众的公民意识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新闻节目的话语方式和报道手法,还能沿用多年前旧的模式吗?兴起十年的民生新闻又该怎样变革,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以公共利益为重——媒介融合下城市台新闻的价值转轨

  事实上,民生新闻或公共新闻在概念和业态上并未形成严格统一的定义,尚存诸多争议,我们要做的是清晰地把握二者在新闻价值理念上的差异,并在操作过程中,把握要领,掌握必要的新技术手段,提升新闻整合等业务能力。

  (一)摒弃狭隘的商业利益主义,提倡以公共利益为重的价值

  从本质上来讲,新闻媒介是社会的守望者,要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首任。传统的民生新闻所面对的各阶层受众,数量庞大且素养参差不齐,并非每个个体的需求都是正确的、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而建立在对收视率及商业利益追逐为主要的评价体系,很容易把新闻节目引向娱乐化和低俗化:又或者是关注了民生却仅止于报道事件本身,满足了观众好奇性,却不能提升到关心社会公共利益。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公民意识的提升,许多观众已不再满足于城市新闻狭隘的价值追求和报道方式,而是要求报道能关注并影响与自身利益、公共利益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因此,城市台新闻在筛选新闻事实的过程中,必须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在正确地行使社会舆论监督的同时,本着“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来报道新闻,维护社会秩序。在报道内容上,要选择与老百姓关系密切、有意义的事件:在报道方式上,要多采访民众的真实的鲜活的现场,多为民众提供话语平台:在报道落点上,要从相关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高度来洞察事件,处理问题:在传播效果上,讲求平民化视角,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以期获得坚实的受众基础。

  (二)善用新技术手段,获取新媒体信息资源并实现转化融合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已经大大改变了人们获取讯息的方式。每天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的观众正在日益减少。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正在吞噬着传统媒体的阵地,同时建构起一套新的信息传播与操作模式,并产生了一大批主动参与新闻收集、报道与传播的“公民记者”。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源头来自于互联网。网络的舆论引领和议程设置能力,正在迅速追赶并超越传统媒体。在这种舆论环境下,互联网无疑成为记者获取新闻信息的富矿和源泉。本地的新闻社区、人气论坛、微博、QQ群等汇聚市民意见的场所,都不能错过。这就要求记者掌握必要的新媒体业务技能,善用新的技术手段为电视新闻服务,最好把自己打造成能拍、能写、能编,同时掌握跨媒体发稿技能的“背包记者”。例如,从网络上征集、获取新闻线索:上下载图片、声音、视频素材:利用在线聊天软件(QQ、MSN等)实时采访、传输图像:利用网络组织投票、收集意见,等等。在必要的条件下,记者使用3G手机代替SNG或海事卫星进行现场报道,也是一种值得称道的报道手段。

  (三)注重全媒体资源整合,提高资源整合能力

从“民生”向“公共利益”转轨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