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式”教学模式在农村品德课堂中的应用初探

时间:2020-09-18 15:59:03 硕士论文 我要投稿

“餐桌式”教学模式在农村品德课堂中的应用初探

  导语:“餐桌式”教学模式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教材,深挖教材,能够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地位的体现。

“餐桌式”教学模式在农村品德课堂中的应用初探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推出,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大。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过去 “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高效课堂模式进行转变。在诸多理论中,“餐桌式”教学模式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笔者身在农村,长期从事品德课的教学工作,通过网上学习,及与同事一起进行这方面的讨论研究,试图将“餐桌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农村品德课堂,并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进行了一些探索,认为在农村品德课堂运用“餐桌式”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都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在此予以赘述。

  【关键词】自信心;餐桌式教学;自主;互助;提高

  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贵在得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现代教学方式应当逐渐向社会需要靠拢,这就需要教学创新,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许多学校都在尝试。目前较为流行的是“餐桌式”教学,而且成了课改新模式。所谓“餐桌式”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分组围成一圈,像在家里的餐桌上围成一圈一样。不同于过去传统上的“插秧式”课堂教学模式。“餐桌式”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针对这一模式,笔者在农村品德课堂进行了一些尝试,认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一、农村品德课的教学目前状况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品德课的要求在逐步提高,在平时教师培训中,对于小学品德课的培训也列入其中,比如每年的“国培”、市里的“自主选学”培训等。小学德育中最为直接的教学科目就是品德课。然而,农村品德课的教学却往往被忽视,由于平时测试较少,学校在教学方面主要以语文、数学、英语课程为主,再加上农村小学品德专业老师匮乏,导致本门课程往往被忽视甚至遗忘。

  这块德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这场教育战争中成为了薄弱一环。于此相反,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品德课的学习兴趣却是很大,由于教材编写贴近生活,教材内容联系生活紧密,学生很容易理解和应用,实践作业在生活中比较容易实现,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因此,转变农村品德课的教学目前状况很是必要。在教学中,品德课的教学模式大多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发挥较少,作业布置过于机械,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较少,学生搜集、整理、分析理由的能力很少得到指导和训练,在当前网络技术发达,计算机普及的农村社会,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有必要得到转变,笔者认为,“餐桌式”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二、餐桌式分组而坐,平等、互助式讨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地位的体现

  1.分组而坐是“餐桌式”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将教室的桌子根据学生人数围成若干小组,或四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等,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面对面进行讨论、协作。组合方式可根据学生个人兴趣,按照老师指定的小组人数自由组合,向学生提前讲明小组合作的作用及要求,即要团结合作,敢于质疑并和谐讨论,相互协作完成小组任务。当然,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发现哪些学生不适合在一个小组的要及时调换,调换时要注意方式策略,以免伤害学生的思想,逐步达到最优组合。

  2.组长的作用不可忽视

  在小组中,必须有一名同学负责小组平时课堂及课后小组成员之间的协调及组织沟通工作。组长的人选可以定期更换,明确任务。这方面教师可以给全班同学进行一次小组长担任培训,让同学们知道组长是为组员同学服务的,组员应该配合组长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同时组长应当积极组织、督促小组成员顺利完成课前资料搜集、课堂讨论及课后作业的完成。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长教师应当予以表扬,并与班主任协调,在班会上通报表扬,请优秀小组长谈谈经验。这样一来,对于推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加强小组合作效果作用巨大。

  3.学生敢于发言,积极讨论是进行“餐桌式”教学的重要前提

  在农村,大多数学生见识较少,文学素养较低,“满肚子蝴蝶飞不出来”的现象比较普遍,遇到课堂理由时,学生不敢发言,不会发言成为突破“餐桌式”教学的一个瓶颈。如何突破瓶颈成为品德课堂一项难题。

  结合品德课的特殊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设计讨论主题成为突破这一教学瓶颈的重要突破口。品德教学中,大多涉及学生平时生活,在生活中发掘课堂讨论主题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建立。

  三、充分备课,巧设理由,尽量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是“餐桌式”教学模式中,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重要前提

  “餐桌式”教学模式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教材,深挖教材,能够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尤其是品德课,教师要寻找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生活实例在教学中加以应用。在设计课堂理由时,要建立在对班情、学情充分了解的前提下,理由由浅入深,必要时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性的让学困生回答一些相对比较容易的理由,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课堂,更要对学生的预习提出要求,可以通过导学案、社会调查或其他形式让学生提前预习,鼓励学生通过网络、问家长、查阅相关资料、社会调查等途径进行针对性预习,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准备。教师还应备课后,对课后作业的设计应当依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类设计,有文字作业、社会调查、实践作业等多种类型。对于两课时到三课时的教学可以考虑预置性课后作业,为下节课做好准备,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课堂理由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课堂过程的设计要环环相扣,吸引学生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多样式评价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逐步拓展,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可以得到良好的锻炼

  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以老师的评价为主,比如:“你真棒!”“你很聪明!”“回答正确。”等等之类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学生由于长时间接受同一种评价会逐渐失去新鲜感,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餐桌式”教学中,除了教师评价意外,还可以让小组内评价,组与组之间进行评价,通过生生评价,小组互评的方式,可以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质疑观点,谈论自己的看法。

  这种方式下,学生的叛逆思维可以被课堂所运用,不知不觉中学生会自觉地转动大脑,寻找对方小组在回答理由时出现的漏洞加以指出,展现自己的思维更加缜密。在品德教学中,生活中的示例比较多,通过一个事例来设计讨论主题,请同学们想办法,小组讨论后展示讨论结果。比如:请同学们讨论“垃圾的处理怎样最合理?”,学生在讨论结果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漏洞,然后在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后,请其他小组的同学“找漏洞,想办法。”,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会更加浓厚,在质疑中理由将被逐渐解决,最后联系学生自身日常行为,达到德育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对于“餐桌式”教学模式在农村品德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餐桌式”教学的关键还在于小组式的课堂讨论,讨论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与坏。而课堂效果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餐桌式”教学的探索中,笔者通过对农村品德课堂教学实践的初步尝试,得出了以上结论,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以后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在义务教育阶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施平等、互动、和谐、高效的“餐桌式”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切实做到减负增效作用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