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时间:2021-04-20 19:49:02 硕士论文 我要投稿

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导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积极预防和教育模块的构建,不应局限在帮助大学生发现并矫正出现的心理问题,而应通过一些丰富的教育途径引导所有的大学生发现和挖掘自身所具有的抵御心理疾病的精神力量,从而取得心理健康维护的预防效果。

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工科大学生在其独特的专业特点、职业生涯特征下形成独特的心理个性特征,这使其心理健康问题也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对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解、对教育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对教育体系进行重构的研究是应时之需。

  一、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针对个体的心理咨询转变为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教育。目前,大部分高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针对新生建立心理档案,明确大学生心理特征。以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近年来建立“心理委员”制度并进行相应的培训活动,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成立学院心理帮扶小组,完善心理问题学生档案并持续有效关注,近年来未发生学生恶性心理危机事件;学院6名辅导员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认证,占学院辅导员人数的83%。

  工科大学生所接触的课程学科性、专业性较强,在知识结构中纵向发展,人文等相关知识接触相对较少,造成工科大学生性格相对偏内向,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偏弱。根据《工科大学生对于出现心理问题时解决方式的调查》(2009级-2012级本科生)整体数据可以看出,工科大学生在问题发生时,不愿与别人分享,首先寻求自行解决。

  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研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教育内容的确立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根据《工科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2009级-2012级本科生)整体数据可以看出,工科大学生对于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所存在的问题比较关注,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不够灵活、授课形式比较传统和教育活动样式单一等问题.通过以上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工科大学生由于特殊的文化知识背景,对其设置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帮助工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正确的认识和利用心理咨询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工科大学生心理状况及个性特征分析

  根据《学院本科生思想状况调研》(2009级-2012级本科生)整体数据可以看出,工科大学生人格特征是克己忍耐、严肃认真、谨慎保守的,尊重传统的观念和行为标准。工科大学生在价值观取向上,人格的高尚、事业的成功、生活的舒适更被学生看重,其次是对社会贡献的大小,金钱、权利和名望没有被过多地看重;在学习和工作的目的方面,大多数学生认为一是要拥有幸福的家庭,二是实现自我价值,大四年级学生对得到肯定和尊重较比其他年级学生表现得更为强烈。在人际交往方面,在处理问题、面对困惑时采取方式上,学生更倾向自身解决或与身边朋友寻求帮助,较少请教辅导员;在交往对象方面,学生投入精力较大的交往对象是大学同学和以前的同学,而对学生影响较大的则是家人和大学同学,大二年级学生认为学长、学姐对他们的影响也是较大的,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在大四年级学生中最为明显。在《学院本科生学风调查》数据中,通过学生学业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也可以侧面看出,工科学生课程专业性较强,培养计划中过多偏重于大学生专业技术层面的培养,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养成及健全人格训练方面设计的学分比重偏低,往往这些方面依赖于“第二课堂”。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工科学生的思想、行为以及人格有一定的影响,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以及学习动力的缺失也占据一定的比重。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模块设计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个体的积极主观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环境,“它非常注重人潜能的发挥,把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激发与培养人的积极情绪当作自己的历史使命”[1],并强调对人性优点和价值的研究,提出从兼顾个体和社会的角度积极预防心理疾患的理念。在此研究框架下,构建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个体水平上主观积极情绪体验模块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积极情绪包括满足、满意等;对当前状态的研究聚焦在幸福、快乐,对未来的研究则聚焦在乐观和希望上。而大学阶段正是个体自我同一性确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大学生正处在“心理的延缓偿付期”,即大学生在这一阶段不断地接触各种人生观、价值观,不断选取、尝试、验证并决定适合自己人生观、价值观及未来的职业发展等,在这一过程中,对未来的茫然、情绪情感的冲突、选择的冲击和矛盾不可避免。而积极心理学框架下的积极情绪的主观体验对大学生尽快地调整心态,完善自我意识,发现正确的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乐观、充满希望地进入社会生活也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二)个体水平上积极人格特质完善模块人格特质是持久稳定的人格品质或特征,在幼儿期基本形成,但在后天环境、教育因素等交互作用的影响下不断完善。而在引起大学生最常见的人际关系心理问题的成因中,消极人格特征是主要的因素,因而大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完善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模块的构建即以积极心理学研究框架下的自我决定性、乐观、成熟的防御机制、智慧等24种积极人格特质为培养目标,通过形成充分的自我价值认识和评价等积极情绪体验这一发展的内在源泉。对大学生各种潜在能力和现实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并将之变为一种习惯性工作方式,从而使大学生进一步增强自信心,顺利地度过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和关键时期,塑造健康、成功的性格。

  (三)心理预控水平的积极预防和教育模块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积极预防理念的核心,在于挖掘困境中个体内部系统的自身塑造力量,而不是纠结于修正自身的缺陷和缺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积极预防和教育模块的构建,不应局限在帮助大学生发现并矫正出现的'心理问题,而应通过一些丰富的教育途径引导所有的大学生发现和挖掘自身所具有的抵御心理疾病的精神力量,从而取得心理健康维护的预防效果。另外,该模式还应包括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测量,并掌握塑造这些积极心理品质有效干预方法,以达到在预控水平上的心理健康的未雨绸缪。

  四、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对策

  (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构建以队伍建设和保障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成立校、院(系)两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在学院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防控机制:由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副院长任“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防控小组”的组长,本、硕、博每一个年级设置一名心理联络员,在每个班级配备一名心理委员,畅通信息渠道,并由校内外聘任的心理学专家对心理委员定期开展培训,充分发挥心理委员的作用。对心理健康工作执行资格证制度,辅导员需进行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聘请校内、校外资深心理学专家、资深人士做顾问,定期针对小组内成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成立院属心理社团,明确组织机构设置,形成社团规章制度,推广社团形象,建设社团品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社团协助辅导员开展心理教育等工作,定期组织心理委员培训,与其他心理学组织进行学术交流。

  (二)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和防御应急工作机制依托“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工作网络构建快速反应的信息渠道,通过新生入学心理测评、心理委员日常观察、辅导员谈话识别、心理量表再次测量等方式进行逐级的筛查,通过“心理晴雨表”、班级心理状况监察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上级组织,如不能解决,要及时转介治疗。编纂针对不同类型心理危机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案例汇编》,建立环节设计具体、可操作性强的防御预案,建立网络化、信息化的心理危机数据资源管理库,可以协助心理健康教育小组高效、有序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三)开展基于希望体验的目标教育和基于积极体验的体育竞技活动在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体验模式中,一切工作要围绕着促进、诱发、方便和推动大学生进行积极体验来展开。通过查阅《CDIO工程教育培养大纲》中强调工科大学生所要拥有的技能及态度主要有“主动与愿意冒险,执着与变通,以及自省个人的知识、技能、态度”等三个方面。

  针对工科大学生的情绪体验教育应主要针对基于希望的目标教育和基于积极体验的多元体育竞技活动开展,组织具有切实感染力、真实的情境来触发学生的切身体验,如举行励志读书节,通过读书疗法引导学生树立高远目标;通过榜样带动,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未来和希望;引入职业生涯规划和目标管理相关课程,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设计自身发展目标。同时,通过举行一系列户外体育竞技类活动,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抵制压力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并且在竞技运动活动中培育自己坚毅的品质,完善自己的品格和行为,磨炼自己的意志。

  (四)加强与工科大学生培养模式有机结合的心理健康实践教育环节加强工科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学科教育有机结合,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它渗透在学校教育、管理、服务的全过程[2]。

  以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为依托,重点加强学生学术、科技竞赛的引导力度,举办校级、院级科技节、科普节等科技实践类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实践,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研产出的过程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以拼搏进取、积极向上、阳光文明、努力创新的姿态面对科技实践,重新认识专业发展与自身能力的匹配,与工科高校毕业生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契合,降低在专业学习中带来的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比例,充分挖掘自身的聪明才智,全面提升素质。

  参考文献:

  [1]周秀艳.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2]邵广军,吕平,王娟.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

【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研究】相关文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构建10-26

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10-26

谈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11-08

浅谈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11-06

高职营销专业教学体系构建10-13

关于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构建研究的论文10-18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工作体系构建方式论文12-11

三级综合医院质量文化评价的体系构建研究论文10-24

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构建论文06-1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