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临床轮转质量策略

时间:2020-10-29 12:20:07 硕士论文 我要投稿

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临床轮转质量策略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是以培养临床医师为目标的专业培养活动。以下是小编J.L为大家分享的关于临床轮转质量策略之论文范文。

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临床轮转质量策略

  我国于1998年开始实行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它和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差异在于类型而非学术水平。作者所在校于2006年开始正式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经过近十年的实践教学,笔者体会到临床轮转质量是影响专业学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临床能力的培养依赖于临床医疗实践,没有足够的实践机会是难以达到培养要求的。

  1临床轮转的意义

  1.1临床轮转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

  培养模式的区别所在学位反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类型,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方面。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培养模式及人才质量标准不同。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是一种具有职业背景,与行业联系紧密,培养应用型高端人才的研究生教育类型,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好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和素养的医学专门人才;学术学位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两类学位都是建立在共同的学科基础之上,攻读两类学位者都需要接受共同的学科基础教育,都需要掌握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与技术。专业学位是以临床技能培训与提高为主(部分学校也兼顾实验设计),通过18个月的临床相关科室的轮转使学生对自己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有清晰的感性认识。培养目标的确定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大力加强临床技能的培养和考核,而临床轮转是确保这一目标实现的主要途径。

  1.2博采众长,拓宽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临床问题多元化、合理化思维

  学生进入临床后,较大部分时间是在相关专业的科室内轮转。通过参与轮转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了解该学科的特点,掌握与本学科相关学科疾病临床诊治的技能。同时所接触的导师由于学科的特点不同以及导师自身资历、学识及修养不同而使学生受到不同的熏陶,从而开阔自己的视野。临床轮转为学生提供了具有不同专长和不同学术观点的指导教师,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临床问题多元化、合理化的思维。

  2影响轮转质量的因素

  2.1导师因素

  师资不足、不均,难以满足学生带教要求。随着研究生的扩招,作者所在校现有的导师队伍相对不足,现行研究生培养实行的导师责任制很难做到一生一师。部分热门学科的导师更是严重不足,一师多生的现象非常普遍,有的导师1人带9名学生(作者所在校规定每名导师每届最多可带3人)。而部分学科学生数量不足,几个导师共带一个学生。由于在临床工作中导师的大部分时间以医疗工作为主,所以对学生难以做到具体指导:一师多生的师生之间缺乏密切联系,学生缺乏教师直接具体的指导;多师一生的则互相推诿,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直接指导。轮转科室的部分导师对轮转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责任心不强。由于各个临床科室接受研究生轮转的时间和人数并不固定,给科室管理增加了难度。同时带教教师也难以做到责任到人,部分导师认为研究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已进入过临床实习,应已具备基本临床技能和进一步自我提高能力,从而忽视对研究生临床技能的操作指导,放松了对研究生学习质量的监督指导。有的科室只让学生做些跑腿、写病历等简单的工作,致使学生产生很大的怨气,部分学生甚至出现跳科现象。

  2.2学生因素

  对临床轮转必要性认识不足。由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的招生生源都是以本科全日制学生为主,攻读两类学位者都需要接受共同的学科基础教育、掌握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与技术。所以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区分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的区别,个别学生甚至认为只是叫法不同。大部分学生对临床轮转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加之轮转科室的指导教师并不能像本学科教师那样悉心指导,所以不愿轮转,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本科临床能力基础差,技能不精,难以达到培养要求。全日制的本科学生在临床技能操作上的表现难如人愿。部分学生在本科实习阶段中为了考研,根本就没有临床实习过程,所以入科后这部分学生各项操作技能需要从头学起。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理》等医疗法规的规定,很多手术操作、诊断性检查也难以由学生完成。医院和研究生导师由于考虑到医疗风险等问题不敢放手让学生操作,同时学生也由于不愿承担潜在的风险而放弃一些操作。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临床经历的研究生,即使他们已通过了医师资格水平的考试,也很难单独处理病人、管理病床和实施手术。上述种种原因导致大部分学生由于缺少实践机会而达不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2.3管理因素

  不能有效合理地支配师资资源。研究生的招生受社会就业的影响,尽管每年的招生计划都有据可依,但在实际招生过程中各学科的招生数都会受到社会需求的影响。尽管管理部门在后期的招生工作中作大量的工作,包括调剂、重新调整专业,但各学科的'生源数量还是难以完全按照计划而来。考核机制不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作者所在校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客观有效的临床能力考核体系。各个二级学科还没有制定出临床能力训练量化指标的统一标准,目前处于只有量的要求而无质的标准。各轮转科室对学生的出科考核流于形式,轮转质量无法保障。

  3保障临床轮转质量的策略

  3.1定期规范化培训,增强导师的责任心

  要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首先必须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为了提高培养质量,作者所在校每2年1次对所有导师进行规范化培训,重点强调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院导师职责》、《研究生导师考核标准》等相关规定。通过系统的培训,导师们正确理解了专业学位的培养要求,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增强了责任心,规范了指导行为。通过各学科的共同努力,为学生创建了一个既宽松又不放任的学习环境。

  3.2成立二级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指导工作小组,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

  由于各二级学科具有相对独立的专业知识体系,已形成若干明确的研究方向,所以在管理工作中要求各学科组以二级学科为单位,成立研究生培养工作小组,制定本专业及非本专业学生(轮转)临床能力训练标准及考核计划。具有副高级职称的医师可作为小组成员对轮转学生进行指导。组长由二级学科学术带头人担任,成员为各三级学科主任及研究生工作秘书。三级学科小组成员由本学科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人员组成。各导师根据学生本人的意愿、特点制定出本人的培养计划,填写在《培养手册》中,使学生清晰自己的培养目标,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内科学为例,内科学的研究生工作培养小组负责其下属的8个三级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制定,规范指导教师的各项医疗行为,聘请操作规范的医师,定期为研究生安排临床操作示范,规范研究生操作技能,严格出科考核制度,规范考核标准,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

  3.3严格导师考核标准

  每一年度除对研究生指导教师进行年度考核外,各二级学科的研究生工作指导小组还要对非导师的指导教师进行全面综合考核。考核标准要求熟悉研究生的轮转培养考核过程,参与具体指导、监督、评估、考核学生的临床能力训练行为是否规范,使研究生无论在哪个科室轮转,均有导师组对其进行指导、考核。定期抽检学生成绩,对本专业及非本专业(轮转)学生分别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科室轮转期间要定期向导师汇报轮转情况,使导师能及时掌握研究生的培训情况,并与指导小组交流沟通。

  3.4利用模拟训练系统提高临床操作技能

  为了提高研究生临床操作技能,作者利用现有的本科学模拟训练教学系统对基础技能薄弱的研究生统一进行模拟操作强化训练,同时针对学生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如诊察技术不规范、治疗性操作无机会等给予仿真人模拟训练。

  3.5制定临床能力考核标准和评估体系

  目前,我国各大院校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学生的临床轮转还没有比较规范统一的临床能力考核评估体系和量化标准,需要人们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作者正在过去实践教学基础上总结和制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考核标准和考核评估体系,建立练与考相配套的全过程监督体系,同时预组建一支高素质的考核专家队伍,进一步探索如何建立有效师生交流平台,促进各科导师合作指导能力的提升。以上策略的实施,作者感悟到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学生培养工作上具有一定的成效,各学科组的导师及学生反应很好,尤其是对临床轮转科室出科考核采用的两种不同考核标准(本专业和非本专业),增加了我们继续完善和改进专业学位培养方法及策略的信心。

【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临床轮转质量策略】相关文章:

1.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教学管理论文

2.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提纲

3.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论文

4.医学临床论文

5.公共卫生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改革论文

6.如何培养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7.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8.专业型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