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育心理学论文

时间:2020-08-24 13:22:13 外语 我要投稿

外语教育心理学论文

  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

外语教育心理学论文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规律,探讨外语教学与学生心理发展相互关系,以提高外语教育中的教与学。

  关键词:

  外语;教学;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210-1

  掌握外语教学心理有助于制定外语教学的原则、基本方法以及教材的编制。外语教学心理的研究可以概括为宏观和微观两部分内容。前者主要是学习理论以及相关的的教学原理和原则;后者则包括外语教学中学生对语音、词汇、语法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点。

  1 外语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1.1 由于外语学习的心理学观点不同,对外语学习过程的看法也颇有分歧 在缺乏外语真实交流情景的背景下,很多学者认为从自觉学习到自觉掌握是学习外语的合理途径,其过程是:感知语言材料(包括模仿),观察能力的逐步提高; 理解语料(包括识别),培养外语思维能力;巩固语料,记忆能力的培养;语料的应用;灵活使用语料,创造能力的培养。从教学视角看,前两个过程是讲解,后3个过程是练习,5个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讲练结合,以练为主。从语言和语言应用的关系角度看,整个过程是通过言语交流行为到掌握语言知识,最后通过言语交流活动掌握言语能力。

  1.2 外语学习的动机是由外部诱因(来自社会的需求)和内部动因(主观愿望、需要)结合构成的 心理语言学家认为,学习外语的动机是把外语看作工具来掌握,以达到生活中真实交流目的。所以以交际能力培养为目的,外语教学必须贯彻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外语教学过程交际化。因为多数院校缺乏真实或虚拟的交际环境, 为此, 就必须使教学过程情景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外语学习的环境越真实,收效越大。

  1.3 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形成外语思维的过程 外语思维的心理特点是在内部言语中使用外语语言结构。基本途径是多让学生实践外语的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用外语进行的听说读写活动具有共同性,即不经分析和翻译使外语与思维建立直接联系。

  1.4 语音、语法、词汇属于语言知识,掌握语言知识是培养言语能力的基础语音、语法、词汇作为一个整体紧密结合在句子中,因此必须在表达一定情景的句子中讲解和训练语音、语法和词汇。学生学习外语时大都学习了本民族语言、外语与本族语在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方面有相同、相似、相异之处。相同之处对学习外语有正迁移作用;相似、相异之处起负迁移作用。因此外语教学要注意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形成分化。

  1.5 学习外语离不开记忆 学习语言知识实质是对语音、语法、词汇的记忆;对于听说读写技能的掌握要求记忆语言材料的水平自觉话化,是记忆的高级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须重视记忆方法,根据记忆的规律合理安排教学。教学的安排要注意学生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目前多数人认为开始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为10岁左右,这个年龄的学生可塑性强,模仿发音快,受本族语的干扰少;从8-20岁,随注意、意义识记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增长,外语学习能力呈上升趋势,20岁左右被认为是记忆能力最强的年龄,以后逐渐下降。

  2 心理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2.1 语感在使用语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人除了有属性的感觉之外还有特殊的关系感觉和情感,它们可以而且应该被称为理智感。语感在心理学上属于理智感的情感范畴。有了这些理智感,学习者能够直觉地认识复杂的联系和关系。正如音乐家不能没有乐感一样,语言的使用决不能没有语感。语感应理解为对语言的感性反映。问学生如何确定出正确答案的时侯,其回答很有可能是“觉着就是是这样,却不能证明” 等。可见语感在使用语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个人天生具有的素质和相应的理论知识的自觉学习到自觉掌握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语感的形成,没有实践就不可能培养学习者对所学语言的`语感。

  2.2 词汇的记忆 这是一个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反映出的较普遍的问题。学习任何语言都必须掌握大量词汇。然而,在外语教和学的实践中,许多单纯背诵词表的学习者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要么孤立记忆,单词不易记住;要么记住了,也很难在言语中使用。但如果完全撇开词的学习,也同样是错误的。所以毋庸置疑的是词的熟记对掌握语言的重要性。应了解有效记忆词汇的原理和方法,才能使外语的教和学事半功倍。

  2.3 语段的记忆 我们常常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但学生反映出的畏难情绪;背得断断续续;当时记住了,一段时间后就会遗忘大部分等。由于理解和记忆是紧密联系的,要记忆一个语段所需的许多工作都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的。语段的特点、任务要求、用于记忆的活动,以及对话题的了解,都对如何重现一段话语产生有力的影响。读一篇材料,直到认为已经了解,然后放开,试着用自己的话回忆内容。不要急于记忆准确的词。而是要集中记忆意义。

  2.4 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学习者之间学习效果不同的重要原因是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和个别差异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有必要了解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和个别差异,才能采取必要的措施,发挥积极方面,克服消极方面。要善于引导学习者的注意,培养学习外语的兴趣。要重视学习者的情感变化,培养学习外语热情。重视对学习者意志品质的培养,激发学习动机。

  2.5 外语教学对外语教师提出的要求 首先教师要具备过硬的传授和培养外语知识技能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善于讲授、善于示范、善于提问启发、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和善于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另外要想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还必须具备好的掌握课堂的能力。包括必要的组织能力和对课堂上一些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等。其次,外语教师应当注重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清.心理因素与外语学习[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3.2.

【外语教育心理学论文】相关文章:

1.外语教育硕士论文

2.外语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论文

3.试析外语教育理念与和谐文化建设教育论文

4.外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培育决策论文

5.教育心理学本科论文(通用11篇)

6.重视课外语文教育,扩大语文教育阵地的论文

7.课外语文教育活动的校内实践论文

8.把握学科特性提高外语教学效果教育论文

9.外语课堂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