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学外语教学的现状和反思的参考论文

时间:2020-08-24 14:14:40 外语 我要投稿

有关于中学外语教学的现状和反思的参考论文

  背景:江苏省2008年新高考方案一在网上公示,立刻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社会各界反响强烈。中科院院士陈洪渊发表评论说:草案将英语纳入最后高考的科目,我坚决表示反对,英语的地位真的如此重要吗?英语是一门工具,科技提高了,大家自然重视交流工具,但如此兴师动众,好像人人将来都要出国,人人会变成外交家一样,事实上绝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同志,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英语的用处很小,当然不排除英语的作用,想出国的人,肯定不会放弃英语的,搞研究的人,也不会放弃英语的,可现在的情景是:全民英语!我们的大学生不可能全部出国的,也不可能全部成为研究者的……河海大学的一位院长也称:将英语纳入最后高考,是不科学的表现,也不符合我国教育国情,甚至是一种教育资源浪费。现在的大中小学生,将时间花在英语上的实在太多,而最后的作用却是微乎其微。

有关于中学外语教学的现状和反思的参考论文

  关键词: 语言学习效率以人为本

  反思之一: 外语应成为一种思想

  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的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全球化趋势将在二十一世纪更为凸显。世界已进入中国,中国已走向世界。人类彼此间的交往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方便,越来越频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科技交流和信息交流已成为人类生活的一个须臾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如果说当今生活在这个“地球村”大家庭的人们有什么共同语言的话,那么“英语”是理所当然的。外语学习、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正如不少已经考入大学的学子们所说,他们在整个大学的学习过程中百分之七十的精力不是用在自己的专业上而是在外语上。

  诚然,语言的本质是工具,但人类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外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没有掌握外语犹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一样。多学一种外国语,等于在本来没有窗的墙上开了一排窗,你可以领略到前所未有的另外一面风光。十九世纪德国语文学家,现代高等教育奠基人洪堡特说过:“学会一门外语或许意味着在迄今为止的世界观领域中获得一个新的出发点。”这话是否说得过头,可以讨论;但语言既是思想的外壳和载体,同时又确有思想模具作用的事实也毋庸置疑。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一门外语,不但是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还多了一个头脑!

  从学习者的认知角度来看,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而学习另外一种语言就意味着学习另外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在当前人们津津乐道于素质教育的话题时,我们更应当看到,外语教学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必然产生重大影响。

  人们要想与时俱进,与世界接轨,就必须用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去沟通,那就是英语。所以学习英语不仅是一种时尚,而且还是一种需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推广,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尤其是英语学科实施了新教材,新课本,社会对外语教学、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令人不安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从事外语教学实践的外语教师对语言理论和外语教学理论以及新课程改革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冷漠和无知。这对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对提高我国外语教学的整体水平是极其不利的。

  反思之二:外语学习效率低下

  谈起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我们的英语教师都有深切的体会。多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能力与外语水平等还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外语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够;教学上以传授知识为本,特别注重讲解传授,属封闭型传统模式。一些教师或限于教学设备简陋,或贪图省事,因循守旧,没有任何情景的创设,把贴进学生生活的语言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教学总体上“费时较多,收效较低”,陷入“勤勤恳恳地教书,辛辛苦苦地害人”的误区和怪圈,阻碍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和个性培养,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评价上也实行统一测试,统一标准,无视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性。结果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英语的学习和运用能力大打折扣。

  中国城市的孩子们常常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直到大学,学习英语的时间近十年,而最终大多数收效甚微。

  我们要问:尽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越来越多,英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我们的学生中到底有多少人真正是对外语感兴趣的,有强烈的自我动力的;他们尽管一周有4--6节的外语课,总数加起来,不过4--5个小时,这点时间的.外语接触够吗?在45分钟的英语课上,老师用外语授课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学生能开口说外语的时间又有多少?有多少学生的家庭有外语环境,有多少学生父母懂外语,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或被动接触外语的机会又有多少?学生在初、高中阶段6年中只学习12本英语教材,而他们课外英语阅读量又有多少?我们尽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外语教学观摩课,在这些观摩课上英语教师和学生配合得天衣无缝,听说读写的操练样样俱全,加上朗诵,短剧,多媒体演示,教学者为之兴奋,听课者为之激动。然而,在一年365天的外语教学中,这样的课又有多少呢?这本帐,从事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心中应该是明白的,说到底,我们中、小学的英语教学至今大多数仍随着升学考试指挥棒在转,跳不出“应试教育”的模式。

  反思之三:违背“以人为本”的现象普遍存在

  在外语教学中,在理论上“无懈可击”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在真正广泛运用时却常常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要想真正搞清其

  中的原因,必须研究学习主体,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素质教育上寻根求源。树立主体意识,造就独立人格,已成为现代国际教育思想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各个教育领域,人们越来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人们意识到,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任何成功的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到学习主体的个性特征。学习者并非可塑的泥土,可由老师任意捏成其它的东西。他们各自有独特的性格、动机和学习风格,所有这些特征都会影响学习者在课堂上的表现。

  现在,我们的外语教师终于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 教师的职责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是“鱼”,二是“渔”,授之于鱼,不如教之于渔,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渔”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这远比简单地“授之于鱼”要重要的多,对学生也有用的多。我们的外语教学应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授人以渔,主动发展;抛弃“保姆式的教育”,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充满欢乐的氛围、寓教于乐,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融言、行、情为一体,把英语课上得有声有色、有姿有味,有趣生动,多渠道,多途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兴趣贯穿课堂,延伸到课外,实现“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使学生的好奇心、好动性、好胜心得以表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品尝学习英语的乐趣,变厌学、死学、难学、苦学为学、活学、易学、乐学,从“学会”到“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反思之四:“情感因素”是外语学习者成功之重要因素

  外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呢,还是将教学注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这是,现代教育思想转变的重大原则问题。事实证明,认为自己“民主、开放、平静、友好、体贴、乐于助人、聪明、富于逻辑性和快乐”的人,一般来说,其学习外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与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极大的学习者。另外,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者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外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外语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

  学习语言是学习一种表达情感的方法,而外语学习则涉及到角色转换等诸多的社会心理因素,有时甚至涉及到个人尊严、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 对某外族文化抱有好感、向往其生活方式、渴望了解其历史、文化及社会知识,这是一种十分有利于学习该文化的语言的因素。相反,对某外族文化抱有轻蔑、仇视或厌恶的态度就很难令人想象持这种 态度的人能认真地去学习该文化的语言。如果对某一语言抱有好感,对该语言的结构和表达法感到新奇,那么对这样的学习者来说学习该门外语是一个不断发现新鲜事物的过程,学习对他来说是一种乐趣,是一种探索;相反,把外语想象得过难,觉得外语表达法别扭,持这样的态度的学习者必然会对外语学习畏之如虎,学习的效果毫无疑问会受其影响。学习者对学习材料是否有兴趣、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否有兴趣,这些都会影响学习者的情绪和学习效果。教师的个性也是学生改变对外语学习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热情、活泼、博学多才会对学生和学习内容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一个成功的外语学习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身心健康,人格完美的人。这一点是和我们当前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理论不谋而合的。

  中学英语课改任重道远,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在英语教学上大胆改革与探索,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来,为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有关于中学外语教学的现状和反思的参考论文】相关文章:

1.简述外语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

2.对于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论文

3.当前我国物流保险的现状分析和思考论文

4.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的论文

5.关于高职院校德育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参考范文

6.关于公司研究的论文参考范文

7.关于论文参考文献的书写

8.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对策论文

9.关于中学声乐教学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