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制对本科生英语毕业论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时间:2020-11-27 15:29:46 外语 我要投稿

导师制对本科生英语毕业论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教学计划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学完教学计划的全部课程后所必须进行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论文,使学生达到系统巩固并扩大所学知识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学会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科学研究问题全面训练与提高学生的译写、查阅中外文献、论证总结等技能。主要从本科生导师制是学分制的前提和保障、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本科生导师的目标和职责和本科生导师制的设想与教学安排进行讨论。

导师制对本科生英语毕业论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毕业论文一般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即第八学期在学生的年学习时间中仅占的时间,这样短的时间能否达到上述要求的目的尤其是在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毕业生一出校门就要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他们要自谋职业、参与竞争、独立工作、自我生存,独立自主的工作能力和创造性的科研能力无疑己成为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这样短的实践时间能否使我们的“产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就必须加强实践环节并高效地利用这一实践环节。本科生导师制是学分制的前提和保障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核心,以学分作为学习计量单位,并且按照学分进行教学安排和学籍管理的一种柔性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由于有其教学管理的灵活性、弹性,人才培养的多样性,教学组织的多变性,使得学生的学习计划和进程各不相同,辅之以主辅修,双学位制、双专业制度等其他教学管理制度的一并实施,为高校因材施教、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开辟了道路。培养和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学分制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高质量、高素质、多规格、多模式、复合型的要求,能够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有效配置,这一点在西方国家早已得到证明,多数学生可以自主择业。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多数高校都在开始选择学分制。

  为保证学分制管理制度的高效实施,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本科生导师制便应运而生。本科生导师制是指在实行学分制的条件下,聘请有经验的专业优秀教师担任导师,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学习进程和学习,自主地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特长,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因材施教的制度。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社会及工作的综合能力,弥补课堂教学环节中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不足,更好地完成大学生本科教学任务。高素质人才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其基本职责是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关心学生日常生活,疏解学生不良情绪,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及时向学校反馈学生提出问题,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作好学生与学校的桥梁工作按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学生学习、选课、选择专业方向,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顺利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年级实施“寝室导师制”此阶段以寝室为单位配备导师,一般一个导师负责一个寝室一人左右。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尽快了解自己的学校,自己的系以及自己所学的专业,激励学生积极上进,陶冶学生情操。要求导师经常深人学生寝室,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关心学生生活,每月向学生推荐一本好书,组织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讨论等,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以适应通适教育和宽口径的要求。

  因此,导师的配备实行轮换制,每学期每个寝室一般轮换一名不同专业或不同专业方向的老师,尽量使学生接触较多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其次,导师要辅导学生学好基础课,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为两年后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做准备。一年级实施“专业导师制”学生进人年级,已经确定了自己的专业方向,有些业务专长开始显露。这时一个寝室的同学可能选择了不同的方向,在专业指导上一个导师会因众口难调而无所适从或因专业限制而力所不能及。同时经过年的共同生活,室友之间已相互熟悉,思想也已比较稳定。因此,此阶段宜根据学生专业方向以及其能力和爱好为学生重新组合配备专业导师,导师的配备实行固定制,即年中配备一个固定的专业教师,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双向选择,每个指导教师应公布自己正在研究的课题和本人专长,学生凭兴趣选择指导教师,教师按自己的标准选择学生,一般一个导师指导一位学生。导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专业学习,帮助学生参与一定的专业实践和专业研究活动,在培养自学能力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学习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开拓思路,培养创新精神。同时协助学校做好毕业生毕业前教育工作,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优势、发展倾向和职业志趣,学会正确地选择职业,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将来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高年级的专业导师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原则是以具有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有一定教学科研经验的老师担任。本科生导师的目标和职责“导师制”的工作目标。指导学生学好知识,帮助学生完成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导师制”的形式。

  为每位学生指定专业导师,每位专业教师分工指导数名学生,与学生建立牢固联系。“导师制”的指导工作范围。①思想指导从思想上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②学习指导帮助学生熟悉专业、热爱专业,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尤其掌握自学方法,学好专业知识。③能力指导通过为学生制定训练计划和内容、提供科研和社会实践机会等,培养实际工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本科生导师制的设想与教学安排在不影响整体教学计划和正常理论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学生毕业论文应当提早安排,加长毕业论文的时间,毕业论文的质量才能得以较大的提高。本科生导师制在毕业论文中的应用对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有益的。本科生导师制是把毕业论文开始时间提前到第七学期,一直到第八学期结束,历时年时间。学生在第七学期分组并归指导教师管理,毕业设计分两个阶段进行,每学期为一个阶段。为了与专业理论教学计划相吻合,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考核方法和时间安排见附表。第一阶段是文献综述阶段。指导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或生产实践给学生选择合适的科研题目,讲清题目的来龙去脉,研究的意义、路线、方法和计划,以及最终的研究目标,安排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和阅读资料。

  第二阶段是重点试验阶段。本阶段为现行教学计划中的毕业设计学期,专业理论课已经学完,学生已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能力去分析和解决文献检索和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学生可以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作针对性的重点试验。在该阶段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和经验进行思考和工作因而论文开题报告会有较大的进展和突破。学生结合第一阶段的文献综述写出一词的毕业论文。综上所述,本科生导师制的优越性大致有以下几点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意识培养和专业启蒙教育有利于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科研论文的写作和表达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毕业生的竞争能力改善学习环境,烘托学术气氛。在中国高等教育进人大众化教育的今天,在即将要全面实施学分制的时刻,以导师制开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