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多重记忆系统看外语能力与学习论文

时间:2020-08-08 12:03:08 外语 我要投稿

浅谈从多重记忆系统看外语能力与学习论文

  论文关键词:语言能力 多重记忆系统 信息处理 双模式系统 四通道记忆

浅谈从多重记忆系统看外语能力与学习论文

  论文摘要:语言能力包括多种能力,以往的理论在阐释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把语言能力与语言表现割裂开,二是过分强调某些能力而忽视其他能力。针对以上缺陷,本文用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处理模型阐释语言能力,不但把原本相互脱离的各种能力纳入一个框架,而且把反映处理速度的自动性也纳入语言能力之中。这种框架不但有助于认识语言能力,而且有助于认识语言学习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0.引言

  语言能力包括多种能力,以往的理论在阐释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把语言能力与语言表现割裂开,二是过分强调某些能力而忽视其他能力,结果是所提供的能力阐释并不能全面解释语言表现,例如未能容纳语言自动性、语块的作用、听说读写技能等。针对以上缺陷,本文用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处理模型阐释语言能力,不但把原本相互脱离的各种能力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而且把反映处理速度的自动性也纳入语言能力之中。这种框架不但有助于认识语言能力,而且有助于认识语言学习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1.信息处理模型

  信息处理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认知理论。认知心理研究历史上早已有之,但由于缺少科学的方法而在20世纪初遭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批评。行为主义心理学采用极端机械的方法研究一般学习和语言学习,因而在20世纪5O年代遭到乔姆斯基的抨击,并因此失去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心理学家重新开始研究内部的认知问题,并开始采用科学的实证法。1958年,DonaldBroadbent首次提出了认知信息处理模型,使该模型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主导范例(paradigm)。1960年,A.Newell等人探讨了以计算机为理论基础的控制论概念与心理学的关系,提出了关于认知的信息处理理论和验证这种理论的方法论。(Newelleta1.1960:SectionP)1967年,UlricNeisser首次提出“认知心理学”这个术语并对新的认知心理学加以界定,认为人是一个动态的信息处理系统,认知包括对感官输入信息的改造、减化、细化、储存、提取和使用的全部过程,这种过程可以用计算术语加以描述。1979年,认知科学(cognitivescience)这门新学科正式确立,这标志着认知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语言是最复杂的认知活动,信息处理理论对语言学习和教学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多重记忆系统

  信息处理系统包括输入、分析、储存、输出等众多系统,其中记忆系统是储存和分析等活动的场所,在信息处理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记忆的实证性研究始于19世纪,起初并没有按时间严格地划分记忆,但发现短时间内的记忆容量是7个单位左右(Ebbinghaus1902)。1890年,詹姆斯(James1890)首次提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区分。这种区分后来被广为接受,人们通常把几十秒内的记忆称为短时记忆,把一分钟以上的记忆统称为长时记忆,但强调的是长期保存。20世纪50年代之后,信息处理理论被引入认知心理学,人们开始以计算机为模型探讨大脑的编码、贮存、提取等心理活动。认知科学诞生之后,各相关学科形成合力,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的心理机制,神经心理学利用现代技术所取得的成果尤为突出。在此发展过程中,人们认识到记忆不是一个统一体,而是由不同的记忆组成,每种记忆具有不同的形式与功能。1968年,Atkinson和Shiffrin首次提出了多重记忆系统模型(Atkinson—Shiffrinmemorymode1)。他们从短时记忆中区分出“感觉记忆”(sensorystores),如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记忆,时间约为1—4秒(cf.Carroll1999:47—8)。1974年,Baddeley和Hitch等人提出了“工作记忆”(workingmemory)这个新概念,该记忆在容量方面与短时记忆相同,但具有处理功能,是个信息进出的加工场。(BaddeleHitch1974)与此同时,长时记忆也被划分为多种记忆。早期的研究将长时记忆分为情节记忆(episodicmemory)和语义记忆(semanticmemory)(Tulving1972),情节记忆由经历和事件组成,包括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语义记忆是一种广义的概念,相当于一般知识。为了区分语言代码记忆与未经语言代码的记忆,原来的“语义记忆”后来被区分为“百科知识记忆”与经过预言代码的“语义记忆”(Clark&Clark1977:135)。至此,长时记忆被分为三种:一般知识记忆、情节记忆、语义记忆(Richardseta1.1992:158),其中的语义记忆指词、词义、词义组合和分类等记忆。但是,由于一般知识记忆和情节记忆在本质上难以区分,人们后来将两者统称为“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memory)或“心理百科”(encyclopedicknowledge),同时又把经过语言代码的语义记忆称为“心理词典”(mentallexicon)(Clark8,-Clark1977:41O—l2)。之后,根据意识的作用。人们又把长时记忆的所有内容都划分为两种记忆:“外显记忆”(explicitmemory)和“内隐记忆”(implicitmemory)(GrafandSchacter1985;Schacter1987)。“外显记忆”是有意识参与的记忆,其提取过程属于“概念驱动过程”(conceptuallydrivenprocessing)。“内隐记忆”是没有意识参与的记忆,属于“材料驱动过程”(data-drivenprocessing),即可以通过某种刺激信号触发记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又将长时记忆的全部内容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proceduralmemory)(Ullman2004)。陈述性记忆是能够通过意识的作用提取的常规知识性记忆,而程序性记忆指的是无法说明和描述的心理程序性记忆,例如技能和习惯。(Stillingseta1.1987:312—3)。程序性记忆可以独立储存,也可以寄生于陈述性记忆之中,使陈述性记忆带有自动性。以上对记忆的区分形成了现在的多重记忆系统理论,其中的每一种记忆都与语言处理有关。

  3.长时记忆中的语言记忆

  长时记忆中储存的内容无所不包,能反映人在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中的一切经验和活动。根据各方面的研究,长时记忆中的储存包括范畴、命题、概念、词汇、程序、情景、表象、语言范例等多种内容。这些内容都与语言有关,例如语言规则是范畴,词汇是概念,语义是命题,语言声音和书写符号是表象,说话和书写动作是程序,情景与语言交际有关,语言范例就是语块。同时,长时记忆也贮存人们所说的原话(cf.Kess1992:167—8)。下面从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3.1词汇{己·}乙

  人们最早研究的是词汇,因为词汇与概念和范畴密不可分。按照现代心理学的分类,词汇与百科记忆属于不同的记忆,但实际情况很复杂。心理百科无所不包,包括许多概念层次结构(hierarchyofconcepts)或命题层次结构(cf.Clark&Clark1977:408),下层概念比概念上层具体,每个概念都代表一组互相关联的事物、活动、情景等。在这些概念中,有些经过语言代码,有些只是一种认识,没有语言表达的词汇。因此,心理词汇只是百科知识的一部分。除了语言代码方面的区别,两者之间在内容方面也有所不同,因为心理词汇中的每个词条还包括词的发音、词形、词义和词性等。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记忆中的词义是抽象的系统意义(sense),这种意义是概念,也同时存在于心理百科之中。因此,两种记忆可以交叉和参考。以程序语义学(proceduralsemantics)为代表的另一种观点认为,词是指导人们确定词义的一组心理程序,词义的答案在心理百科之中。例如“男人”的语义成分是[男性(x)&成人(x)&人类(x)],这些成分不是答案,而是指导大脑在心理百科中搜索的问题(ibid.:439—43)。无论如何解释,词汇与百科知识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3.2语言规则记忆

  记忆中的语言规则包括语音、句法、语义等规则。对本族语人而言,这些规则大部分属于程序性记忆。根据研究,音位规则比较抽象,但作用很明显,可以帮助大脑把听到的语音按照音位规则进行组合(Day1970)。语法以范畴的形式储存,在组织句子时发挥作用,如“性”、“数”、“格”、“时态”、“主语”、“谓语”等。句子结构比较抽象,但实验证明,人们对句子成分的心理反应与语言学家的分析一致(Carroll1999:131—4)。语义规则与逻辑知识和常识有关,人们在少年时期就已经掌握,例如儿童经常把TheCOWwaskissedbythehorse理解为TheCOWkissedthehorse(Fraser,Bellugi&Brown1963)。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儿童逐渐了解到形式结构不一定与命题结构一致,然后学会了通过形式结构理解概念结构的方法。由于实词可以帮助人们直接进入概念结构,人们有时甚至过于自信而不再分析形式结构。例如研究人员(Fillenbaum1971,1974)用Don’tprintthator1won’tsueyou.为实验材料,让受试听后复述,结果是60的受试没有发现won’t这个错误,而是说听到了Ifyouprintthat,I’llsueyou.在会话规则和语篇规则方面,人们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基本掌握(Carroll1999:298—299)。在母语中,以上各种语言规则多数是隐性程序性记忆,人们自己意识不到。 3.3语言范例记忆

  长时记忆中不但储存语言规则,也储存大量的语言形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术界强调语言规则在语用中的作用,没有重视记忆中的这些语言形式,觉得它们对语言能力影响不大。从2O世纪7O年代起,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觉得语言规则的'作用被高估,因为他们通过调查发现,日常语言的主要特征不是创造性,而是重复性和可预见性,语用的基础主要不是抽象的规则,而是具体的词和“语块”(chunk)或“范例”(exemplar),如词组、搭配,习语、句子、句子骨架或“词化句干”(1exicalizedsentencestems)(Bolinger1975;Pawley&Synder1983;Bod2006)。范例来自日常的经验和积累,有的是通过死记硬背获得,有的是通过规则和联想逐渐形成的语言自动反应模式。无论怎样产生,他们在记忆中的储存和提取与词汇一样快捷。大量的范例形成一个系统,这种系统具有多头储存、直接使用、快速高效等特征(Bod&Cochran2008)。这种认识得到多方研究成果的支持,例如大规模语料分析发现,词汇的组合既遵守开放式规则,也遵守习语规则,但在通常情况下,习语规则占据优先地位(C.f.Skehan1998:32—3)。相关的神经语言学研究发现,做过脑部手术的癫痫病人可以忘掉语法规则,但没有忘记一些固定用法(Stillingseta1.1987:312—3)。基于这种认识,2O世纪90年代左右,Skehan等人提出了语言“双模式心理表征”(dual—moderepresentations)的观点。该观点承认大家认可的语言规则的作用,但认为还存在大量的语言“预制件”。以此为基础,他们提出语言能力包括两个系统,一个是以语言规则为基础的系统(rule—basedsystem,简称为“规则系统”),另一个是以范例为基础的系统(exemplar—basedsystem,简称为“范例系统”)。这两个系统都发挥作用,但具体的作用视情而定。人们在通常情况下为了快速和流利而主要启用范例系统,但在需要语言创造性和精确性时则会较多地启用规则系统。

  3.4语言四通道记忆

  自从索绪尔在2O世纪初定调以来,语言学长期研究抽象的语言系统和语言能力,不重视语言的外在体现。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改变,因为在认知心理学和信息处理理论中,语言的输入、处理、输出都在一个框架之中。感觉记忆是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种感官输入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后以表象的形式储存。在处理新的信息时,这些表象被激活,用来辨别和处理新的信息,例如在闻到一种味道时,我们立即可以根据过去的经验断定这种味道的类型。在五种感官输入形式中,有三种与语言有关:听话、视觉阅读、盲文触觉阅读。通过声音和书写符号两种媒介,抽象的语言体现为具体的声音语言和视觉语言,这两种语言都储存在长时记忆之中。在听话和阅读中,听觉通道和视觉通道是两个不同的神经系统,两者不可替代,会听不等于会读,会读不等于会听。在语言输出方面,说话时用声音为媒介,通过发音器官的动作产生语言。书写时用书写符号为媒介,通过手部动作产生语言。这两种动作通过不同的神经系统完成,也不可相互替代。因此,会说不等于会写,反之亦然。从记忆角度分析,长时记忆中的范例不仅仅是一种结构预制件,而且带有声音表象、书写符号表象、发音程序和书写动作程序。这种记忆与输入和输出的四个通道相联系,可为语言四通道心理表征,都属于程序性记忆。当然,是否同时存在四种表征还要取决于个人的学习情况。

  4.语言能力的构成

  4.1记忆内容

  在信息处理框架内,语言能力主要从内容和自动性两方面分析。在内容方面,语言能力不仅仅包括语法和词汇,还包括百科知识、语义规则、范例储存、四种通道的程序性记忆等多种内容。具体地分析,语言能力包括以下几点:1)各种规则,例如音位规则、句法规则、语义规则、语篇规则;2)词汇知识,例如词汇量和每个词条中的词形、词义、句法属性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或联想;3)范例储存,例如词组、习语、谚语、常用的完整句子、词汇化的句子骨架以及这些语言单位与语用情景的联想;4)四通道语言心理表征,具体包括听觉表征、视觉表征、发音程序记忆、书写程序记忆;5)百科知识记忆。在以上这些记忆中,百科记忆是语言能力的背景知识,其它都是语言能力的直接构成成分。只有在以上记忆的基础上,大脑才能在任何语用方式中进行输入、处理、储存、输出等心理活动。

  4.2自动性

  由于工作记忆的容量只有7个单位,注意的焦点通常只有一个,大脑的处理能力非常有限。因此,语言能力必须包括自动性。自动性存在于所有的记忆类型之中,这点可从以下几方面看到:1)各种规则熟练之后产生自动性;2)熟悉的词汇本身是个具有自动性的认知单位,激活之后还能引起许多联想;3)词汇构成更大的语言范例或语块,这些语块可以通过死记硬背而成,也可以来自多次构建,但都可以像词汇一样能自动反应;4)具有生成能力的范例在激活后需要根据情况略加编辑,但编辑所需的认知资源有限;5)词汇与百科记忆具有内在的联系,词汇可以激活百科知识,百科知识的积累始于婴儿时期的经验和学习,经验和学习首先产生图式,然后形成范畴和各种更高级的组合,成为各种具有自动性的认知模式;6)听、说、读、写等活动都是复杂的心理程序活动,如果不能自动反应,就会导致整个处理过程瘫痪。

  5.结束语

  每个时期的语言能力理论都反映时代的特征。在行为主义理论统治时期,刺激反应理论占主导地位。在当时背景下,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理论为了脱颖而出,必须矫枉过正,所以片面强调了语法能力的生成性。在生成理论统治时期,交际语言能力观为了脱颖而出,也必须矫枉过正,特别突出语言的交际能力。回顾历史,每次矫枉过正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信息处理理论是在认知心理学占主导地位的形势下产生的理论,也带有时代的特征。但是,信息处理理论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和包容性,能容纳行为主义心理学、生成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人工智能、神经语言学等各种学科和流派的研究成果。在外语学习和教学中,这种理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浅谈从多重记忆系统看外语能力与学习论文】相关文章:

1.浅论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外语能力的培养教育论文

2.浅谈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能才培养教育论文

3.外语教师提高跨文化教学能力的必要性与途径论文

4.从法学派之争表象看本相论文

5.从文化视角看流行词英译论文

6.从人称代词看日本文化论文

7.从学科课程与教学的角度看微课的应用论文

8.浅谈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9.浅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