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克莱·刘易斯“巴比特”中隐秘创作意图分析英语论文

时间:2020-08-12 16:02:30 外语 我要投稿

关于辛克莱·刘易斯“巴比特”中隐秘创作意图分析英语论文

  论文论文关键词:辛克莱刘易斯 乔治巴比特 保罗雷斯林 心理分析批评

关于辛克莱·刘易斯“巴比特”中隐秘创作意图分析英语论文

  论文摘要: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将使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批评方法分析为什么辛克莱刘易斯在他的伟大作品“巴比特”中,描述了一种和小说中其他人与人关系不同的两个人的关系。小说中,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两个男主角乔治巴比特和保罗雷斯林之间,存在着一种真正的友谊。通观刘易斯的个人经历,我们可以知道他是一个孤独、内向和沉默的人,并且在他的一生中他未曾真正拥有过任何真正的朋友,尤其是男性朋友。而且,他的两次婚姻都以失败告终。所以,一个从没有拥有真正友谊的作家刻意细致地在他的小说中描写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男性友谊的故事,这是一种巧合还是另有隐情沿着这条线索,使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批评方法,谜底会被揭开。

  1、辛克莱刘易斯创作“巴比特”的时代背景

  在辛克莱刘易斯写的“巴比特”这本小说中,刘易斯用略带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男人巴比特的形象。

  起先,巴比特完全被他所生活的标准化社会所控制,而他似乎也乐意去迎合所有这些其他社会成员为他订立的标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认识到他的生活是枯燥乏味和庸俗的。因此,他企图摆脱所谓的“尊严”而从其他渠道获得安慰。然而所有这些都没有让他感觉到他的新生活是令人满意的。巴比特最终被迫妥协,重新回到他的原有的婚姻当中,继续同那些爱吵闹,爱出风头的人们成为了朋友,对环境他是无法掌控的。

  尽管在巴比特身上集合了美国二十年代中产阶级令人感到滑稽可笑同时又是一些最坏的品质,但是通读小说,我们不难发现在巴比特身上也有一些优良的品质。这集中体现在他同他的朋友保罗雷斯林真诚的友谊上。小说中,巴比特和保罗之间真挚的友谊同巴比特和现实环境中一些戴着假面具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刘易斯要作这样强烈的对比本文作者尝试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批评方法来解剖刘易斯的创作意图。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理论概述

  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一个作者创作任何一个故事的主要动机是满足他的一些隐秘的欲望或者一些遭到禁锢的愿望,而这样一些愿望或欲望是在作者婴幼儿时期就形成并且被立刻压抑或者被扔弃在无意识的状态之中的。这种被压抑的愿望的外在表现形式便成为了文学作品本身。弗洛伊德宣称文学作品因而就是作者的梦想或幻想。

  3、辛克莱刘易斯个人经历分析

  辛克莱刘易斯1885年出生在明尼苏达州一个名叫叟克中心的小城镇。他的.父亲是镇上一名医生,性格严厉冷漠。当刘易斯五岁时他的母亲就去世了。刘易斯是一个丑陋并且害羞的小孩,从来没有完全适应周围的环境。他不喜欢运动,没有朋友。他的童年时代是在孤独中度过的,他靠在公立图书馆中阅读图书打发日子。刘易斯一直梦想有一天能走出叟客中心,最后他成功了。他被耶鲁大学录取了。但是在大学里他仍然没有朋友,还是离群索居和郁闷。但他的有些教授培养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刘易斯开始写诗歌,有些诗歌在耶鲁大学的文学杂志上发表。

  1908年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刘易斯写了很多作品,包括1914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说“任先生”。1915年,他同他的第一位妻子格蕾丝结婚,不久就离婚了。“大街”发表于1920年,瞬间就获得成功,刘易斯在不知不觉中突然出名,而那一年他仅35岁。1922年,刘易斯出版了“巴比特”。这本书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他最好的一本书。他同多罗西汤普森结婚,多罗西是一个有名的漂亮记者,和刘易斯一样出名和受到尊敬。刘易斯挣了很多钱,并且在1930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从那时起,刘易斯的生活开始恶化。他写了许多书,但反响平平。同时,他同多罗西的婚姻也最终以离婚收场。随着他的名誉的消失,在他兴盛时的那些所谓“朋友”们也离他而去了。他开始酗酒。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是在欧洲旅行度过的。1951年他在罗马附近孤独去世。

  仔细观察刘易斯的个人经历,不难看到在他的年轻岁月中,他非常孤独,缺乏朋友,特别是缺乏男性的友谊。而且他的两次婚姻也不成功。所有这些因素都使他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即和男性有一种纯洁和简单的友谊。所以,这种未实现的愿望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成为了一种外在的表达。所以在“巴比特”中,这演化成了男主人公巴比特和他的朋友保罗雷斯林之间真挚的友谊。在小说中塑造描写巴比特和保罗的友谊对刘易斯来说是对他年轻岁月中这方面缺失的一种补偿。这种缺失一直都是困扰刘易斯的一个问题。这种缺失的想法是不可能传递给他的两位前妻的,因为从他的两次不成功的婚姻中我们不难推测出他和他的两位前妻是不可能有着很亲密的关系的。幸运的是作为一名作家,他有他自己的方法去释放情感,即通过他创作的文学作品。正如弗洛伊德所表述的那样,产生于任何精神方面的未解决的冲突就是文学作品的素材。所以,刘易斯的一些暗藏的动机和压抑的愿望正好可以通过他的文学作品来进行表达。

  这个结论可以通过分析描写巴比特和雷斯林的关系的段落得到充分的证实。

  4、巴比特和保罗雷斯林的关系

  在“巴比特”这本书里,一直到书中第42页刘易斯才第一次把保罗介绍给读者。他是这样描述保罗的:“他(巴比特),除了他自己和他的女儿廷卡外,比起地球上的任何人,他更喜欢保罗雷斯林。他们在国立大学时曾经是同学和室友。他总是想着保罗,想着他身着黑衣的苗条的身材、精确分叉的头发、鼻梁上的眼镜、犹豫不决的谈吐、他的忧郁、和他对音乐的热爱。他总是把保罗当作一个小弟弟对待,需要他的保护和抚慰。”

  的确,巴比特和保罗属于不同类型的人。保罗和巴比特相比更多愁善感,不善于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许多场合,巴比特充当着大哥的角色,保护着保罗。对于巴比特来说,保罗总是在他的内心深处占据着一个固定的位置。任何事情,无论大与小,高兴还是令人悲伤,无论是关于家庭事务还是关于商业交易,总之,巴比特都想向保罗倾诉。书中第61页,巴比特毫无保留的向保罗说出了他心中想说的话:“今天早上我同康诺德赖特达成了一笔美妙的小交易…真是太妙了,太好了!然而,我却不知道我今天是怎么啦。也许是因为春天感冒的侵扰,也许在菲戈刚契那个地方睡得太晚,也许因为冬天的工作累积得太多了,总之整天我都感觉精神不济,没有胃口。当然我是不会向俱乐部的那些家伙们抱怨的。”

  同时,保罗也把巴比特看成是他可以倾吐内心情感的人。保罗告诉巴比特最多的事情就是关于他的妻子齐拉的。保罗和齐拉在一起生活得并不愉快,并且保罗还在不断忍受着齐拉。在这方面,巴比特给了保罗很多的安慰。书中61页,我们看到保罗是这样说的:“…我甚至不能谈论这件事情,除了和你,因为任何其他人都会认为我胆怯和靠不住。也许我就是这样的。你不要再关心我了…天啦,你已经忍受来自我的哀怨很久了,从一开始到最后,乔治兄!”

  他们相互之间容易达成一种信任和一致。他们决定一起到缅因州度假,避开各自的家庭和所有复杂的社会关系。一想到这个计划,巴比特就激动万分。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畅快地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即保罗是他最珍视的人。“但是他想象着在缅因州一个湖边同保罗一起漫步。这是让人充满想象力和冲击力的一种思绪,就跟想家的思绪是一样的”。(127)保罗的妻子齐拉是一个尖酸刻薄,好挖苦人的女人。她缺乏对周围的人和她的丈夫最基本的尊重。她经常寻机激怒保罗从而能在这样的刺激中找到一些快感。面对齐拉试图阻止保罗到缅因州的行为,巴比特支持保罗并帮助保罗教训了齐拉。在139页,巴比特这样对齐拉说到:“我已经受够了所有这些荒唐的事情!齐,我认识你都二十五年了,而我从来都没有看到你会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去让保罗失望。你并不恶毒。你只是很糟糕。你是一个愚蠢的人。让我告诉你保罗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男子。每一个正派的人都会对你倚仗你是一个女人从而随意的发出冷嘲热讽感到厌倦。” 他们最后一起去了缅因州。“他们一起上了从纽约启程的特快列车,以飞快的速度前往缅因州,以飞快的速度远离他们的家庭。他们自由了,在一个男人的世界里…。”(142)的确,“男人的世界”在这里正是刘易斯想强调的,因为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理想的境地。很久以来刘易斯都有这样的梦想拥有一个男性朋友,在一个男性的世界里同他在一起。他的这种无意识的想法反映在了他的作品当中。

  他们在一起是和谐的。他们的谈话很自然地进入到了天真无邪的大学年代。直到那个时候,巴比特都不能完全相信他们真的已经一起到了缅因州。

  在小说最后关于保罗的部分,保罗失去了理智,射杀了齐拉,被投入了监狱。巴比特开始冷静下来,想各种办法救他。他安慰保罗,说到:“保罗,放弃吧!…我会关照你重新开始你的事业,在西部某个地方,比如西雅图—他们说那是一个漂亮的地方。”(274)他甚至恳请保罗的律师马克斯维尔让他作伪证,以向法庭证明枪杀案发生时他在现场,以便保罗可以无罪释放。小说中,最让人感动也是最让人感到哀伤的场景是巴比特在保罗被送到监狱后,他在头脑中思考的一些事情。“——在火车站向保罗说了再见后。巴比特返回办公室,意识到他面对的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了保罗,将会是毫无意义的。”(227)

  5、刘易斯创作意图分析

  失去保罗成了巴比特最终下定决心摆脱现行标准世界的导火索,它直接导致了巴比特在随后的日子里对客观环境做出一系列的反抗行为。对于巴比特来说,失去保罗就相当于失去了他的精神世界的一个支撑点。这里如果我们重新回到刘易斯的写作意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小说中所描绘的所有复杂关系中,巴比特和保罗的关系是最为与众不同的一种关系,它看起来更加的单纯、真挚,在这个所谓的“标准”世界中更显得“正常”。而且,刘易斯在描写巴比特和其他人的关系的段落中几乎都采用了近似讥讽和夸张的手法,而唯独在刻画巴比特和保罗之间的关系时,作者采用了更为平实、让人感觉信赖和令人感动的方法,他这样做的意图旨在突显巴比特性格中的另一面。如果我们在这里把作者的个人经历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话,我们就会有趣的发现这一部分故事的展开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作者用来满足他自己的一种梦想,或者说自他童年以来未实现的一种愿望。通过前面的分析不难发现从刘易斯的个人经历来看,他在拥有男性友谊方面是非常欠缺的。他的曾经两次不成功的婚姻似乎也证实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即他实际上无法同女性比较和谐的生活在一起。据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刘易斯的一生中留有一个巨大的空白,那就是他从没有真正拥有过同一个男性或者多个男性的友谊。1951年刘易斯在罗马孤独去世之前,这无疑对他来讲是一个巨大的遗憾。但幸运的是作为一名作家,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这种隐藏的愿望是可以通过文学创作来进行弥补的。从这部小说本身来看,刘易斯似乎对保罗雷斯林这个人物倾注了许多的感情,而保罗这个人物形象在性格方面则更贴近于刘易斯本人。在这部小说中,保罗被刻画成一个孤独、没有朋友、性格内向的人,他喜欢音乐和艺术、充满梦想,他和他的妻子永远无法真正的交流,一直都需要巴比特充当他的大哥保护和呵护他。保罗在小说中是一个悲剧人物但是同刘易斯本人相比,他又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他毕竟还有巴比特可以作为他的朋友。所以可以说保罗性格中所拥有的几乎所有特点在现实中刘易斯也都拥有但是只有一件事情是刘易斯的确没有然而保罗却拥有的,那就是同一个男性的友谊。通过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保罗和巴比特这两个人物,刘易斯实际上弥补了这个总是困扰着他的内心世界和心灵的巨大的缺失。可以相信,作家通过刻画保罗和巴比特的友谊在精神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结语: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者辛克莱刘易斯通过对自己潜意识的一些思想在一个文本中的描述实现了他对某种理想的追求,这正好也印证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批评理论,即文学作品就是作者的梦想或者幻想。

  参考文献:

  [1]Lewis,Sinclair:“Babbitt”,ABantamBook/September1998.

  [2]“现代美国文学简介”,作者:ElizabethBBoo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2.

  [3]“LiteraryCriticism”,作者:石坚,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关于辛克莱·刘易斯“巴比特”中隐秘创作意图分析英语论文】相关文章:

1.分析李渔艺术创作中喜剧手法的运用论文

2.关于英语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3.关于英语论文的开题报告

4.艺术创作性的典型性分析论文

5.关于英语论文的写作风格

6.关于英语论文写作基本要求

7.英语论文 致谢

8.英语论文 提纲

9.艺术创作中艺术形象简化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