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大班授课中的应用论文

时间:2020-08-29 13:23:57 外语 我要投稿

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大班授课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

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大班授课中的应用论文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大班授课中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详细介绍了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并通过展示其在大班授课中的具体应用过程以及取得的良好教学效果,提出了大学英语大班授课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必要性。

  关键词:大班授课;任务型教学法;交流协作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在语言习得理论和交际教学思想的研究与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学习模式。其旨在为学习者提供交际的机会和动力,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交际。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建构、领会和应用语言知识和交际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以及与他人磋商、交流、协调、合作等交际能力。[1] 此教学法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以学生为中心,根据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表达、沟通、讨论和合作的方式来学习和使用语言,完成学习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设计者、建议者和协助者,学生是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在各种各样的任务活动中,学生直接应用即时语言,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体现的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同时,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提供丰富大量的材料,并且教会学生如何自己寻找资料和获得信息。教学技巧可以采用相互采访、解决问题、角色扮演、讨论、辩论等。教师在课堂中是学习的计划者和组织者,为学生的言语和语言相关行为作出示范,协助学生开展活动。另一方面,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要通过体验、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 [2] 任务型教学的评价方式不仅仅是考查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记忆能力,还要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对学生出现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给予适当的纠正,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语言,从而较为成功地完成任务。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习惯于“一言堂”、“填鸭式”的传统授课模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缺乏实际运用语言的空间环境,听说能力明显欠缺,尤其是大班授课课堂人数多,且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英语交际能力都十分必要。

  1、任务型教学的针对性及特点。

  (1)在大班教学中的突出优势。

  大学英语大班课堂人数一般为60至80人不等,教学地点位于阶梯教室,教师多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其独自一人活跃在讲台上,根据现成的教案,从背景知识、单词讲解到课文分析,逐一照本宣科。学生则埋头记笔记,一堂课下来,笔记记了若干页,但对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许多简单的口语对话却缺乏思考和难以应付。同时,大班授课中人数多、纪律难以维持等不利因素,也是教师难以控制的。

  但通过任务型教学,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由于有了明确、具体的课程和任务目标,为了完成某个任务而使用语言,学生不再是被动地随着教师的指挥棒做各种活动。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表达自己的想法,描述自己熟悉的事情,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构建自己的知识领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有机会体验成功,认识自己的不足。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学习目标,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逐渐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学会合作学习、独立思考,在互动中学会交际。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综合运用他们以前所学习的语言知识,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当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表达时,语言知识才能内化为运用的`能力。这些体验与认识会促使他们继续努力,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2]

  (2)对低起点学生的促学作用。

  在大班授课中,教师很难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尤其对于一些低起点学生来说,由于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在教师控制课堂纪律较难的情况下,出现了看杂志、听音乐、睡觉等现象。针对教师的课堂提问,常常一筹莫展,有的甚至不知道提问的是什么问题。即使教师给予口头警示,效果也不佳。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会对英语课感到厌倦,缺乏应有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实施任务型教学,对于低起点的学生通常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低起点学生一般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进度,在课外学习中也不能多途径地进行学习。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他们感到学习没有乐趣,缺乏自信心,上课只是跟着教师走过场。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结束后,英语水平非但没有提高,反而有倒退现象。然而,通过实施任务型教学,低起点的学生也可融入到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此时,课堂教学在任务链的帮助下,自我运行,同时,留给教师机会去观察学习情况,关注需要帮助的学生。教师的角色转变了,从知识灌输者到学习任务设计者、课堂上的协助者,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3] 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低起点学生在小组任务中,面对的不是教师,而是自己的同学,他们能够轻松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为完成任务作出相应的努力,甚至代表全组在班级中发言。

  这样,低起点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得以逐步提高,而且他们也从中树立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教学实例。

  以《大学英语精读》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 “The Professor and the Yo—Yo”一课的大班教学为例,教学过程如下。

  (1)前任务。

  这是引导阶段,也是预习阶段。根据课文主题,笔者给学生布置了A brief introduction to Albert Einstein; Theory of Relativity; His fame and social activities 等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收集资料,加工整理,在课堂上进行陈述。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等模式自主地完成任务。

  (2)任务中。

  ①导入环节。

  在此环节中,笔者让学生了解相关背景知识,随即引出本文课题,然后提问并邀请学生回答问题(warm—up questions):

  Question 1: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life of Einstein?

  Question 2: What is his greatest contribution to the mankind?

  提出问题之后,笔者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每组推荐代表给出各自的答案。笔者进行总结后引出本课内容。

  ②新课呈现环节。

  笔者所授班级共有70人,5人一组分为14个小组。第1组至7组的学生负责单词部分。每组分到5到6个单词,经讨论、总结后选派一名代表通过举例、造句等形式对全班进行讲解,之后笔者对于每组的情况给予补充。第8组至第14组的学生负责课文部分。每组负责若干个段落,由组员协作进行翻译,指出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找出难点、疑点,然后由一名代表进行发言,笔者对每组的内容做出评价,并解释学生所找出的难点、疑点。

  ③归纳总结环节。

  此环节中,笔者对本单元中出现的常用短语、文章结构、写作特点等知识信息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使学生加深印象,增强其学以致用的能力,以期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后任务。

  笔者要求每组学生就课文内容写一份摘要,并由组员协作改成一段对话,在下节课上任意抽选两组对全班进行演示。

  任务型教学的重点是“学”,而不是“教”,也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监督者、协助者、评价者。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参与、体验、展示,充分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与能动性,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3、结语。

  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尤其对于大班授课,师生均可获益匪浅。教师通过分组布置任务,倡导学生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使学生实现任务目标,感受学习的成功。在此过程中,高起点的学生可起到主导作用,低起点的学生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学习能动性及运用语言的能力。任务型教学体现了外语教学从关注教材到关注学生,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在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下,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交际技能、自主学习及研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 认知心理学视角。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6。

  [2]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0,81。

  [3]林立、易燕、马青。任务型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7。

【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大班授课中的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1.任务型教学法在医学英语中的应用论文

2.例析任务教学法在实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3.任务教学法在文秘英语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论文

4.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基础会计的应用论文

5.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PLC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6.关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7.关于任务型教学法听力教学初中英语的论文

8.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