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的表演艺术鉴赏分析论文

时间:2022-06-01 11:10:19 文化艺术 我要投稿

古筝的表演艺术鉴赏分析论文(通用6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筝的表演艺术鉴赏分析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古筝的表演艺术鉴赏分析论文(通用6篇)

  古筝的表演艺术鉴赏分析论文 篇1

  古筝属于弹拨类乐器,在我国拥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一直以来,古筝表演中所蕴含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都受到人们深深的喜爱,具有较高的古典美艺术价值。

  [摘要]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拥有不同的表现力,古筝表演凭借其独特的古典魅力在我国瑰丽的音乐文化艺术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从研究古筝表演的古典美实践入手,简单介绍了古筝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与处理方式,并从演奏角度详细深入地探讨了如何才能有效增强古筝表演的古典美艺术表现力,希望能够有效提高古筝表演者的演奏水平。

  [关键词]古筝表演;作品情感;古典美育;艺术表现力;演奏技巧

  随着现代文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音乐素养水平也逐渐提升,对古筝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古筝表演者除了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奏技巧,掌握不同古筝形制的演奏要求和不同筝派的特点之外,还应注重深入挖掘作品内涵,提高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将音乐作品的生命力呈现给观众。只有这样,才能在表演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地处理好各项细节,充分展现出古筝作品中所蕴含的古典美艺术价值,使其在现代文明中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一、古筝表演的古典美艺术实践

  1.历史发展概况古筝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当时的秦国一带广为流传,故又称“秦筝”,至今已有超过两千年的历史。最初的古筝表演形式多以娱乐目的为主,到盛唐时期,社会民生发达,人们的生活趋于稳定和谐,古筝逐渐超越瑟和筑成为人们广泛认可和青睐的弹拨乐器。唐朝时期的古筝表演已不仅仅局限于表现出“声音”,而是将“声”与“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增强了古筝表演中的古典美艺术表现力。

  2.白居易对古筝表演传统古典美的认识白居易除了是我国唐朝时期的著名诗人,还是一名伟大的音乐家,他一生亲自创作的音乐诗歌共计三百余首,内容涵盖面十分丰富,从民间音乐艺术表演到宫廷演奏均有所涉及。在其以古筝为题材创作的音乐诗歌《筝》中,就充分体现了古人对古筝表演的认识和审美看法。白居易认为,古筝在传统古典艺术文化中有着十分鲜明的定位,即所谓的雅俗共赏性。通过白居易的音乐诗歌,我们不难看出古人关于古典美艺术的审美标准,人们更加倾向于从男性角度来欣赏古筝表演并对其进行评价,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社会时期盛行的男权文化。

  3.现代文明对古筝表演中古典美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古典美艺术也有着不同的看法。在现代文明社会背景下,人们在解读“古典美”的含义时更加关注其内在的含蓄和凝重,即便经过岁月无情的打磨,也依然能够焕发出独特的艺术光彩,为世人所传承、发展。古筝表演有独奏、合奏、乐队等多种演奏形式,融合了多种传统文化元素,演奏者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应与其他乐器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表现出古筝演奏中的古典美。

  二、古筝表演中的情感体现与艺术处理

  1.作品的情感表达

  演奏者只有在充分了解古筝音乐作品内容和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才能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真正展示出作品的古典美艺术价值。音乐是人们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只有能够引起听众情感共鸣的演奏才能称为一场成功的古筝表演。因此,古筝演奏者须提前了解作品的主题、风格和背景,在此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看法,从而演奏出既原汁原味,又能凸显出自身风格的古筝音乐作品。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不仅对表演者的专业素养和演奏能力水平有着严苛的要求,还要求他们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古筝表演中精湛的古典美艺术文化精髓。

  2.作品的处理

  每种形式的音乐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处理方法,作为一名合格的古筝演奏者,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演奏技巧,还应能够对作品进行理性、成熟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古筝表演中古典美的艺术表现力。具体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作品进行处理:一是音乐情绪。通常情况下,抒情类作品的节奏大多较为缓慢,演奏者应着重把握其温柔、优美的特征;欢快类作品的节奏极富感染力,需要表现得尽量欢快、活泼一些;激越类作品主要出现在一些比较庄严的重要场合,演奏者在表演时须注入更多的情感。二是速度和力度。在古筝演奏中,对于速度和力度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

  表演者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演奏的速度和力度进行适当调整,注意突出不同段落间的速度的对比,控制弹奏力度的强弱,以此表现出作品中的节奏变化。三是乐句、乐段之间的关系。在古筝音乐作品中,句与句或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划分停顿是为了突出作品的层次感,表演者在弹奏时一定要注意处理好段落、乐句之间的停顿,既要表现出作品的节奏感,也要确保整个表演的流畅性。

  三、提升古筝表演中古典美艺术表现力的途径

  1.正确掌握古筝的形制与演奏方法

  就目前而言,标准规格的古筝多为s型,长约为1.63米,有21根弦。古筝面板材料的主要成分为桐木,框架的材料为白松,首部、尾部和周围侧板的材质则主要为红木、老红木、紫檀等。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古筝的外形和结构变化都始终体现了我国古代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和宗教文化,故用“仁智之器”来称赞古筝并不为过。古筝的形制风格雅致且端庄稳重,表演者应以坐姿来进行演奏,体态要端正并尽可能地处于放松状态,保持肢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表演者弹奏过程中应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视为整体,使古筝演奏更加流畅自然,同时还应学会合理运用身体不同部位去表现出音乐作品的需要。女性表演者在演奏时应注意并拢双腿,双脚的位置不宜分开过大,否则会失去古筝演奏的古典美韵味。古筝演奏中最常使用的手法是:右手大拇指、食指、中指拨弦,主要控制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左手主要负责润色旋律、升半音和控制弦音等。

  古筝通用的指法有挑、勾、劈、撮、劈、抹等,各个筝派还有其独有的指法。新中国成立后,古筝的演奏手法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古筝表演者们开始尝试在弹奏过程中使用左右手交替,不断涌现出大量的左手创新技法和多声部演奏方法,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古筝演奏技巧,还对表演者的身姿形态提出了更高的审美要求。总的来说,古筝表演者要想提高自身的艺术表现力,首先应正确掌握古筝的形制和演奏方法,使自己的身体与整个古筝表演融为一体,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上的双重审美享受,实现对传统筝乐古典美的继承。

  2.了解不同筝派的特点及演奏形式

  整体上来看,我国筝乐分为南北两派,具体又可细分为六个派系,分别是蒙古筝、山东筝、潮州筝、河南筝、浙江筝和客家筝,每种派系都有其独有的特色演奏方法。通过对我国古筝音乐源流和表演风格的研究,不难看出各个地区的古筝音乐风格都与当地的戏曲文化、民间说唱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尽管古筝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乐器,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但至今仍然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在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地流传着。此外,不同派系的筝乐在形成与发展方面与外界环境和地域文化存在很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其演奏形式上。例如:客家筝是以《汉皋旧谱》为形成依据,音乐风格含蓄内敛,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色;浙江筝主要流传于浙江杭州地区,受江南丝竹影响较深,乐曲也多从琵琶曲移植而来;河南筝是由秦筝和当地民间音乐融合而来,其演奏形式具有“曲高和寡,妙技难工”的特点。每种筝派都有其各自的形成、发展与流传历史,演奏风格多样而迥异,作为一名古筝表演者须对这些不同筝派的特点有所了解,熟练掌握每种筝派的演奏形式,从而在演奏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充分表现出作品中所蕴含的古典美艺术魅力。

  3.在现代文明背景下,实现对古筝演奏古典美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在古筝初级教学中并没有局限于某一种特定派系,而是以强调技能训练提升为主要教学目的,教材中包含了各个筝派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对于专业的古筝表演者而言,除了要有保留地传承流派,还应充分认识到自身所担负的跨流派传播古筝古典美艺术的重要责任,结合现代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来不断地创新古筝表演,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表现力。20世纪80年代涌现出了一大批现代筝乐作品,例如,《天涯歌女》《分飞燕》《香港之夜》《绿岛小夜曲》《一剪梅》等等,这些筝曲大多被用于一些影视作品中,不仅提高了作品的影响力,还让更多现代人了解古筝音乐的魅力。古筝音乐古朴而不失典雅,既有小桥流水般的美好恬静,也有大气磅礴的激昂,总体上呈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古典美。与现代乐器相比,古筝的音色优美、秀丽、清雅,婉转的旋律中仿佛包含了种种深情,为人们营造出一种幻想中的仙境。

  因此,古筝表演者将现代音乐元素融入筝乐作品中,不仅是为了满足现代文化市场的发展需求,还是为了让古筝演奏焕发出新的活力,以全新的表演方式来充分展现出古筝表演中甜美雅致的古典美韵味。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下,市场化是艺术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风向标,现代古筝表演者需在尊重古典文化的基础上迎合市场需求,对筝乐作品进行适当地改编,重谱,实现古典艺术与通俗文化的完美融合,做到热情与优雅并存,充分满足当代人对古筝表演提出的新的审美要求,表演者应与时俱进,准确把握当代人的心理,并将其融入作品的演奏当中,从而有效引起当代人的情感共鸣,提高艺术表现力,将古筝表演的古典美淋漓极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古筝表演的古典美艺术表现力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训练过程,表演者须对不同筝派作品的演奏风格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和理解,在自身音乐修养的基础上用心感悟作品中深层次的情感表达,同时融入自己关于人生的一些见解和看法,只要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在现代文明社会的包容性氛围下,实现对古筝表演中古典美的继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付娜.论古筝的演奏技法及情绪调动[J].音乐大观,2013(02).

  [2]朱丹.古筝演奏中音色的体现及把握探析[J].黄河之声,2013(03).

  [3]刘利连.如何培养良好的内心听觉及其技术再现[J].民族音乐,2012(03).

  古筝的表演艺术鉴赏分析论文 篇2

  摘 要:古筝,一个承载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流行音乐的结合体。在当代,随着流行音乐器皿的兴起,传统古筝乐器所营造的含蓄委婉的意境特点也逐渐被流行音乐中的热情与奔放的特点所代替,这一现象的产生逐渐得到音乐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通过对古典流行音乐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古筝音乐流行话的发展趋势及原因,从而更好的展望筝乐文化的前景和未来发展。

  关键词:古筝;流行音乐;传统音乐;展望

  一、古筝流行音乐的现状概括

  古筝在秦时开始形成和流行,其在隋唐时期开始逐渐盛行,具有我国最为古老的拨谈乐器之称,随着历史的演变和变迁,逐渐在全国以及亚洲各个地区流行开来,至于古筝的起源,有人则认为古筝主要是因为瑟而产生,在唐赵磷所著的《因话录》中曾经这么写到:“古筝,秦朝时期的乐器,以一种类似于琴的形式流行开来,瑟五十弦,自从皇帝让素女鼓瑟,皇帝非常的伤心,因此破之,从此以后瑟直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俩争之,又破为二,因此得名古筝”。

  在现今,许多流行因素逐渐代替以往筝乐演奏时所带给人的一种含蓄内敛的感觉,在古筝演奏之中逐渐增加了一些流行因素,例如爵士、拉丁、摇滚等等多种流行音乐中的元素,并且将这种新型的筝乐演奏方式以舞台展示的形式进行表演和演奏,从某方面来说,这种融入流行元素的筝乐演奏方式在思想上逐渐打破了传统的观念。

  随着当今对于现代流行筝乐的追捧者逐渐增多,对于这方面的需求量让作曲家都大吃一惊。由于现今对于流行筝乐的原创作品非常缺少,许多作品是从其他乐器作品中改编为现今的使用古筝演奏的乐曲,而这种创造形式并不能得到大众的认同和赞赏,改编之后的筝乐同时受到大量流行音乐的融合,甚至是逐渐的侵蚀同化,渐渐的失去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灵魂特点,这种失去灵魂的产品,便不会的到大家的追捧。

  二、古筝流行音乐的发展适应当代时代的发展趋势

  在传统的的古筝演奏的时候,在舞台上演奏者要表现出庄重肃穆的弹奏方式,这种表演方式就对欣赏着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质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对于古筝的表演形式却并没有得到广大音乐爱好着的深刻理解和体会。但是古筝所演奏出来的独特音色以及多样化的表演形式,则让许多流行音乐在演奏的时候将其运用到其表演当中,并且在演奏中充当主要的环节,著名歌曲《一帘幽梦》、《菊花台》以及《青花瓷》则充分让大家欣赏到古筝演奏的独特魅力。

  “音乐”被人们形象的成为“听觉”艺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追求并不仅仅表现在听觉方面,此时此刻人们开始从视觉上去发展“音乐”艺术,让舞台效果带给人们“听觉”和“视觉”上的享受。在这一时刻,筝乐艺术则顺应了这时期的发展需要,将“视觉”与“听觉”进行完美的结合,将最大的满足音乐者对于音乐的追求,而绚丽的舞台灯光以及唯美的舞台背景,将动听的筝乐表演融入其中,得到了众多音乐爱好者的追捧。

  三、古筝流行音乐的未来展望

  传统的筝乐表演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对于这一传统文化话的保护、发展和继承是相当重要的,但是这种古老的传统文化也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一定的升华和演变,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社会群体对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而不是一沉不变的永远延续下去。

  对于流行筝乐来说,无论对其外表进行多么华丽的包装,内容进行多大的变化,其最终还是体现的中国的民族音乐,我们要将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进,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和前行,使其升华。对于流行筝乐的表演,很多演奏者则将传统中对于筝乐表演的姿势进行了改变,将坐姿改成了站姿,二者对于乐器所产生的音色并没有很大的影响,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欣赏着的观赏性特点。

  对于流行筝乐表演的发展和演变并不是昙花一现,这种独特的演奏方式则是体现中国乃至是世界上的音乐舞台当中一个最能够显示中国传统音乐方式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因此我们并不能将其音乐本身当中所存在的民族特色丢失掉,而是要通过表演的方式更加深化其内在的还以,并追求国际化的特点,全面的发展中国的民族音乐所具有的独特的民族文化特点,赢得世人的追捧和赞赏。

  本文通过对于古筝流行音乐的现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从而分析和浅述古筝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在发展中不断的展现中华民族的音乐表现中所能体现的民族文化和人文特点等因素,并更好的与时代流行因素相结合,在演变与发展创新的基础上不断的继承原本所具有的良好因素,为以后流行筝乐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同时能够更好的促进古筝作曲家对于新作品的创作,为以后中国的流行筝乐表演得到世人的瞩目,创造更大的辉煌。

  参考文献:

  [1]杨萍.从左手弹奏技巧的运用看筝乐的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4(01).

  [2]李旭.浅谈古筝普及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

  [3]张彤.从新时期古筝创作看筝乐发展[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4(04).

  [4]冯光钰.客家筝乐之光――纪念岭南客家筝大师罗九香先生诞辰百年[J].乐器,2003(02).

  古筝的表演艺术鉴赏分析论文 篇3

  一、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

  (一)对传统演奏技法的继承和创新

  当前我国的古筝弹奏技法虽然融入了许多现代元素,但传统弹奏技法依然居于重要地位。在古筝演奏中,运用较多的仍然是点、揉、吟、颤等传统的演奏技巧,这些传统技巧凝聚了古筝弹奏技巧的精髓,在古筝弹奏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另一方面,传统技法又具有较大的地域性特征,这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多元化音乐艺术需求。因此,古筝演奏技巧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加以改革创新,当前古筝演奏在规范基本演奏手型和姿势的基础上,又着重发展了左手演奏技法,使得古筝弹奏更加灵活多变。

  (二)借鉴吸收其他乐器的演奏技法

  古筝演奏技法的产生和发展都是遵循乐器自身特点和音乐发展规律的,在此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其他音乐元素加以融合,促使古筝演奏更有包容性和丰富性。古筝演奏对其他乐器的吸收一方面表现在对民族乐器技巧的借鉴上。例如吸收利用琵琶的扫弦法以及木鱼的敲击技巧等。另一方面是融合运用西方乐器演奏技巧,例如利用除了中指、食指和大拇指以外的其他手指参与演奏,同时,充分发挥左手在演奏中的功用。

  (三)演奏技法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当前的古筝弹奏技法除了继承和创新传统的演奏技巧,还吸收融入其他乐器演奏技巧,同时,还在此基础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传统的点、揉、颤、吟等技巧的基础上,还形成了轮指、摇指、点指和转换音列等技巧,使古筝演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古筝演奏技巧在继承民族性特征的基础上,更加符合当前音乐艺术国际化的时代特点。

  二、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古筝教育作为古筝艺术的基础与动力,既为古筝演奏提供动力源泉,又跟随着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因此,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必将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和体现,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古筝弹奏技法的创新要求教师在进行古筝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古筝的乐器特征和发展概况。掌握定弦、左右手手势、音位、基本手指指法等基础理论和技巧,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实践训练。在训练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在弹奏时左右手指法的姿势和步骤是否正确。并且事先为学生讲解各指法较常见的弹奏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和改正措施。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指法和手势,从而确保弹奏的音色和速度效果。其次,在古筝音乐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不断训练和调整,掌握扎实的基本功,让学生通过对音节快慢、强弱、粗细的把握,充分展现不同曲调的情感和意境。其次,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古筝训练时,应当针对“复习曲目”和“新学曲目”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训练计划。针对“新学曲目”要引导学生放慢速度,即便是节奏较快的曲目,也要从慢练开始。此外,针对那些难度较大、技巧手法比较复杂的曲目或片段,要分章节、分阶段逐层练习,在各章节熟练之后再融合练习,逐个击破训练的重难点。在学习新曲目的同时,教师也要适时安排学生有计划的复习已学过的曲目,做到温故知新。并且指引学生根据已熟悉的曲目总结弹奏技巧和规律,并根据新曲目类型加以实践检验。此外,古筝教学与其他音乐教学一样,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在古筝教学中,除了要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还应要求学生加强弹奏训练,通过举办各种晚会、艺术节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让学生通过演奏实践,不断总结和思考,形成听觉与感觉的沟通交流,逐渐完善自己的音乐认知标准。

  古筝的表演艺术鉴赏分析论文 篇4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各国都唱响了“与世界接轨”的主旋律,这旋律让世界变得更小,实施素质教育是势在必行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为此,作为一名古筝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必须完成的一项教育、教学内容。本文采用具体的教学案例,简述了如何在古筝教学中充分利用古筝特有的优势,挖掘审美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品味韵律美、揣摩意境美、欣赏形象美和尝试仪态美的审美教育。仅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古筝 教学 审美教育

  1、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内容

  1.1 教给学生品味韵律美

  古筝演奏中,左手的“吟、揉、按、滑”是筝乐最具魅力,最具特色的意味部分,是任何乐器所不能匹敌的。旋律的背景不同,颤音、点音、按颤音、按滑音等不同的按颤技巧和表现手法的迥然不同,表达的韵味也大不相同,如同样是颤音,因为表现手法的不同,效果也不同。振幅小而匀的美化型颤音,能演奏出优美如歌的旋律;振幅大、频率快的颤音,能演奏出悲愤的内容。各地方的左手颤音也因为人的不同而不同,北方人的豪放,南方人的细腻在筝曲中也有所表现。北方的山东等地的跳跃性强,力度也大,起伏幅度也大,比较受男孩子喜欢。而南方的就纤巧细腻,缠绵婉转,清淡高雅,比较抒情,很受女孩子喜欢。尤其是现代筝曲,更是可以根据作品的具体内容和情感的需要,施以凄婉密颤、活泼快颤、激烈猛颤、泼辣重颤、轻音慢颤等技法,把无穷的韵味、多变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的,南北各派的筝曲中“苦音”(微升4和微降7)的形成,由于其旋律背景不同,表现手法各异,其韵味各不相同。如在潮州筝曲《寒鸦戏水》中,其“苦音”的表现手法着重于委婉、缠绵、清淳;到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则“苦音”不苦,而要求粗犷、豪放、悠远、壮阔了。

  1.2引导学生揣摩意境美

  无论是传统古筝曲目,还是现代创作古筝曲目,都有很好的意境,要细心去揣摩。在古筝教学中,老师要做有心人,深度挖掘意境,并引导学生去用心体会。只要教者尽力,学者用心,就能够让学生在演奏时感受到曲目中的意境美。

  比如在进行《渔舟唱晚》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们欣赏此曲,同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与“渔舟唱晚”景色相一致的图片,影像材料,随后向学生介绍这首曲目的创作背景,让学生知道,此曲是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依据十三弦古筝的特点发展而成,并引用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穷响彭蠡之滨」句首的四个字「渔舟唱晚」为标题。乐曲形象地描绘了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荡桨归舟的欢乐情景。然后再进行新课教学。在第一部分教学时,用舒缓的慢板奏出旋律,并配合左手的揉、吟等装饰技巧,让学生边弹,边想象播出的画面,揣摩曲目里的湖光山色的秀美,渔人载歌而归的喜悦。在 第二部分的教学时,让学生注意「征」这个旋律的中心音和此段中用了清角音「4」,体会旋律短暂离调,转入下属调性,感受形成对比和变化,引导学生体会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进行第三部分教学时,引导学生尝试着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的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想象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揣摩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情景。

  1.3引领学生欣赏形象美

  古筝曲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景象可谓千姿百态、气象万千。古筝艺术与其他音乐的艺术一样,都是听觉艺术,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它是抽象的。如何带领学生从古筝曲目中欣赏形象的美呢?

  我在进行古筝曲《秦桑曲》曲目的教学时,首先向学生讲述唐代大诗人李白《思春》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的诗意,再引领学生体会其情境。接下来在新课教学时,让学生特别注意“苦音”的凄婉旋律演奏,在演奏时,引领学生联想那位思念亲人的青年女子的情绪。有的学生想象不到位,就请他想象如果不在母亲身边多日,是如何想念母亲的?进而体会曲目中所表现的情感。而在进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教学时,我则让学生着重体会其中的小快板,想象陕北人民“千家万户把门开,迎接中央红军到陕北”的欢腾景象,想象不出的时候,就引导学生们一起回想一些电影、电视剧的有关镜头。

  1.3鼓励学生尝试仪态美

  我在进行古筝曲目的教学中,会根据具体的内容,鼓励学生尝试着去表现仪态美。从学弹奏古筝的第一天开始,便要求学生要采取正确的坐姿和手势。演奏的动作要顺手自然,做到心随情表,体随心动。起初,学生们要么胡乱在做表情或动作,与曲目表达的内容无关;要么是不好意思做出什么表情或动作。针对此种问题,我在教学时,一边纠正学生们的错误,一边鼓励学生们边用心体会曲目中的意境、感情,边随心地做出自然的表情的动作,不要刻意。如《渔舟唱晚》悠然恬美,身体自然端庄,几无晃动;而《战台风》波澜壮阔,气势磅礴,身体动作幅度自然相应加大。所有这些,都强调自然,即根据乐曲的情绪设计形体动作,而求得演奏仪态的自然美。老师给做一下演示,之后鼓励同学们大胆在来学习,来尝试。

  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多方面的,上面讲到的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个侧面。其实,有教学中,随时、随处都能找到审美教育的素材,老师们只要能多留心,多用心,就能让演在演奏技巧的训练中增加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同时,在对美的感受中,对曲目的理解也会加深,对提高演奏技巧也有促进作用。总之,古筝的美学教育,是要在学生们掌握了基础知识、弹奏姿势、指法运用、演奏仪态等初学内容后,弹奏时运用好吟、揉、按、滑等技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古筝艺术本身的特色,激发学习古筝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在演奏技巧训练中增强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同时又在对美的探索和追求中提高演奏技艺,从而真正掌握古筝艺术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杨红,2008.10.1. 实用古筝演奏入门. 安徽文艺出版社 I S B N:9787539630182

  2、李萌,2002.1. 古筝演奏与练习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5043-3828-1

  古筝的表演艺术鉴赏分析论文 篇5

  古筝热悄然兴起,近年来,石家庄业余音乐教育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辅助和补充,对孩子的音乐学习、健康成长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针对石家庄业余古筝教育现状,本文主要从它的机构、从教人员、学生及家长四方面来分析的。

  一、石家庄业余古筝教育机构

  (一)办学机构方面

  业余音乐教育的办学方式灵活多样,教育对象广泛普遍,是国家整个音乐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提高人民群众音乐文化素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以至为培养专门音乐人才铺垫基础。石家庄的业余音乐教育在政府的帮助和社团的努力下,逐步形成多种形式和层次的业余音乐教育体制、机构和网点。石家庄业余古筝教育机构简要情况概述如下:

  1.群艺馆。这类机构,主要任务是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动,主要负责开展音乐辅导活动,通过举办群众性业余演出或开设各种音乐专题讲座培训班,来提高群众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省群艺馆也开设业余古筝培训班,古筝教师1名,成人学习者23名,儿童11名,授课方式主要是大课(6人以上),还有一对一小课。学费20元左右。

  2.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这类机构是青少年校外文化娱乐活动和业余教育场所,主要是由政府教育部门或共青团组织主办。这类机构所进行的社会音乐教育是对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极其有效的补充。师资上要求比较严谨,就业余古筝教学来说,必须是专业院校毕业,有教师资格证,有大课授课经验的古筝专业教师。而学费收取在全市是较低的,大课每节20元,小课50元,比其它办学机构学费都低,这就适应了普及教育的发展要求。这类机构主要是培养青少年儿童兴趣为主的教学目的。

  3.琴行。琴行--作为社会音乐教育的.重要载体,自产生以来就被承载着传播、普及音乐文化的重要使命。石家庄还有很多琴行实行乐器销售和业余音乐教学为一体,开设各种乐器类教学当然也包括古筝教学。琴行和民办艺校作为业余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辅助载体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有些组织或机构根本不具备办学条件或主要以盈利为主,对教学不负责任,其音乐教育教学品质如何是可想而知的。

  (二)考级机构方面

  业余音乐考级作为引导、推动和规范社会业余音乐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不可质疑的。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业余古筝学习后,石家庄业余古筝考级也遇到分家局面。每年由不同的单位主办业余音乐考级,像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民族管弦乐团主办的、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单位自发组织的考级机构等。但受经济效益的影响,使得多家机构争办考级,乱发证现象、考级形式化现象屡见不鲜。这样一来业余音乐考级根本起不到推动业余音乐教育的积极作用。

  二、石家庄业余古筝教育的从教者

  (一)从教者的文化水平及专业素质

  目前,石家庄业余古筝教师队伍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各大音乐院校毕业的古筝专修学生(科班)、专业演员等。这些人都受过较系统的音乐训练和学习,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发挥专业特长从事业余古筝教育。对前来求学的学生一般都要做一些选择,如根据学生音乐素质、音乐基础等因素择优招收、教学过程中视学生适应与否也进行优胜劣汰。还有一部分古筝老师根本没有受过正规学校的专业训练,也没有文凭,甚至不是古筝专业,见古筝教学形式大好,马上转行教古筝,自己学一节教一节,没有一个系统的教学经验。所以目前石家庄业余古筝教育者仍缺乏对美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尤其是幼儿心理学的研究,还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技能和教学经验。

  (二)考级方面

  业余音乐考级对提高全体公民的音乐文化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它辅助社会音乐教育的发展同时对促进和提高学校音乐教育水平也具有很大作用。但石家庄从事业余古筝教育的教师们对业余音乐考级的认识不到位,不能正确引导学生把器乐考级看成是检验、考核学习音乐的一种手段。学习古筝目的是让他们的学习沿着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前进,只有这样才能使考级与学生学习得到健康的发展。有些教师为了应付一年一次的考级,一年到头就教学生那两首考级的曲目,而不重视基础教学与广厚的音乐文化内涵的结合,造成学生只是单一的熟练曲目,一定程度上缺乏人文内涵和民族底蕴的教育观念。教学均以考级为唯一目的,使学琴的孩子越来越丧失了音乐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观念

  长期以来,石家庄业余古筝教育中多多少少存在以培养音乐家为目标的音乐教学方式,使社会音乐教育育人的根本职能严重错位不知不觉地形成了选拔少数音乐尖子,淘汰多数音乐爱好者。业余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有别于专业音乐教育。应该把基础教育作为塑造少年儿童健全人格的启蒙教育,把面向少数人的音乐精英教育变成面向全体国民的大众音乐教育,把以淘汰目标的失败音乐教育变成主动学习的成功音乐教育。

  三、石家庄业余古筝教育的家长和孩子

  对于业余古筝学习的孩子来说,大部分人把学琴当成是必做的功课,并没有从中体会到音乐带来的兴趣和美好。就算学到高级别的程度,学琴的孩子对于曲子也没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只是简单的掌握一些指法技巧,节奏旋律。古筝作为古老的民族乐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琴童对于曲子的出处、文化背景、涵义一概不知。同时一些家长还希望老师多教些现代派筝曲,对于传统曲目要求并不强烈,这样一来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就受到阻碍。

  石家庄业余古筝教育也成为专注于技术性,分析性训练的“技能教育”,僵化刻板的机械性技能训练使得音乐学习变的枯燥乏味,难以培养出对音乐的喜爱。

  结论

  业余古筝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面向全社会培养出在人文本质上真正超越前人的人。这也许要古筝教育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学习古筝,就是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继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杨莹,琴行:社会音乐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之声2008年第6期

  [2]张英豪,社会业余音乐考级研究与思考,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8页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古筝的表演艺术鉴赏分析论文 篇6

  【摘要】

  古筝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音乐素养,而且还能够培养人们的兴趣爱好,充实闲暇生活,修生养性。本文主要是对社会音乐教育机构中的古筝教学进行研究,重点通过对儿童和成人学习古筝的不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社会古筝音乐教育中的现状,并结合实际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社会音乐教育机构主要是指音乐培训中心、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

  【关键词】

  古筝教学;社会音乐教育;培训机构

  引言

  在民族音乐不断盛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音乐教育,学习民族乐器的人也越来越多。音色动听优美的古筝作为民族乐器中的佼佼者,深受成人和儿童以及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的喜欢。为了适应各个年龄阶段人的接受能力以及理解力,摒弃其中的个体差异,本文对社会古筝音乐教育的人群教学特点进行分析,剖析社会古筝音乐教学的现状,探讨有效的古筝教学应对措施,来不断的优化教学,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不断实现古筝的提高与普及。

  一、成人与儿童教学形式、内容以及重点的不同

  根据儿童与成人的个体差异,对他们在古筝的教学上,有很多的不同,比如:教学形式、内容以及教学重点等。对于古筝教学的形式上,儿童具有其特殊性,存在音乐天赋差异、接受能力差异以及性格差异等,如果面临比较枯燥乏味的古筝教学,很容易让其失去古筝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失去儿童特有的天性,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将不再适应,需要更多的利用多媒体等传媒课件来辅助古筝教学,使其生动、形象,容易接受,不断的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创造力。同时,对于授课时间上,最后定期规律一对多规律授课,儿童们共同学习,目标明确,节约成本且相互间更容易激发浓厚的兴趣。而成人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对古筝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具备浓厚的兴趣,目标明确,自觉性和自律性较高,教学形式上较多采用一对一形式,便于老师纠错,学习成效明显。对于古筝教学的内容和重点上,儿童学习古筝的内容要由浅到深,从简单的指法开始学习打好基本功,因材施教,而成人是要根据自身的优势特征,由浅及深,避短扬长,最适合由流行音乐改编成的通俗教材。

  二、社会古筝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

  社会古筝音乐教育应该是一种让受教育者获得较高的人文修养,注重人音乐综合素养发展的学科,但从目前社会古筝音乐教育的总体效果和实际情况来看,教学的目标正确,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在选择教师方面,规模大的学校,师资运用较为严格,能够为学生提供各式各样的的机会进行锻炼。但是,一些小的学校,只能提供简单的教学场所,对老师的选择上把关不严。在选择教材方面,现在大多数人都会参加业余的音乐等级考试,所以教育机构在教材选择上,习惯选用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家协会组办的考级教材为主,针对性不强。在教学方式上,主要有一对一和一对多小班制教学两种,在一对多小班教学中,声音较杂乱,学员无法听到自己弹奏的声音,长期下去会影响其听觉能力,不容易培养学生的乐感。

  三、社会古筝音乐教育有效性的措施

  在古筝音乐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美感和乐感的培养,最后才是方法技巧的言传身教和文化底蕴不断积累。在教学起初的时候,要避免单纯机械的手指运动,用优美的旋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才是学好古筝的关键。

  (一)环境因素师资力量是关键,高水平的教师其演奏能力较高、专业,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其次是舒适的教学环境,固定的硬件设施要保证齐全,例如古筝、多媒体和教材等等。教学方式上要以因材施教为原则,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改进教学方法。授课内容要有针对性,布置作业防止千篇一律,根据不同人的特征,采用分班教学的不同方式进行授课。学好古筝另一部分原因是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背后的默默支持,意义重大。

  (二)教学技巧一是加强培养基本功的训练。在古筝教学中,首要的任务是熟练掌握古筝最基本的弹奏技巧。熟记古筝五声音阶排列的顺序,基本指法的学习,另外再结合简单的乐曲进行练习巩固,不断固定手形,养成良好的弹奏习惯。二是注重表演技巧的锻炼。在古筝教学中,要熟练掌握弹奏技巧,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和表达的思想,结合自身的理解应用到古筝的表演中去,即,既需要准确的技巧弹奏,还需要调动弹奏者对艺术的感情,技巧和情感合二为一,感性和理性同步。在古筝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乐曲本身以外,还要让学生时常欣赏著名曲目,深入理解古筝作品的艺术和内涵,让学生不断拓宽视野,学习中国的民族文化,把古筝学习和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实现文化与技术的统一。

  四、结语

  总之,社会古筝音乐教育中,演奏技术是基础,但演奏感觉最重要,是音乐的具体表现,即为最终最高的目标。教学过程中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弹奏的激情,以最饱满的激情,达到融声以情的境界,把情感真切的表达出来,人琴合一。

【古筝的表演艺术鉴赏分析论文(通用6篇)】相关文章:

戏曲旦角表演艺术分析论文05-19

三上轿表演艺术分析论文10-09

古筝论文的参考文献07-31

谈戏曲旦角表演艺术特点论文05-19

哈佛分析框架的财务分析论文02-21

古筝在文化艺术行业发展研究论文04-03

影视史学鉴赏论文提纲11-04

关于教育论文写作分析的论文09-21

从后现代音乐文化看钢琴表演艺术论文08-11

关于保险分析的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