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饮食文化论文

时间:2022-03-21 09:03:32 文化艺术 我要投稿

成语中的饮食文化论文(通用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中的饮食文化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中的饮食文化论文(通用5篇)

  成语中的饮食文化论文 篇1

  中古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而形成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的精华。与中华民族历史同步的中国饮食文化,对于成语的形成与使用无疑是具有极大影响的。我国有许多与饮食有关的文化产品,比如南北朝时期的《食珍录》、隋朝的《食经》、元代的《饮食须知》等书籍,还有最近非常火的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都给我们介绍了许多中国民间美食,当然也不乏许多与饮食相关的成语。

  国内许多学者对饮食成语也颇有研究。徐大晨著的《齿颊生香:饮食文化与成语》把429条成语分为九个大类,对其穷原竟委,通过成语透视中国饮食文化。魏威的《关于饮食文化对汉语成语的影响》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成语与饮食文化的关系,并指出“饮食文化对成语的影响源远流长,而与饮食文化有关联的词语运用于成语之中,有其独特的修辞功效,为成语的生动性、形象性、概括性、趣味性增添了色彩”。苏春梅的《“吃”的寓意——成语中的饮食文化》指出中国人的“吃”与文化密不可分,在“吃”中古人造出许多和“吃”有关的成语,并且指出“在这些成语中我们既能感受到古代社会生活的画面,又能体味古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判断”。

  饮食男女,是典型的和饮食相关的成语。饮食:食欲;男女:性欲。儒家的观点,泛指人的本性。出处:《礼记·礼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从这个成语可以看出,食欲是人之本性,每个人都要满足自己的食欲。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在食物和炊具上,也是越来越讲究。

  五谷杂粮,是最基本的食物。《黄帝内经》中认为五谷即“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而在《孟子滕文公》中称五谷为“稻、黍、稷、麦、菽”,在佛教祭祀时又称五谷为“大麦、小麦、稻、小豆、胡麻”,再而后便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谷类有33种,豆类有14种,总共47种之多。

  挑肥拣瘦,挑、拣,选择,挑拣。肥,肥肉;瘦,瘦肉。比喻挑挑拣拣,光要对自己有利的。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像娘这样费心,还不讨他说个是,只要拣精拣肥,我也犯不着要效他这个劳。”列鼎而食,形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出自:汉·刘向《说苑·建本》:“累茵而坐,列鼎而食。”脍炙人口,脍:细切的肉、鱼;炙:烤。烤熟的肉。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为众人所称美。出自: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卷十:“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

  囫囵吞枣,包含动作“吞”和食物“枣”。原指把整个枣子不经咀嚼就吞下去,用来比喻笼统接受而不加分析。该成语出自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则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狎者曰:“你真是囫囵吞却一个枣也。”遂绝倒。

  满汉全席,是最美味的成语,即满清宫廷盛宴。既有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突出满族菜点特殊风味,烧烤、火锅、涮锅几乎不可缺少的菜点,同时又展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炒、熘、烧等兼备,实乃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和最高境界。满汉全席原是清代宫廷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做的一种全席。满汉全席上菜一般起码一百零八种(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分三天吃完。满汉全席菜式有咸有甜,有荤有素,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渐渐地,也出现了一些非四字格式的成语。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指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出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晏景初尚书,请僧住院,僧辞以穷陋不可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乎?’”

  不食人间烟火,而当我们的祖先掌握了火以后,“烟火食”立时进入汉语。“不食人间烟火”本指那些被称为“不食火者”的“夷”、“蛮”等落后民族的生活方式,随着时代的演进,这条成语却与道家神仙联系起柬,形容情趣高雅的人与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出自:唐朝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中国饮食文化的每一步前进,都能在成语中找到印迹。与饮食相关的成语还有,茹毛饮血、曲突徙薪、五谷杂粮、舐糠及米、沧海一粟、鱼米之乡、得鱼忘筌、瓜田李下、鸡飞蛋打、鸡蛋里挑骨头、生米煮成熟饭、挂羊头卖狗肉等等等等。

  中国饮食文化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在汉语成语中有所反映——从生食到熟食,从炊具到餐具,从主食到副食,从正餐到小吃,从荤菜到素菜,从飞禽到走兽,从五谷杂粮到瓜果梨桃······都在汉语成语中留下了层层积淀。

  成语中的饮食文化论文 篇2

  人类的饮食活动是建立在人类生存意识之上的,但是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却并非仅仅基于生存的因素。孔府饮食文化则是由于几千年来儒家思想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影响下形成的。确切地说,孔府饮食文化是借饮食活动的种种形式,来反映中华民族对儒家文化的尊崇与传承的思想意识。

  孔府饮食文化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有完整系统的饮食理论体系。孔子两千多年前的饮食言论,是后世孔府饮食文化形成的根本所在。孔子有关饮食的言论主要被记录在《论语乡党》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语,寝不言。虽蔬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席不正,不坐。觚不觚,觚哉……

  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段完整地关于饮食要求的论述,它从食料的选择、食品的加工、烹饪的火候、食品的卫生标准以及进食过程中的食量、酒量、礼仪规矩等,都一一作了详尽的规定。

  孔子的后代,在历时两千多年的繁衍发展过程中,始终把先祖的饮食训导奉为圭果,无论迎迓“圣驾”举行的华筵,还是节日宴欢、日常膳食,无不以此为标准。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自汉武帝起,一直被中国历代统治阶级奉为最高的思想准则。为此,他本人也受到了历代帝王的尊崇和加封,直至被抬到了“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最高境地。“圣人”后代便自然承袭其祖宗荫德,享受到封建社会的最高礼遇。尤其自唐宋以来,随着全国尊儒尊孔之风的盛行,统治者在孔子的古宅曲阜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孔庙和孔府,许多帝王、公侯亲自到曲阜朝圣、祭祀。其规模日益扩大,次数亦愈加频繁。在祭礼活动中既要准备充足讲究的食物供品,同时还要为前来祭孔的帝王、官员及“衍圣公”家人准备丰盛美味的食品。这是促进孔府饮食文化形成的社会背景,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官府或家庭都不能与之相匹。

  有着“同天并老”之称的孔府,自明清以来,自称“钟鸣鼎食”之家,平时过着美酒佳肴的生活。这种奢侈的生活基础,是建立在丰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自明朝以来,仅由皇帝钦赐的祭田、学田、私田,多达一百余万亩,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五省的37个县市,这些田地是可以世代继承的,这在中国古代是独一无二的。孔府每年通过高额的地租、村集贸易税、以及其它种种额外的盘剥得来的钱财,使孔府每年都有巨额的收入,充分保证了孔府的经济来源,这是孔府用以维持日常生活及一切饮食活动和各种挥霍消费的物质基础。

  孔府又称为“衍圣公府”,是孔子嫡系后裔承袭居住的地方。其浓厚的文化背景堪称天下第一。这里是名符其实的“道德文章”、“诗礼传家”的府第。在这种历史的氛围中,无论是宴饮的礼仪规格还是菜点的命名,或是从规格讲究的祭孔活动到“衍圣公”的日常饮食活动,无不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由此形成了孔府饮食文化独特的美学风格。孔府菜的命名就是最好的佐证。如“一卵孵双凤”、“诗礼银杏”、“怀抱鲤”、“带子上朝”等。其中许多菜点的形成和流传本身就颇具传奇色彩,因而带有浓厚的文化痕迹。

  尽管孔府饮食文化的形成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但是决定的因素却在于孔府历代厨师及其他食品制作工匠的传承和创新。孔府菜点、孔府家酒、孔府宴席等的制作均是由长期在府中服务的厨师和其他各类工匠辛勤劳动的结果。就拿孔府菜来说吧,它是经过千百年来数代厨师的辛勤劳动,在孔府文化氛围的影响下,承古创新,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孔府烹饪。他们当中,有的世代在孔府中服役,父死子承,累代相因。事实上,孔府饮食文化虽然形成于素有“道德文章”之誉的“圣人”府第,但是其真正的创造者却是无数不见经传的庶民百姓,是他们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孔府饮食文化。

  孔府饮食文化的价值取向

  孔府饮食文化在古代的社会中,毕竟是远离大众的贵族饮食文化,甚至在某些方面与宫廷饮食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孔府饮食文化又是一种家庭色彩浓厚的饮食活动,因而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朴素的民间特点,这就形成了孔府饮食文化雅俗共赏的特色。

  孔子一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是“克己复礼”、实现“礼治”。即治国安民施之以礼;社会秩序用之以礼;祭天祀祖彰之以礼;即使日常生活、便宴小酌也加以规范。然而,这种美好的愿望在孔子的有生之年没有实现,孔子的后裔也不可能实现。但“衍圣公”府是一个“诗礼传家”的门第,府中的一切活动几乎无不以礼的要求予以规范,饮食尤其如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孔府饮食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一餐一饮,乃至一菜一点、一杯一盏,都充满了“礼”的内涵,至于宴饮中的等级制度、长幼之序、亲疏观念、尊卑意识等,在孔府宴席中表现得更是淋漓尽致。

  “衍圣公”因享先祖的余荫而得以显赫百代。在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有很多,唯独孔子享尽殊荣并福及后代,这显然与他治国的哲学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孔子生前却因种种原因而不得志。正是基于此,孔子后裔对历代帝王所给予的恩宠无不感恩戴德,并借助各种形式加以表达感激之情。其中主要的表现方式之一就是借助饮食活动来歌功颂德、炫耀尊荣。例如每年一度的祭孔活动,形式上是为了纪念“圣人”所为,实质上不过是借以炫耀孔子世家的尊荣与显赫,同时又竭尽心力表达孔氏家族对皇帝的忠诚。孔府菜中有些菜肴的命名,更是直言不讳地体现了这一点。诸如“带子上朝”、“一品寿桃”、“诗礼银杏”、“御带虾仁”等其歌功颂德、炫耀显贵之用心显而易见。

  孔府虽然是古代社会中一个至高无上的贵族官郾,享受“钟鸣鼎食”的奢侈生活。但孔府毕竟还是一个家庭,因而在其饮食活动中又充满了许多生活的情趣,这就形成了孔府饮食文化多彩多姿、雅俗共赏的多向性特点。豪华高贵的筵席可以用来迎接“圣驾”的临幸,其山珍海味无所不具。但是在孔府主人的日常生活中,却并非全是珍品海鲜。粥饭面食、豆腐野蔬,乃至腌莱渣菜亦为“衍圣公”所食,毫无奢侈饕餮之态,充盈的是日常精雅之趣。因此,在孔府中“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可以觅到。

  值得一提的是,在孔子的饮食思想中,提倡科学饮食,强调食养效果,重视饮食的时与节、量与度。在孔子看来,食是养怡人生、保健身体的根本所在。孔子的后代亦以此为要旨,从食品、菜肴的制作加工到食物的配合以及饮食的环节,都非常讲究。食品有荤有素、有软有硬、有干有稀、有酸有甜,五味俱全。至于四时的变化、饮食的搭配,在孔府都是有规律可循。

  孔府的饮食活动,不仅重视饮食品种的内容和质量,而且还非常看重饮食活动中的艺术审美意义。如孔府的高摆席面,四个高摆饰品点缀其间,高摆上嵌有与席面相吻合的“龙凤呈祥”、“万寿无疆”等吉祥用语。餐具与饮具不仅美观典雅,而且排摆得高低有序、错落有致。至于食品的造型,或形态典雅,或寓意隽永。或生动形象,其色、香、味、形、器、质的艺术配合可谓巧夺天工、登峰造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内涵。毫无疑问,饮食活动发展到高水平,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美味可口的食品只有赋予恰到好处的表现形式,才能增加食的意趣,提高食的境界。孔府饮食文化恰恰表达了这样的一种意境,它融饮食活动的实用价值与艺术欣赏价值为一体,使孔府饮食文化达到了一个至善至美的境界。

  总之,孔府饮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所具有的民族精神和气概,历时数千年,纵横南北中,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融宫廷饮食、贵族饮食、地方饮食、民间饮食、家庭饮食为一体,充实发展,成为独具一格的孔府饮食文化。可以说,孔府饮食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各个层面的集中体现者。它既是一种饮食活动,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国饮食文化史,乃至世界饮食文化发展史中绝无仅有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成语中的饮食文化论文 篇3

  芹菜是叶菜类蔬菜,纤维粗大,有浓郁的香味,原产地中海沿岸,但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较广,河北省的宣化、山东省的潍县、河南省的商丘,都是芹菜的著名产地。成语“芹曝之献”中所说的“芹”,却不是这种人工栽培的蔬菜,而是一种叫“水芹”的野菜。

  《列子·杨朱篇》里说:宋国的一个农夫,生活贫困,衣服破旧,勉强度过了冬天。春天到来以后,他在日光下耕地,感到很暖和,决定向国君报告,让国君也享受到“负日之暄”(因晒太阳而感到的温暖),得到国君的赏赐。他的邻居劝阻道:“昔有美戎菽,甘(si)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惭。子此类也。”这里,“戎菽”指胡豆;“茎、芹、萍子”指苍耳、水芹、籁蒿,都是野生植物,嫩时可以吃。这段话的意思是:“从前有一个穷人,没吃过什么好东西,认为胡豆、苍耳、水芹、籁蒿都是味道很好的食物,就在乡里的豪绅面前称赞它们。豪绅一尝,只觉得嘴里煞得慌,还因此闹肚子拉稀了。人们都讥笑和埋怨这个穷人,弄得他非常惭愧。你的做法和他一样!”宋代辛弃疾作《美芹十论》,篇名就取之于这个典故,意思是说:这些见解在别人看来并不高明,自己却觉得很不错,就算是村野之人把野菜当作好东西吧。

  成语“芹曝之献”(又作“野人献芹”,简作“芹曝”、“曝芹”或“献芹”、“芹献”)就是这样产生的,用来比喻礼品菲薄,也用来比喻自己所提的建议微不足道,都是自谦之辞。清代钱谦益的《致卢澹岩》一文中就有“聊申野人芹曝之献”的说法。

  这条成语又作“芹曝之意”(简作“芹意”)。例如,《水浒后传》第二十四回中说:“谨献上青子百枚、黄柑十颗,取苦尽甘来的佳谶,少展一点芹曝之意。”《红楼梦》第一回中说:“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

  成语中的饮食文化论文 篇4

  先哲有言“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

  饮食成语指和饮食相关的,构成凝定、风格典雅、含义精辟、习用已久的固定词组。

  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而形成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当然饮食文化的每一步前进,都能在成语中找到印迹——从生食到熟食,从不定餐到定餐,从炊具到餐具,从饮食到艺术……在这些丰富多彩的饮食成语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代社会生活的画面,还能体味古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判断”。

  一、由成语看古人对食物的形容

  古人从果腹之初,就十分注意对可以食用的物类,制作的方法,制成的品种和食用的方式方法与礼仪等进行研究或总结,积累了丰富的饮食文化。随着食物种类的丰富,对其描绘的方法也越来越多种多样。

  (1)直接形容食物色、香、味

  “香脆可口”“咸甜适中”“五味俱全”“质嫩爽口”“麻辣鲜香”“香甜软糯”,这类成语分别从色香味质的角度直接呈现食物的特点,冲击着读者的视、嗅、味、触等感官,当然会勾起人们的食欲。

  (2)用材质写食物

  【凤髓龙肝】稀有而珍贵的东西,比喻珍奇美味。

  【雕蚶镂蛤】蚶:海产动物,肉味鲜美;蛤:蛤蜊。这两种属食材。雕、镂:雕刻,指精细加工。现指精致而好吃的食物。

  【膏粱锦绣】膏、梁:肥肉和细粮。泛指美味的食物;锦绣:精致华丽的丝织品。形容富贵人家衣食精美的奢华生活。

  (3)用产地写食物

  【山珍海味】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水陆毕陈】水陆:指水陆所产的珍贵食物。各种山珍海味全都陈列出来。形容菜肴丰富。

  【山肤水豢】本指山上水中出产的美味食物。后泛称美味。

  【山肴野蔌】山肴:拿山野里打来的鸟兽做的菜,俗称“野味”;蔌:菜蔬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4)运用感受写食物

  【油而不腻】【其味无穷】【口齿留香】【垂涎欲滴】这类词语通过对人们饮食感受的描绘侧面写出了食物的美味。

  (5)运用修辞写食物

  【香飘十里】运用夸张手法写食物香气浓郁。

  【食前方丈】方丈:一丈见方。吃饭时面前一丈见方的地方摆满了食物。用夸张手法形容吃得阔气。

  【啮檗吞针】檗:俗称黄柏,味苦。啮檗:食用黄檗,比喻食物之味如黄檗之苦。吞针:将针吞下,比喻食物极难人口。形容食物难以下咽。

  【食玉炊桂】吃的东西像玉一样贵重,燃料同桂木一樣珍贵。比喻手法形容物价昂贵,生活艰苦。

  (6)运用人们吃食形态来形容食物

  【津津有味】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咂嘴舔唇】一面吃还一面砸吧着嘴巴,舔着嘴唇。形容贪馋的样子,亦表示食物味道美好。“咂嘴咂舌”与其有同工之妙。

  【垂涎欲滴】还未吃到食物口水就要滴下来了。形容非常馋的样子。

  【大快朵颐】“大快”,即非常痛快;“朵”,是动的意思;“颐”,脸颊。鼓动腮颊,大吃大嚼。指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

  (7)运用餐具来衬托食物

  随着工业的发展、精美餐具的出现,人们逐渐注意用不同的餐具来盛装不同食物,既凸显食物的不一般,更以此炫耀自己的身份与地位,

  【瓦器蚌盘】陶土做的食器,蚌壳制的盘子,泛指粗劣的器皿,形容生活困苦。

  【象箸玉杯】象箸:象牙筷子;玉杯:犀玉杯子。泛指精美的器皿,形容生活奢侈。

  【铜盘重肉】贵重的食器装着丰盛的饭菜。引申指特殊恩宠。

  【禁鼎一脔】御用鼎器中的一块肉。比喻珍美之物。

  二、由成语看古人的饮食演变

  (1)从生食到熟食的进化

  《礼记·曲礼》云:“古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远古先民的这一饮食习惯特点,我们从“腥臊恶臭”“茹毛饮血”“生吞活剥”等成语就可以看出。

  《礼记·曲礼》又云:“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以炮、以燔、以烹、以炙,以为醴酪。”据考证,远古人类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发现和使用火,特别是人工取火的发明,使人类随时都可以吃到熟食。熟食的推广,扩大了食物的来源和种类,使人类最终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熟语“不食人间烟火”原是道教称“神仙或修道者不吃熟食。现比喻人有出世之意。”这一词语的使用,说明当时的人已将不吃熟食视为另类了。另外像“釜底抽薪”“曲突徙薪”“寒食禁烟”等成语都表明了人类熟食的习惯。

  (2)从不定餐到定餐的改变

  在远古漫长的历史时期里,物质极度匮乏,人类像荒野动物一样,完全依赖于大自然而生活,随时随地、或多或少地进食,是没有什么一日几餐的概念的,始终处于时饥时饱状态。

  秦汉以前,我们的先祖开始每天有规律地吃两餐。第一顿饭叫朝食,又叫饔。一般是上午九点到十一点之间。第二顿饭叫晡食,又叫飧。一般是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成语“饔飧不继”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成语“断齑画粥”出自《湘山野录》:“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齑数十茎啖之。”说的也是一日两餐。

  汉代以后,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或四餐,但也仅限于皇室和诸侯。到了宋朝,因为经济发达,物质富足,国家取消了“宵禁”,老百姓晚上有了活动的自由,夜市可以热闹到天亮,加之家里粮食增加、不愁没吃的,增加了一顿晚餐,于是一日三餐得到固定、发展并坚持到了今天。成语“一日三餐”的说法也才得以流传。

  (3)从温饱到美食的讲究

  随着青铜器的出现和使用,烹饪方法逐渐变得丰富多样。秦汉以后经历代烹饪家和美食家的探索与创新,名馔佳肴丰富多彩,各类食谱纷纷问世。中国饮食文化把烹饪和饮食视为艺术,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美食还要配以美名、美器等,人们对饮食逐渐讲究起来。

  【尝鼎一脔】是古人以鼎烹饪食物的最好佐证。

  【牛鼎烹鸡】出自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边让传》:“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小汁则熬而不可熟。”这一成语包含了古人对食物鲜美醇汁的`追求。

  【秀色可餐】以饮食来形容妇女美貌或景物优美,从另一个侧面流露出古人对饮食色、香、味、形的追求。

  【列鼎而食】【钟鸣鼎食】不仅讲究食物的丰富,还强调饮食时的氛围,则是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了。

  (4)从饮食到文艺的融通

  饮食与诗、画具有同构性,钟嵘曾用“滋味”揭示中国诗歌的特质,司空图以“咸酸外之味”来表达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体验。古人同样喜欢以饮食类成语来形容文学作品。

  【脍炙人口】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

  【别有滋味】滋味一词最初用来形容饮食,“别有滋味”则泛指文学艺术的情调、意蕴另有种动人的美感和趣味。

  【残膏剩馥】膏:油脂;馥:香气。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

  【余味无穷】不仅仅指可口的食物,亦形容美妙的诗文、歌曲耐人回味。

  三、由饮食成语体味古人的价值判断和精神追求

  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先民们逐渐将一些饮食类成语运用于除饮食之外的其他方面,从不同的使用中我们可以一窥先民的价值判断和精神追求。

  (1)以饮食喻人之贫富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吃饱、穿暖成为当时人民最基本也是最迫切的想法,,在普通下层人民眼中能吃饱、穿暖就是生活富裕的象征,是只有少数人才能享有的幸福。人们也就习惯从饮食来辨别家庭贫富、生活好坏以及个人的身份地位。这样的成语不在少数。

  【靡衣玉食】华丽的衣服,精美的食物,比喻豪华奢侈的生活。

  【饮冰食檗】喝凉水,吃苦物。比喻生活极为艰苦。

  【清灰冷灶】很久没有生火做饭,比喻生活贫困。

  【鹑居觳食】觳:待母哺食的幼鸟,它不挑拣食物。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像幼雏一样饥不择食。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

  (2)以饮食喻人之处境

  【糟糠之妻】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借指共过患难的妻子。

  【啮雪吞毡】语出班固《汉书·苏武传》,嚼雪吞毡毛以止渴充饥,指为坚持气节而处于艰苦的境遇。

  【含哺鼓腹】哺:口中所含的食物;鼓腹:鼓起肚子,即饱食。口含食物,手拍肚子。形容太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

  【豆剖瓜分】像瓜被剖开,豆从荚里裂出一样。比喻国土被分割的境况。

  (3)以饮食喻人之特征:

  【酒虎诗龙】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高阳酒徒】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秦末郦食其即此乡人,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蕩不羁的人。

  【斗酒百篇】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才思敏捷的人。

  【天桃秾李】《诗经·周南·桃天》:“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又《诗经·召南·何彼禯矣》:“何彼禯矣,华如桃李。”两诗以桃李之花兴新人之美。后多以“天桃秾李”为赞颂新人年少俊美之辞。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

  (4)以饮食喻人之德行

  孔子曾称赞颜回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里孔子从颜回饮食简单看出其安贫乐道的品行。将饮食与人物的品行联系起来,成语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疏食饮水】意为粗茶淡饭,饮食简陋,语出《论语·述而》,正是儒家安贫乐道思想的体现。

  【酒囊饭袋】囊:口袋。装酒装饭的口袋。喻指只会喝酒吃饭而毫无能力的人。

  【水米无交】指没有吃过别人一点东西。比喻为官清廉,不妄取民物。

  【咬钉嚼铁】牙齿能咬碎铁钉。比喻意志坚强。

  【数米而炊】炊:烧火做饭。数着米粒做饭。形容生活困难。比喻计较小利。

  (5)以饮食喻做人之道

  十九世纪德国心理学家冯特说:“一个民族的词汇和文法本身就能揭示这个民族的心理特点”。“衣食住行”是中国人经常挂在嘴上的四个字,也是我们日常关注的对象,在汉语中就有许多以饮食来教人做人、做事道理的成语。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语出《论语·乡党》,米舂得越精越好,鱼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做事、做学问要精细。贪多嚼不烂,吃多了消化不了。告诫人们不要盲目求多却难以运用。

  【指雁为羹】指着在天空中飞翔的大雁,说要把它做成肉羹。用来嘲笑空想或虚假不实的行为。

  【饮水思源】喝水时想到水源,告诫人们为人、做事不能忘本。

  【瓜熟蒂落】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告诉人们时机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看菜吃饭】看着菜的多少来吃饭,否则饭没吃完而菜就已经吃光了。启发人们根据具体情况办事。

  (6)以饮食喻人之审美观念

  中国古典美学的产生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最初的美感和快感主要来自于美味,即审美欲求从属于物质的欲求。《吕氏春秋·本味》中提到的美的对象,都是色美味鲜的食物。汉语中有许多饮食成语体现出人们追求爱好、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审美观念。

  【断齑画粥】指食物粗简微薄。形容贫苦力学。“不食周粟”,出自《史记·伯夷列传》。形容气节高尚,誓死也不愿与非正义或非仁德的人有瓜葛。这类成语都表达了古代文人积极进取、崇尚节气的人生追求。

  【晚食当肉】饿了再吃,味道就像吃肉一样。后泛指不热衷名利。“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生活。这类成语表达了古人“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境界。

  【摇尾求食】老虎被关进笼圈里,向人摇尾巴求取食物。比喻人的地位降低,向人乞求。“伴食宰相”,伴食:陪着人家一道吃饭。用来讽刺无所作为、不称职的官员。这类行为则是古人所鄙视的。

  四、饮食成语与历史名人

  提及饮食文化,就不能不关注历史文化名人,历史上许多文化名人与饮食之间都存有美丽的传说。“东坡肉”就因其酥香味美,肥而不腻,更因东坡之名而闻名。这些美丽的传说在一部分饮食成语中也得到了体现。

  前庭悬鱼(羊续),不食周粟(伯夷、叔齐),煮豆燃萁(曹植),南橘北枳(晏子),举案齐眉(梁鸿),鼎鼐调和(傅说),推梨让枣(孔融)……古人或借食物言志,或借食物寓理,彰显了智慧与品格,进一步丰富了饮食文化。

  汉语是丰富多彩的,成语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借助饮食成语我们可知中华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两者相得益彰,一起丰富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

  成语中的饮食文化论文 篇5

  摘要: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语言反映文化现象,文化透过语言传承发展。成语是民族语言中人民智慧的结晶,俄语成语深刻形象地反映了俄罗斯人民不同历史时期积累起来的生活经验。本文将从历史、宗教、民俗传统三个角度,来探讨俄语成语中所反映出的俄罗斯饮食文化现象,发掘俄语成语在饮食文化方面体现出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俄语成语饮食文化

  中图分类号:H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079-02

  《现代俄罗斯标准语辞典》中对于成语的解释是:成语是不能逐字地被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言语固定短语。成语语言精练、形象生动,能够经济有效地表达出复杂、深刻甚至丰富的感情。俄语成语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精髓,具有浓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民族特点。俄罗斯的饮食具有浓重的民族色彩,体现着俄罗斯人民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及传统的世界观与处世哲学。俄语中有关民族饮食文化现象的成语,记录反映了俄罗斯的传统饮食及风俗,是民族语言的财富。本文将从历史、宗教、民俗传统三个方面,探讨俄语成语中的饮食文化现象,阐述这些饮食文化现象所体现出的俄罗斯民族特色。

  一、俄语成语中饮食文化现象的历史特点

  有关饮食文化的俄语成语中,词语хле(面包)、соль(盐)、хле-соль(面包—盐)参与构成的成语最多,反映出面包及盐在俄罗斯饮食中的地位,以及自古以来俄罗斯民族对于面包和盐的喜爱与重视程度。其中固定短语хле-соль(面包—盐)作为沿用至今的一種迎接贵宾的仪式,频频出现在俄语成语中,传承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俄语成语中хле(面包)所体现的历史特点

  对俄罗斯民族而言,面包永远是最珍贵的食物,是最典型的主食,是永远的赖以生存的物质食粮乃至精神食粮。俄罗斯早在9世纪就出现了由发酵面粉烘烤而成的传统黑麦面包。早期的谚语和俗语中表达了俄罗斯人对面包浓厚的喜爱之情。如:Рыа—воа,ягоа—трава,хле—всемуголова(鱼儿离不开水,浆果离不开秧,面包谁也离不开)。

  在俄语成语中калач(锁形白面包)和каравай(大圆面包)均有体现,例如калачнезаманишь(什么东西也引诱不动)。在9至11世纪沙皇时代的俄国农村生活十分艰苦,有时连用黑麦做的粗劣的黑面包都吃不到,所以用小麦粉烘制的圆形白面包在农村很少见,非常珍贵,只有重大节日时才品尝得到,因此产生了这样一个成语:Начужойкаравайглазанепоымай(不要垂涎别人的东西)。

  (二)俄语成语中соль(盐)所体现的历史特点

  俄罗斯人民对于盐的深厚感情甚于其他任何民族,盐在俄罗斯饮食文化中占有极其独特和重要的地位。在古罗斯,盐因来之不易而成为异常珍贵的食物。公元5世纪时匈奴帝国称雄欧亚大陆,匈奴头领阿提拉破坏了俄罗斯大部分晒盐场。到9-10世纪时,盐已经成为稀有的贵重品,款待贵宾时才有幸一尝。如成语несоль,нохлеавщи(大失所望,非常失望)就是指客人若尝到汤里没盐或桌上没有盐罐,就会感觉受到冷落。

  盐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也赋予了盐可靠、精华、友谊的文化内涵,如成语еловекузнаешь,когаснимпусольсъещь(和他吃完一普特盐才知其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俄罗斯人认为吃完一普特盐(相当于16.38公斤)相当于一起生活很久,能全面了解一个人,用一普特盐喻指相知的长久和友情的深厚。出自《圣经》的成语сольземли(民族精华;社会中坚)也认为“盐”即“精华”,因为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而盐的提炼也是去糟粕取精华的过程。

  (三)俄语成语中хле-соль(面包—盐)所体现的历史特点

  面包与盐是俄罗斯民族从古至今的传统主食。对俄罗斯人民来说,面包与盐永远是最珍贵的食物,所以也成了沿用至今的传统待客礼仪。在反映待客与饮食的成语中,хле-соль(面包—盐)占据了首要位置。这种礼仪也与俄罗斯饮食的生态环境有关,俄罗斯的种植环境决定了以“麦”为主的单一农作物结构,盐的来之不易决定了俄罗斯人民对于面包和盐的推崇,它们标志着富裕和丰收,也体现出了俄罗斯民族的慷慨好客、和睦友谊。如:встречатьсхлеом-солью(捧着面包和盐欢迎贵客)、хлеасоль(祝你胃口好!)、поноситьхле-соль(献上面包和盐,隆重地欢迎)。按俄罗斯民族的传统习俗,迎接贵宾时主人双手托盘,上面铺有漂亮的绣花巾,盘子正中放一个大圆面包,面包上是一个盐罐。而客人应该吻一下面包,然后掰一小块,撒上一点盐,品尝一下并表示谢意。

  二、俄语成语中饮食文化现象的宗教特点

  宗教信仰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从而直接影响人们的语言和文化。宗教文化是俄罗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深深地影响着俄罗斯文化的发展。俄语的产生发展一直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俄语成语作为俄语的精华所在,也记录了宗教发展影响下的俄罗斯文化。受宗教影响的饮食文化,伴随着宗教节日仪式及庆典的发展和演变,发展出独具特色的饮食,蕴含着丰富的宗教文化色彩。

  (一)包含лин(薄饼)的成语的宗教文化特点

  公元10世纪中叶前,古罗斯人大多信奉多神教,产生于多神教时期的谢肉节源于人们对太阳的崇拜。农民急切地盼望冬去春来,所以谢肉节也称“送冬节”。

  谢肉节期间最重要的食物是лин(薄饼)。因为薄饼是圆的,人们将它当做太阳的象征。薄饼是谢肉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也成为谢肉节的象征。薄饼的制作过程也很有特点,如成语Первыйлинкомом(第一张饼难烙;万事开头难),因为做第一张薄饼时很难掌握饼的干稀程度和火候,常常烙坏。又如成语печькаклины(像做薄饼那样很快做成许多),谢肉节期间需要大量薄饼,而制作薄饼快速简单;这个成语表示创作某物虽然数量多,速度快,质量却不高,带有不赞成的语气。

  (二)包含пасхальныеяйца(复活节彩蛋)的成语的宗教文化特点

  复活节是东正教最大的节日之一,为纪念耶稣受难之后从死里复活而设,它象征着信仰和善终将获胜。在俄罗斯复活节被称为“节日中的节日,庆典中的庆典”,庆祝活动格外隆重和神圣。传统的复活节专有食品为кулич(柱形甜面包)、пасха(复活节蛋糕)以及家家户户都要制作的пасхальныеяйца(彩蛋)。

  пасхальныеяйца(复活节彩蛋)是复活节里最重要的象征食物,意味着生命的开始与延续。俄语成语中反映复活节饮食习俗的成语为ДорогояичкокХристовуню(凡事要做的及时;要雪中送炭,勿雨后送伞)。这一成语源于复活节时人们要互赠彩蛋,尤其是红色的蛋,人们很看重收到的第一个蛋。

  三、俄语成语中饮食文化的传统民俗特点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等造就了独具特色的俄罗斯饮食文化。其饮食文化的发展也深受欧洲大陆及东方国家的影响。其中щи(菜汤)、орщ(甜菜汤)、окрошка(冷杂拌汤)、каша(粥)、кисель(甜羹)、пирог(馅饼)、пирожки(炸肉馅饼)、олаьи(肉冻)、квас(克瓦斯)、чай(茶)等都成为俄罗斯民族传统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俄語成语中каша(粥)所体现的传统民俗特点

  自9世纪以来,俄罗斯人开始种植以麦为主的各种谷物,俄罗斯人习惯将这些谷物煮成粥。粥一直是深受俄罗斯人喜爱的传统食物。俄语中有很多与粥有关的成语,如иакаша—пищанаша(汤和粥就是我们的食粮)、Безкашоеневое(没有粥不成饭)、хорошакаша,омалачашка(僧多粥少)。人们认为用牛奶熬成的粥营养丰富,能够促进成长,所以经常用来喂养小孩。成语Малокашисъел(年轻,没经验)字面意思是粥喝得少,形容人做某事或理解某事经验太少或者体力不够。

  (二)俄语成语中пирог(馅饼)所体现的传统民俗特点

  馅饼也是俄罗斯人的传统食物,在饮食文化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每逢生日、新年、命名日、婚礼、葬礼等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馅饼都是必不可少的。俄式馅饼用料丰富、形状多样、营养美味。

  成语Некраснаизауглами,акраснапирогами(让客人坐得好,不如让客人吃得饱)、Ешьпирогсгриами,аязыкержизазуами(多吃馅饼,守口如瓶)、Безлина,немасленаезпирога,неименинник(没有薄饼不过谢肉节,没有馅饼不过命名日),都说明了从古至今馅饼在俄罗斯饮食中的重要意义。

  (三)俄语成语中квас(克瓦斯)所体现的传统民俗特点

  克瓦斯在俄罗斯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然流行。克瓦斯不含酒精,传统的克瓦斯由麦芽、黑麦粉和糖制成,现在则由面包发酵制成。克瓦斯在基辅时代就已经出现。俄语成语中的схлеанакваспереиваться(生活贫苦、勉强过活),是说克瓦斯和面包是农民食物的最低标准,寓意生活极度贫困。

  (四)俄语成语中чай(茶)所体现的传统民俗特点

  茶在明朝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传入俄罗斯,至此茶成为了俄罗斯人民最喜爱的饮料之一,是俄罗斯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饮品,也延伸出许多茶文化。如成语Гечаи,таминемощи(有茶的地方没有骨瘦如柴者),茶叶传入初期,由于路途遥远运输困难,价格很贵,只有上层社会的有钱人才喝得起,因而就产生了上面的成语。

  俄语成语中Спасиозачай-сахар(谢谢糖茶;谢谢招待)表示对主人热情款待的谢意;Пригласитьначай(начашкучая)(请来喝杯茶)用作对亲朋好友发出做客的邀请,也是向对方传达友好诚意;начайавать(付小费)也是源于旧时俄罗斯人喝茶给小费的习惯,引申为任何场合下的“付小费”。

  俄罗斯的茶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是самовар(茶炊),俄语成语中Какойжечайезсамовара(没有茶炊不算饮茶)便传达出俄罗斯人对于茶炊的喜爱和推崇。茶炊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器皿,每逢隆重的节日,俄罗斯人一定将茶炊摆上餐桌,亲朋好友围着茶炊饮茶聊天,体现了俄罗斯茶文化所特有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季元龙.俄语语言国情学--教与学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马福珍.俄罗斯国情与文化[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3]彭在义,俄语成语释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3.

  [4]罗菱.俄语成语中的饮食文化与国俗语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

  [5]李菊.一些饮食成语反应的俄罗斯民族文化[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

  [6]王英佳.从俄语成语、谚语看俄罗斯的饮食文化[J].中国俄语教学,1994.

【成语中的饮食文化论文(通用5篇)】相关文章:

中国饮食文化的论文(通用6篇)11-27

英国饮食文化论文07-24

试析汉字里所蕴涵的饮食文化信息论文09-27

浅谈写作中的感悟论文08-04

论文写作中的选题技巧10-01

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10-14

教学中的伦理论文08-03

柏拉图思想中的真善美论文07-28

谈谈古人饮食文化的立世哲学10-01

论文写作中与导师的联系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