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的园本课程开发论文

时间:2020-07-17 14:09:13 文化艺术 我要投稿

地域文化的园本课程开发论文

  地域文化作为孩子们成长的文化环境,在其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般而言,地域文化常常涵盖了一地的历史、地理、自然、人文等诸种因素,耳濡目染中孩子们自然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因此,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是园本课程建设的需要,也是园本课程开发的重要途径。

地域文化的园本课程开发论文

  一、地域文化的筛选和整合

  地域文化的内容是多样化、多层次的,在具体开发时必须用教育的眼光,以“价值性、适宜性、操作性”为基本原则,对其进行审议和筛选,提炼有教育意义的经验,科学架构课程资源模块,对各类地域文化资源进行项目分类、年龄分层,以保证对孩子起到正面积极的教育作用。

  (一)通过架构模块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的价值

  地域文化通常具有鲜明的特色、独特的品格和丰富的内涵,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在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之前,首先需要对这些历史土壤里生动的文化根脉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梳理。在具体工作中,幼儿园可以抓住地域文化的“资源核心点”,分别从典型特征、社会功能、艺术品质、呈现形态等方面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归纳分类,将地域文化资源分为“经典文化”“生态环境”“风俗人情”三大版块。每一版块下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类型延伸出不同的目录分支,进而初步形成基于地域文化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内容。

  (二)通过甄选梳理保证地域文化资源的适宜性基于地域文化资源的课程开发并不是直接的“拿来主义”,而是需要对收集到的多样资源进行过滤筛选,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3]地域文化对于幼儿的教育功能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技能的简单习得上,幼儿园更应关注孩子们情感、个性、人格、审美等精神层面的`发展,所以在筛选审议地域文化资源时,应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幼儿的生活经验、认知发展水平及情感兴趣出发,选择符合幼儿审美情趣的优秀、健康、有趣的素材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既原汁原味,保留传统文化,又具有促进儿童发展的功能。以民间童谣为例,民间童谣在传承过程中也留下了与时代不相吻合、不利于幼儿成长的因素。如有些童谣读之伊始觉得朗朗上口,但其中部分词句明显不雅,就应予以删选。因此,甄选适合幼儿园课程开发的地域文化资源,应从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其作认知、情感、审美、人格等多方面的综合考察。

  (三)通过改造创生拓展地域文化资源的操作性地域文化资源通常能给予孩子们鲜活的生活体验,帮助他们积累起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课堂从园内延伸到园外,为孩子们提供更加开阔的学习空间和时间,但地域文化资源不等于课程资源,只有经过加工改造才能转化成课程资源。因此,在甄选梳理出可以利用、具有教育价值的地域文化资源之后,需要幼儿园以现代生活为依托,注入新的内容,赋予新的形式,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进而保持地域文化资源持久的生命力和鲜活性。[4]具体而言,幼儿园教师要在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的课程开发程序,大胆采用重组、改造、创生的方法,对课程资源进行适度变通、创新,以符合孩子不断发展的需要,幼儿园课程也才能更接近幼儿现实的生活背景。如此原生态、杂乱无序的地域文化就被整合成可操作的、适合孩子们学习与成长需要的园本课程。

  二、基于地域文化的园本课程开发的具体路径就幼儿园本身而言,在宏观上必须重视地域文化与幼儿园环境的有机融合。

  环境是无声的教育者,是隐性的课程。要使幼儿得到发展,首先必须创设良好的环境,就如同一颗幼苗需要营养丰富的土壤来培育一样。幼儿园应努力在园内有序呈现地域文化,弥合幼儿园教育和孩子们日常生活的缝隙。为此,幼儿园应努力在方寸间展现地域文化的风貌,精心设计园内的每一面墙、每一条走廊、每一个楼梯,通过短语、文字、照片等将地域文化中的古韵今味巧妙地渗透其间,给孩子们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在微观上,就要将幼儿园的主题活动、领域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游戏活动与地域文化相融合,使地域文化更深入地进入幼儿园课程,形成富有特色的幼儿园园本课程。

  (一)地域文化与主题活动相融合以主题脉络的形式组织课程的优势在于其系统性、统整性,它的特点是能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种零散的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有机连接起来,并且异质同构地产生“共振”,这种共振无关乎领域形态,而是一种直接触及生命原型的滋养。因此,以主题为核心的整合性开发在课程实施中是比较重要的手段和措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幼儿园可以围绕当地的名胜风景、历史上的名人名篇,开展“看名景”“读名人”“赏名篇”等系列主题活动,还可以分年级组建构熟悉故乡的系列主题活动,内容由此可以涉及到幼儿各个层面的发展,以不同的角度、方法、手段将园所所在的地域文化融入园本课程。

  (二)地域文化与领域教学相融合地域文化的呈现形态是多样的,不仅可以用读的方式,而且可以唱、可以跳、可以画、可以演,可以和艺术、科学、语言、社会、健康等五大领域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而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活动。当这些教育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不仅符合儿童喜爱游戏的天性,而且可以使各种异质要素相互支持,从而最终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具体而言,幼儿园可以将亲近自然、人天合一等观念融入生态教育模块,并与科学领域相整合,开展“科学种植”课程的实践研究,利用自然角、种植园地,为幼儿提供接触、观察、管理、操作的机会,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植物的生长特性、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主动探索中获得科学经验。在社会教育模块,幼儿园可以与社会实践相整合,开展“民俗节日”课程的实践研究,重点在于挖掘拓展节日主题教育中有价值的教育内涵,如在认识传统元宵节、重阳节、端午节、中秋节的基础上,加入当地一些富有时代性的节日,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幼儿用歌唱、动作、绘画等外在的符号形式尽情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内心情感,丰富和发展精神世界,促进幼儿人格健全完善发展。

  (三)地域文化与区域活动相融合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能为幼儿提供一种更为宽松的学习氛围,不论从时间自由度还是活动形式来说,都能满足幼儿学习发展的个别化需求。地域文化与区域活动相融合,既能弥补领域教学时间、空间上的不足,同时又能顺应幼儿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是培植幼儿创造力的土壤。各地的民间艺术中都有一些适合布置区域活动场所的艺术种类和特色活动,幼儿园可以将这部分内容整合之后,融入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通过提供各种原材料,结合班级特点,开发出不同的幼儿园课程。如结合地方的编织传统,幼儿园就可以为幼儿提供布条、丝线、稻草、柳条、藤条等原材料,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在大班开展以“结”为教学目标的区域活动,引导幼儿学会打单平结、活套结、双钱结、七环结等;中班开展以“编”为教学目标的区域活动,引导孩子用压挑法、绕编法等制作各种编织品;小班开展以“穿”为教学目标的区域活动,引导孩子学会在同一方向穿、绕边穿、交叉穿等动作,促进幼儿各种精细动作的发展和对地域文化的了解。为了便于幼儿理解和记忆,幼儿园还可以在各个区角里提供相应的编穿示意图,将复杂的操作方法用简单明了的图示表达出来。

  除此以外,幼儿园还可以将地方传统游戏改编成适合幼儿发展需要的幼儿园游戏,为幼儿创设一个探索、实践、创造的自由情境,如将一些民间故事改编成角色游戏,开发民间玩具的新玩法,改造民间体育游戏等。这些具有浓厚地域文化特色的游戏活动可以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促进地域文化在幼儿园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地域文化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多元整合,能够有效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人文化和生活化,使学校教育与人文资源的利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教育整体,进而影响幼儿园办园理念、培养目标、教育管理、师资建设及环境文化等诸多方面。这种富有弹性、充满生成活力的园本课程能让每一位幼儿获得最大程度的成功感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从“孩子追赶课程”到“课程追随孩子”的转变。

【地域文化的园本课程开发论文】相关文章:

1.地域文化论文格式范文

2.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差异研究的论文

3.略谈基础会计的课程开发论文

4.地域文化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创新能力的论文

5.浅谈农村中学开发校本课程的文化选择摭谈论文

6.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差异研究论文范文

7.基于地域文化的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初探论文

8.地铁公共空间设计的地域文化特色探讨论文

9.分析机械制图项目教学课程的开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