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龙江汉族民间音乐与流人音乐文化艺术论文

时间:2020-08-05 14:50:45 文化艺术 我要投稿

浅谈龙江汉族民间音乐与流人音乐文化艺术论文

  论文关键词:黑龙江汉族民间音乐流人音乐文化

浅谈龙江汉族民间音乐与流人音乐文化艺术论文

  论文摘要:民间音乐,作为音乐领域的一个特定艺术形式,是我国民族音乐的主要构成部分。汉族民间音乐,是千百年来由汉族群众创造和传播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民间音乐艺术。黑龙江地区作为古代边疆流人聚集区,蕴育了大量的流人文化,流人音乐文化,是我国东北地域文化的重要文化形式,有着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千百年来的历史演变,积淀了黑龙江流域广袤深厚的民间文化。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随着汉民族的大量流入,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艺术被渗透融合到当地的民族文化领域中,共同形成了黑龙江流域的民族文化艺术。

  民间音乐,作为音乐领域的特定艺术形式,通常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的各种音乐体裁,它是我国民族音乐的主要构成部分。民族音乐作为内涵丰富深远的艺术形式,是流传于民间的具有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的音乐艺术。民族民间音乐是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的.基础,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及深厚积淀的民间音乐。汉族民间音乐,是千百年来由汉族群众创造和传播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民间音乐艺术。汉族民间音乐分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五大类。黑龙江的汉族民间音乐与黑龙江本土地域文化一脉相溶,形成了多元共生的东北地域文化,为黑龙江民族民间音乐塑造了丰厚的奠基。

  黑龙江民族民间音乐历史久远悠长、底蕴深厚细腻,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构成,发展衍变历经岁月沧桑,与民族的融合、人口变迁以及传统文化的渊源发展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黑龙江汉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说及黑龙江民族民间音乐,人们自然会想起东北地域的民歌、大秧歌、二人转等艺术形式。它们既是东北地域民间文化的精典代表,也是东北满、汉等民族文化大融合的艺术结晶。总体上说,黑龙江汉民族民间音乐具有乡土人文性、适时即兴性等特征:

  乡土性,是地方性或地域性的表现,黑龙江地区,自古就有多个少数民族世代繁衍生息,随着汉民族的大量迁入,各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传承、语音方言以及审美情趣各有差异,显现着不同的地方特色与传统魅力。汉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中原文化对黑龙江地域文化的渗透与融合,凸显了极为浓郁的乡土人文性特征。例如:东北二人转艺术,吸收了东北大鼓、河北梆子、河北说唱艺术莲花落、评戏等曲调构成,形成一种说唱歌舞的表演艺术,充分展现了黑龙江地域的淳朴民风以及东北人的情感追求与精神风貌,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黑龙江汉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内涵。

  即兴变化是民间音乐的一种创作方式,是对乐曲局部稍加改变的艺术表现。我国民间音乐的基本传播方式是口传心授,致使许多资质优异的民间音乐艺人有机会在民间音乐的传承中发挥才智,对民间音乐进行加工改编,促进了民间音乐的日臻完美,推动了民音音乐的发展。例如:作为汉民族小调统称的东北民歌,是经过长期、广泛、群众性的即兴编创、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间演唱艺术,具有诙谐、风趣的艺术风格。

  黑龙江流人音乐文化

  黑龙江作为我国著名的古代边疆流人聚集区,传承和蕴育了大量的由流人创造的流人文化。流人文化是由外来流民或流放者在本土地域的自然社会关系中所创造传播的文化知识体系的总称。黑龙江流人文化多是以中原汉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的综合体,是边疆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流人音乐文化是构成黑龙江流人文化的有机部分,是外来音乐文化与本地音乐艺术文化的融合。流人文化彰显了古代流人的民族忧患意识以及艰苦奋斗精神。在民间音乐艺术方面,很多擅长音乐和戏剧的流人,将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音乐艺术发展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流人音乐文化,促进了当地音乐艺术的发展。

  据张光藻《北戍草》记载:嘉庆年间,塞上优伶皆闽广江浙流人,登场演曲,风雅犹存。当地有流人何奇,善用楚声演唱艳曲《红绫裤》,动人魂魄。另有史记载:清康熙、雍正之交,齐齐哈尔等地上元节盛行的秧歌、戏曲等风俗,都是受汉族流人影响。清嘉庆时期,大量汉民涌入黑龙江谋生,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艺术随之传入,其中包括很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和秧歌、莲花落等。现今黑龙江地区流传的民歌中,绝大部分是当年随移民流入的关内民歌。

  变调是黑龙江流人音乐文化的重要特征,流人音乐在长期特定的环境中融合了汉民族性格的粗犷质朴、风趣幽默,以及黑龙江地域原有的热情奔放等特征。促进了外来民歌的衍变,往往使民歌在结构与调式上产生变化。比如东北秧歌小曲《绣纱灯》是由河北民歌《雪梅吊孝》衍变而来,流入黑龙江后,节奏有所改变,河北《小看戏》在流入黑龙江地域后,曲调上将原民歌四小节的衬腔紧缩为半小节,使全曲连贯紧凑,加强了民歌曲调的感染力。河北《茉莉花》流入黑龙江后形成的另一种唱法,感情爽朗欢快、热情风趣,曲中塑造的音乐形象更适合黑龙江人在心理上产生情感共鸣。

  边外流人的特定环境,促进了各民族音乐在融合交流中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音乐文化。但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民族语言以及不同的文化积淀,又使流人音乐在音乐形态上彰显了不同的个性差异,成为黑龙江地域民间音乐的显著优势。

  结束语

  总之,黑龙江流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以及流人音乐文化,以其雄健豪放、质朴刚劲、清新自然的艺术格调,为异彩纷呈的中国音乐文化,增添了锦绣灿烂的华章,为创建边疆今日新质文化积淀供了丰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江明惇.《民间音乐,从原生到成熟——论汉族传统民间音乐的内质特征》中国音乐学2007年

  【2】天鹅.《弘扬黑龙江流域文明的力作》.黑龙江日报2008.8.22

  【3】胡雪丽.《黑龙江汉族民间音乐的传播方式考》.《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浅谈龙江汉族民间音乐与流人音乐文化艺术论文】相关文章:

1.从音乐人类学角度浅谈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论文

2.加强民族音乐教育 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艺术论文

3.浅论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的联系论文

4.论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的联系论文

5.从后现代音乐文化看钢琴表演艺术论文

6.浅谈传播学视阈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回顾与思考论文

7.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论文

8.音乐作品情感表现与倾听中的音乐美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