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艺术形式对二人转的影响的论文

时间:2020-10-03 11:36:59 文化艺术 我要投稿

外来艺术形式对二人转的影响的论文

  一、清代莲花落是二人转形成的重要源头和基本因素

外来艺术形式对二人转的影响的论文

  根据有关材料记载,莲花落与二人转有密切的血源和袭承关系。莲花落种类繁多,流传较广,历史悠久。清代莲花落已在各地流行,在北京与什不闲结合,形成了什不闲莲花落。什不闲和十不闲是凤阳歌的一种演变,它采用的是装男扮女(即旦、丑)的演唱方法,其演唱是边唱边舞、分包赶角、插科打诨,近似二人转的演唱风格。所唱曲调以北京演唱的凤阳歌为基础,结合莲花落传统伴唱的方式,一人演唱,众人帮腔。二人转的竹板,即两块大板、五块节子板,是它的击节乐器,标志着二人转的演唱形式与特点,都来源于莲花落。可见,莲花落这种民间艺术,是形成二人转的重要源头和基本因素。

  二、东北秧歌是二人转形成的`主要源头与母体

  东北大秧歌是流行在东北地区的一种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形式,其历史悠久,流布广泛,是较原始的农民喜庆丰收的仪式,吸收了民间艺术的杂耍而形成。各地秧歌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表现形式又各具特色。二人转的舞蹈,也大都从东北大秧歌中吸收而来,如队形变幻中的[迷魂阵]等,一般都是从抒情慢扭到中速再到跑场。二人转的舞更确切点说,是“扭”的舞蹈动律,是秧歌步的沿袭演变。

  三、民间小调是二人转词曲形成的又一源头

  民间小调是长期流传在群众之中的口头传唱形式,并在广泛的演唱过程中不断发展和丰富,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于人民群众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理想愿望,都给予了深刻的反映。二人转在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小调民歌的许多营养,才使二人转的演唱与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绚丽纷呈。民歌产生的年代较早,隋唐以前就有民歌流传于东北。小调民歌的题材广泛,叙事性很强,常以抒情取胜,适于在二人转正篇演出之前、戏在行进中加唱小曲或返场时再送观众一段。其中有《张生游寺》《月牙五更》《绣花灯》《采茶》等等。这些小调民歌为二人转的说唱性、舞蹈性、戏剧性、滑稽性提供了发展条件,为二人转词曲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对口相声是二人转形成与发展的必要基因

  相声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曲艺艺术,它起源于民间笑话。相声历史悠久,始于汉代,形成的因素较为复杂,是由多种艺术融汇而成。相声的结构分为垫话、瓢把儿、正活和收底四部分。相声的“垫话”如同二人转的“说口”和“小帽”;“瓢把儿”类似二人转的开头,在“垫话”与“正活”间起过渡作用;“正活”是相声的核心,就像二人转的正篇和主唱段一样;“收底”即结尾,是相声全篇最后一个包袱。相声的语言讲究“包袱”,二人转讲究“悬念”“误会”与“有哏”,而且要求甩得响,落地有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采取滑稽、风趣的“说学逗唱”。由此可知,二人转的丑角艺术部分与相声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五、评剧艺术与二人转相辅相成

  评剧,曾用名“落子”“蹦蹦戏”“平腔梆子戏”等,晚清时由彩扮莲花落拆出演唱,并吸收河北梆子、影戏曲调而形成。如今戏曲剧种已达三百多个,大部分都是从曲艺中来的。元杂剧就是在宋金杂剧的基础上,采用了诸宫调的某些形式,并吸收了宋词、大曲、民谣等逐渐形成的。曲艺虽然形成了戏曲,但戏曲反过来又为二人转带来了影响。所以说,二人转与评戏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是互相影响、学习、借鉴、吸收和补充的两种艺术,在共同促进发展和不断改革完善中,并驾齐驱,相辅相成。

  六、皮影杂技与二人转互相学习、借鉴

  皮影是较古老的艺术,传统二人转的唱词与皮影的影卷在取材方面有许多都来自同一话本。杂技原是“十样杂耍”,二人转中的绝活“顶灯碗”“耍彩棒”“耍手绢”“拿大顶”“三场舞”等都与杂技密切相关。二人转的表演巧妙地运用了杂技艺术中的某些技巧,为二人转演出增添了色彩。二人转的形成不是由一两种艺术形式发展而成的,而是经过长期的孕育、分化、衍变与发展,才逐渐地造就了这种多源头、多基因、多形态、多属性、多品格的艺术形式。因此可以看出,东北二人转的历史起源与流传、二人转中蕴含的东北地域文化特征、东北民俗生活对二人转表演特色形成的影响、二人转的三个美学特征,即“土”与“野”的本色、“雅”与“俗”的碰撞、“丑”与“美”的交织等,都对二人转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影响。

【外来艺术形式对二人转的影响的论文】相关文章:

1.基因对情绪的影响论文

2.戏曲对网络传播的影响论文

3.金融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论文

4.网络经济对会计的影响论文

5.免疫多糖对幼鱼性能的影响论文

6.船舶拆解溢油对海洋的影响论文

7.土地整理对使用农机的影响论文

8.工程试验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