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启蒙教语学科论文

时间:2023-03-18 01:37:44 文化艺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启蒙教语学科论文

  不学诗,无以言。--孔子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启蒙教语学科论文

  “一个不珍惜自己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刘忠德

  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 ,升华自己的人格。--朱自新

  幽兰暗香,是昆曲的神韵;高山流水,是古琴的精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民族气节的魂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己对人的处世原则……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我们的祖国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然而,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随着外来文化的流入,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几乎被孩子们忘却了。

  倡导国学、教授古文经书,而这正是当代教育中被忽视的一块。中国古典作品处处闪烁着思想和智慧的火花,读古文经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形成一定的文化积淀,同时也能使孩子得到思想品质、道德修养方面的熏陶。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儿童语文学习生活中的一道大餐。

  1、挖掘教材文化元素,提升教学文化含量

  课堂是实施教学策略的主要平台,弘扬传统文化也离不开课堂,让传统文化走进课堂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引导学生阅读它们,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的力量。通过对经典诗文的诵读,通过“小小课堂韵味长”韵味课堂构建,熏陶渐进,在润物细无声中提升低年级儿童的文化素养。

  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多一点原本属于它自己的靓丽与芬芳,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

  1)设 即创设“四景一情”的课堂模式

  “四景”为:

  ①空间情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历史故事图片,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②导语情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儿童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③音乐情景: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或激昂慷慨或沉缓婉转的音乐语言有利于把汉语言文字之美烘托出来。

  ④影象情景: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材料,让儿童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一情”为贯穿始终的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例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课,让学生在幽雅的古筝音乐中欣赏清明上河图,感受图画的景色之美,画风之精,成就之高,引起学生的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并借此导入。随着课文阅读,又用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从细节处印证图画的传神,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获得美的享受。由于感染力强,热爱祖国文化艺术的教育也进行得成功而又不露痕迹。

  2)挖 即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 文化经典的表达方式几乎都是民族语言,它们起作用的方式既有“讲道理”,也有“熏陶”,还有“建立某种意义上的规则”,以及“课本教材”等。课文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言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如何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儿童求真、求美、求智慧?我们结合儿童实际和教材,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从教材的主题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

  ②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整篇教材的文化内涵。

  ③从课文词句入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

  ④从课文名人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

  ⑤从课文插图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3)品 即品味作品文化意蕴。语文教材大部分是文情并茂的文学作品,语言表达丰美而深厚,这来之于丰富的思想和文化积累。因为语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它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着生活气息,泛着人文色彩的光芒。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著作,也就走近了中国文化,教师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对文学语言、形象和审美情趣的品味。

  ①从语言美中品味。古人说得好,“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因此语文课堂只有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才能获得美的渲染和语感的培养,体现出人文的关怀。透过语言文字,我们体会到祖国语言的精妙博大,领略到字里行间产生的意境美,感悟到生活的多姿多彩。

  ②从形象美中品味。语文教材聚集了众多的艺术形象,在他们的身上可窥见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如教学《西门豹》、《女娲补天》中通过剖析人物性格,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真、善、美,从而正确感知作品的形象美。

  ③从情感美中品味。语文课程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课文中闪耀着人文的光辉。如《清明上河图》对精湛传统文化的热忱;《我不能失信》对对可贵的诚信的热情赞扬;《望庐山瀑布》展示壮美河山┅┅这些或朴实或激情的文字,以一种感人肺腑的美,涤荡着人的心灵。引导学生诠释作品中的情感,正是陶冶性情,高洁情操,美丽心灵的实践。

  2、解读传统节日内涵,开展文化主题活动

  中国两位世界级的诗人苏轼和李白给中秋节赋予了浓浓的“怀乡”与“思亲”的主题,正是有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情画意,中秋节才牢牢扎根于我们华人的心里,经久不衰。但随着洋节日的盛行,父母辈的忽略,传统节日已经逐步在低年级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淡出。由于传统节日本身的魅力,我们不难看出,只要在教学有关与节日相关的课文时,提供给我们的孩子相关的信息和空间,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自然在活动中已经潜移默化到孩子们的脑海乃至融入到他今后的生活中。

  我们以各节日最具代表性、最被人们所熟知的典型习俗为切入点,结合节日的整体基调,剖析其中蕴涵的民族心理、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并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加以提炼、概括。

  a、蕴涵丰富的宇宙意识

  中国传统节日是与我们民族特有阴阳合历即夏历联系在一起的,这表现了国人崇尚“阴阳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自古至今,人们都强调春节作为一年开端的意义。汉代的《尚书大传》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春节是一个庆祝万物蓬生的节日。王安石在《元日》诗中说“爆竹声中一岁除”,人们在除夕午夜子时到来之际放鞭炮迎接新一年的开始,涵盖着天地混沌初开、宇宙起源的象征意义。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启蒙教语学科论文】相关文章:

谈语文教学中的导入艺术08-23

谈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评教活动的作用05-06

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学习法论文08-07

谈油画创作中的整体问题论文05-03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精选15篇)06-09

谈高中教学中的教与学08-22

教育论文:谈中学物理中的电学08-06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论文04-20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论文04-18

谈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情绪与情感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