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艺术设计论文

时间:2020-10-09 13:39:26 文化艺术 我要投稿

农业院校艺术设计论文

  一、农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现状分析

农业院校艺术设计论文

  (一)社会对于课程的盲目过度关注

  近年来,高职学校的扩招吸引了广泛考生与家长的注意。对于连续多年的就业难问题,更多的考生与家长倾向于选择专业性比较强的学校进行学习。而农业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普及度比较强而且具有实用性的学科更是成为了热门的专业,甚至有些原本没有艺术设计专业的农业院校也开始设立相应的科目。综上所述,农业院校艺术设计课程的社会表现在于随着社会的热潮选择专业的盲目性行为的高发。

  (二)学校对于课程的固化教学思维

  学校是进行艺术设计教学的主要场所,学校的理念往往会决定教学的质量。部分农业院校对于艺术设计课程的理解不够深,也因此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完善,艺术设计课程是一门特殊的涉及到理念教育的课程,因此相关的具有特色的培养体系模式应该建立,然而部分院校还是缺乏科学的培养模式而且对于学生的教育也过于千篇一律不能体现出学科特色与学生自身的特色;其次学校的固化思维还在于课程的设置上,目前国内大部分的农业院校的艺术设计课程都存在着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对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的操作有着脱节的现象,而对于可以进行相应实践的学校来讲,也由于对于实践的不重视以及教师的指导水平不高使得实践的实际效果不强。另外,还有就业引导的定向性不强,使得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的就业情况联系起来,对自己不能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影响了以后在工作岗位上技术的发挥以及艺术设计课程的进一步学习。

  (三)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理念不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艺术设计课程,从课程特征上来说是一门主观性比较强的课程,而讲授后的时间大部分也是由学生来自主完成的。然而,目前农业院校艺术设计课程中,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理念不强主要在于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就业的针对性过强,学生由于年龄等原因很容易受到社会热潮的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因此而对于就业产生强烈的针对性,在艺术设计课程的学习中有意识地去学习热门的知识,而忽视一些偏冷门的设计知识,然而艺术设计教学是一门发散性比较强的综合性课程,任何一个知识点对于整体的学习都会根据学习主体的自身情况产生不同的影响,有针对性的学习往往会造成知识的脱节反而对于就业没有益处;第二,学生对于实践操作的忽视,受到中国式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理论知识的重视度远远大于实践操作,同时在中等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实践操作的缺失而造成实践能力差也会成为学生忽视实践操作的原因之一。

  二、农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创新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农业院校学生就业率

  对于农业院校的.艺术设计课程专业来讲,该课程是一门,在农业范畴的各个领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应用。因此,对于农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建设创新有利于打破传统教授模式的束缚,变单纯讲授模式的教学格局,给该课程重新带来活力,补充新的内容有利于与时俱进,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在发挥学科优势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就业情况。

  (二)有利于提高农业院校的教育水平

  尽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性比较强的学科,但是在农业院校总的传授课程来看,还是讲授类课程居多。对于艺术设计课程的创新可以带动其他学科教师的学科建设热情,从而自发性的完善自己的特色学科;同时,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产生了学习的乐趣,也会引起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热情,由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所带来的创新理念也会在别的学科上发挥作用,为农业院校中其他专业的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得农业院校的教育水平在乐教爱学的氛围中有所提升。总的来看,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科的实践操作性和灵活的思维而产生影响作用的。

  (三)有利于改变社会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看法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作为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并不被社会的大部分人所真正理解,大都是停留在表象而没有理解艺术设计课程的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对于该课程的创新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最终会培养大量的设计类人才并且输送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展现出思维的优势,在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之后,艺术设计专业学科会得到来自社会力量的支持,从而获得教学的资源而进一步完善课程的建设。五、农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一些创新的构想(一)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而在农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的方面,其创新的思想是进一步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延伸。也就是说,不仅是加入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更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真正的主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之间的讨论互动、简单的实践操作都可以在课堂上实现。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设计的主题并且指定小组在课后整理相关理论知识以及思考的之后,在课堂上对全体同学进行讲解,在请其他同学对于学生讲解的内容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只是在将要结束的时候再进行内容的总结、解答疑问等工作。

  (二)实践与理论教学交叉进行

  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对于实践课的安排并不是十分合理,学生往往在学习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之后进行时间有限的实践课,使得实践的效率低下而理论知识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巩固。对于这一情况的创新式构想在于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的交叉进行,做到随讲随作。在组织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同时紧接着进行这一阶段的实践设计,使得学生的记忆更为深刻,操作的目的性也更强。对于实践课的操作可以不只是局限在课堂之上,农业院校可以与当地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引导部分学生在真实实践的环境下进行实践的操作。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实践课,部分的农业院校由于教学资源有限课能对于此的组织教学会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与就业实践相结合

  部分的农业院校所采用的教材内容老旧、案例前篇一律,无论是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知识的动态咨询还是该专业就业的情况都缺乏准确地掌握。对于就业与教学相结合的创新构想,意味着与地方企业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相联系做出相关的模拟课题,使得学生在全真的情况下进行实践设计;同时也可以让优秀的教师与学生到企业内部进行实践的学习与操作,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也可以为企业培养定向的人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教学与就业的结合的表面结果是为企业培养定向的人才,但是在艺术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也是思维创新的人才,具有综合能力且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目前国内高校的评价机制仍然停留在表面工作,原因在于评价的进行没有与教学的进程保持相一致。对于教学评价体系的新构想在于教学评价的动态性。具体来讲,首先,教学评价应该与教学进程密切相联系,无论是在讲解课还是实践课,教师都应该对于教学进行评价总结;其次,在于学生参与的教学评价,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方的交流过程,创新的教学评价不仅在于教师对于教学流程以及学生的评价,更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于学生对于教学过程以及教师的评价,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论

  农业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发创新重要性不仅是对于学科专业的提升,也是对于全校乃至全社会观念的改变。其创新的构想不仅在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还有对于实践设计以及就业实际情况的定向结合,还体现在课后的互动的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除此之外,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会有更多的构想出现,以此可以来提高教学的水平,为社会输送大量的有创新思维的综合素质强的农业艺术设计类人才。

【农业院校艺术设计论文】相关文章:

1.数字艺术设计论文

2.商业展示艺术设计论文

3.图形软件艺术设计论文

4.有关艺术设计论文的致谢

5.艺术设计的品牌建设论文

6.艺术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7.设计课程教学艺术设计论文

8.民办高校艺术设计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