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传承与发展

时间:2022-05-31 18:07:25 文化艺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秀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传承与发展

  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数不胜数,学生要以独立的审美意识,寻找具有特色的元素,并将其运用在艺术设计中,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优秀作品。

秀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文章从优秀文化历史的价值及其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复兴存在的问题和措施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优秀文化历史传承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复兴的积极意义。首先,肯定了优秀文化历史传承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复兴价值,从底蕴和市场两方面加以分析、肯定。其次,对优秀文化历史传承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复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针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学术研究的深入程度、文化创新意识四个方面进行分点阐述。最后,针对优秀文化历史传承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复兴存在的问题,逐项提出解决措施:结合引进与走出,多元培养;强调熟悉优秀历史文化,挖掘素材;融合文化与设计,独创风格;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艺术设计者应秉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理念,立足优秀文化历史,积累独特的文化元素,独创风格,在艺术设计中融会贯通。

  关键词:优秀文化历史;传承;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复兴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优秀文化历史不胜枚举。它们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所在。全球化的来临和互联网的发展,开启了多元文化碰撞的新纪元,不同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部分追逐“韩流”、热衷洋节的学生渐渐漠视中国优秀的文化和历史,这些现象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作品中都有所反映。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深入接触中华悠久的优秀文化历史,一些学生被动地学习艺术设计,借鉴西方国家的艺术设计,乐于模仿,导致所创作的艺术设计作品带有西方的审美烙印,而缺乏精神内涵。中国优秀的文化历史在国际舞台上备受关注,西方设计师已经开始在设计中加入中国元素,而且善于发现中国元素的美。这些现象说明,我国艺术设计教学在优秀文化历史的传承上比较薄弱,高校是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场所,高校艺术学科教师应该在艺术课程教学中复兴民族优秀文化历史,引导学生把现代的设计表现方法与优秀文化历史结合起来,使现代艺术设计作品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力。

  一、优秀文化历史的价值

  1.有底蕴,才有设计

  国家优秀的文化历史打造了艺术设计坚实的基础,助力艺术设计者创作有底蕴的作品。当今是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所谓“韩流”,就是把具有韩国本土特色的民俗风情、房屋建筑、服装特色、生活用品等通过韩剧等方式进行传播,由此产生了韩版服饰、韩式家居等引领潮流的韩式设计产品。只有保护好本国的优秀文化历史,并以此为设计创作的底蕴,才能孕育出个性的、民族的、世界的艺术设计作品。

  2.有市场,才有发展

  任何一件设计出来的艺术品,都需要有市场的支持,才能产生广泛的影响力。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复兴之路》,从中英战争开始,截取一百多年来的重大历史事件,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详细、真实的历史资料,展现中国近现代从屈辱到复兴的沧桑巨变,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带领中国百姓品读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品味历史中流露出来的民族精神,让越来越多的人产生民族认同感,喜爱民族文化。该节目也由此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优秀文化历史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复兴存在的问题

  1.缺乏相关的课程设置

  在众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艺术设计理论类课程占据半壁江山,如工艺美术史等理论课程占据了课程设置的主体地位,民间艺术品的赏析课程在课程设置中也较为常见,这样的课程设置对文化内涵较深的课程缺乏考虑,导致优秀文化历史和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联系不密切。优秀文化历史方面的内容通常被归类到图案与色彩等课程中,优秀文化历史的文化内涵对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积极意义被人为降低,从而导致学生在进行艺术设计时从优秀文化历史中汲取设计灵感较为困难。在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教材的编制过程中,一些编写者并未意识到中国优秀文化历史的积极作用,导致中国优秀文化历史相关内容在教材中越来越少,相应的教具的数量和质量也不容乐观,在教学阶段要将优秀文化历史传授给学生存在困难。从宏观上看,艺术设计整个课程体系不完备。

  2.缺乏多样的教学模式

  在涉及优秀文化历史的相关课程教学中,多数教学停留于书本知识讲解,没有联系实际,教师仅仅枯燥地讲课。中国优秀文化历史广博高深,与艺术设计相关的知识不在少数,所以它对于艺术设计教育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在以往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与优秀文化历史相关的课程匮乏,传统文化的讲解与宣传缺失,导致学生无法从课堂教育中汲取优秀文化历史知识,只能从网络和课外读物中寻求知识。这种形式的学习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地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

  3.缺乏深入的学术研究

  教师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对优秀文化历史的认识,直接影响优秀文化历史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地位。通过了解如今部分高校教师对于优秀文化历史的认识,不难发现他们对于优秀文化历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不再将优秀文化历史作为钻研的对象,更有甚者,认为优秀文化历史已被时代淘汰,忽视了优秀文化历史与艺术设计教学的关联。正因如此,部分教师在日常学术研究与探索中摒弃了优秀文化历史,局限于片面的艺术设计教育,不再以优秀文化历史作为题材申报优质课程。

  4.缺乏文化创新的意识

  通过分析学生的设计成果可以发现,部分学生的设计并未与优秀文化历史完美结合。一些设计仅仅流于形式,或者以著名的传统民间文化为载体,选取一些简单的素材应用于设计中,导致优秀文化历史的深层次内涵无法体现在作品中,多数作品缺乏创新,千篇一律。

  三、优秀文化历史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复兴措施

  1.结合引进与走出,多元培养

  教师应该在课程设置中拓展艺术设计的学科内容,增加人文内涵深厚的优秀文化历史课程内容,带领学生从根本上加强对优秀文化历史的认识。如,将儒家思想、剪纸、中国结等内容列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选修课。同时,打破以往的单线课堂模式,改变学生单纯的倾听者身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课堂中解脱出来。还可以请民间传统艺术家走进课堂,让他们将自己设计的作品带入课堂,现身说法、实物展示,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民间艺术品,从而易理解、易接受、易模仿。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民俗馆、博物馆、文化展览馆、古村落等地方,实地了解往常只能从网络、书籍中看到的蕴含优秀文化历史底蕴的图片、文字等资料,增强学生对优秀文化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优秀文化历史,从而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艺术设计中融入优秀文化历史,真正具有热爱和弘扬优秀文化历史的热情。

  2.熟悉优秀历史文化,挖掘素材

  要将优秀文化历史运用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教师首先要对优秀文化历史烂熟于心,全面梳理,加大对优秀文化历史的研究力度,把握优秀文化历史的精髓,引导学生从根本上认同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当学生再次遇到多元文化冲击的时候,能够对外来文化有自己的判断力和鉴别力。在优秀文化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传统书法、中国结、旗袍、汉服等,都是良好的载体,教师可以将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各种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整理和归纳,最终让每名学生挖掘自己感兴趣的独特元素。设计作品要在世界舞台上引人注目,必须立足传统文化,并汲取外来文化的精髓。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数不胜数,学生要以独立的审美意识,寻找具有特色的元素,并将其运用在艺术设计中,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优秀作品。

  3.融合文化与设计,独创风格

  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教师在整理与归纳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以批判的精神选择性吸收,因为并非所有传统文化都能与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相结合。学生必须具有敢于否定和大胆创新的精神,不断提高审美意识,选择、吸收优秀文化历史,并从中选择独具个性的内容与自身的设计相结合,独创风格,自成一派。学习优秀文化历史不能流于形式。学生从古典文学、传统图形等方面可以学习到许多优秀的文化历史,这些内容将是今后艺术设计的重要素材。艺术设计者需要不断思考,将各个元素有序串联、理解升华,才能真正赋予其灵魂。决定艺术设计质量的主要是设计思路与设计灵魂。所以,学生在艺术设计中需要思考如何合理运用优秀文化历史,突出艺术设计的灵魂。

  4.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真正融会贯通,就要理论联系实际。设计者在艺术设计实践中应该运用优秀文化历史,以现代人的眼光重新诠释优秀文化历史,将更多的现代设计理念渗透在优秀文化历史中,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艺术设计审美标准。教师可以合理配置理论课与实践课,让学生既可以运用电脑设计软件设计作品,也可以动手创作设计作品,从多方面亲身实践,设计出既有优秀文化历史内涵又有现代艺术价值的艺术品。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班级展览的方式,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设计理念、作品的文化内涵,共同提高。也可以在艺术设计学院定期组织一场有关优秀文化历史主题的艺术品博览会或者展销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艺术设计作品,邀请历史专业等与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专业教师和学生参观、指导。

  结语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力军,应主动承担起复兴优秀文化历史的使命和责任,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历史。尤其是高校艺术教师,更要把传承、创新、复兴优秀文化历史的理念融入整个艺术设计教育,培养出既有民族文化意识又有现代创新设计理念的学生,帮助他们创作出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感的艺术设计作品。注:文章为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罗晓飞.谈艺术设计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成人教育,2006(9).

  [2]李曼丽.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大理学院艺术学院民间美术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艺术教育,2010(1).

  [3]高颖.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当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装饰,2010(11).

  [4]束霞平.基于文化自觉视野下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研究.民族艺术研究,2012(4).

  [5]谭苏,刘红梅.浅论高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教师,2014(2).

【秀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传承与发展】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及改革思路02-2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论文(通用9篇)04-12

瑶族文化的传承论文03-15

将地方文化融入高校艺术教育论文03-21

汉字与文化传承关系的论文(精选6篇)05-31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09-02

传统文化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04-20

高校教育教学论文11-03

试论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论文04-01

初中美术教学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