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时间:2020-10-14 17:49:20 文化艺术 我要投稿

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音乐律动与节拍密不可分,而音乐正是有了节拍,才能表现出声音强、弱、长、短的变化。所谓节奏感就是学生在节拍的变化中感受音乐韵律的能力。

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内容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律动教学,主要是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欣赏和音乐体验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本文探究了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关键词】律动;音乐教学;兴趣

  律动教学是一种引导学生通过肢体动作来体验音乐的节奏,通过听觉刺激进行身体动作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跟随音乐律动中,可以将身体、情感与音乐融为一体,进而在听觉、肢体动作和情感思维发展中形成对音乐的审美和追求。律动教学还可以促使小学生深刻感受音乐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对音乐美的感悟。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价值浅谈五方面体会:

  一、利用律动激发音乐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没有兴趣的学习过程注定是乏味、单调、且不能持久的。小学生的天性是好动、好玩,我们经常看见一些孩子在唱歌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拍手、摇头或晃动身体,这就是一种将音乐与节奏相结合的最基本的形式,同时这也是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主动革新传统的音乐教学中那种教师逐句教,学生跟着机械地学的教学方式,利用音乐的节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小雨沙沙沙》的教学实践中,某教师为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前用易拉罐装上细沙粒制作出“沙沙”的节奏效果,然后再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听唱法并伴随摇晃易拉罐模仿出的“沙沙”雨声,创设出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进而让他们用听觉、视觉去感受下雨声音的强弱变化,而这样的律动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直观的节奏感中欣赏音乐美,并让其在音乐兴趣的引导下,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二、利用律动培养想象力

  人的思维具有强大的加工功能,它不仅可以将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储存,还可以通过思维调动、形成新的意象或情境,而这一加工再造的过程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作用的过程,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初期,虽然他们还不具备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利用律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音乐意象的描述,让学生在细节描述中,能够通过想象在脑海中创造出相应的音乐情景,例如《大鹿》是一首具有很强画面感的音乐作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大鹿、小兔和猎人,然后根据其中不同形象的遭遇、心情以及情节的发展采用不同的音乐节奏,如音乐的开头应该是悠闲且舒缓的,中间部分应该是快速急切,最后的部分应该是坚定自信的,而学生在不同的音乐律动中可以展开联想,并描绘出一幅大鹿和小兔子共同抵御猎人的情境,而在想象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三、利用律动增强节奏感

  音乐律动与节拍密不可分,而音乐正是有了节拍,才能表现出声音强、弱、长、短的变化。所谓节奏感就是学生在节拍的变化中感受音乐韵律的能力。

  小学音乐教师在运用律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用点头、摇动身体、拍手、跺脚等方式感受音乐的节奏,例如《幸福拍手歌》是一首节奏鲜明的音乐作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通过新课导入的方式,让学生通过领会一个人在高兴的时候“手舞足蹈”的心情,然后,初听音乐,并让学生找出这首歌曲里面都运用了哪些肢体动作,接下来,利用附点节奏的知识,让学生边学边根据歌词中的动作做出相应的拍拍手、跺跺脚、拍拍肩的动作,以强化内心的音乐节奏,最后,播放整首音乐,让学生不跟唱只随着歌词、节拍做动作,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歌曲的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在单纯的动作中感受音乐与律动之间的联系。

  四、利用律动促进动作协调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肢体训练可以有效调节各器官平衡,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音乐的'特点,让学生从一些简单的拍手、点头等简单肢体动作开始,进而通过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合,并根据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以实现对身体力量强弱、速度快慢的灵活控制。

  《快乐小舞曲》是一首节奏轻快、旋律优美、且具有舞曲的特点歌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利用歌曲的特点,将学生分成A、B两组,并通过视频教授、动作示范的方式让学生完成简单的集体舞表演,如当唱到“在高高的大青山,小溪多快乐”时,A组学生应该双手叉腰,跟着节奏跳向圈内,组成小圈,而B组的学生一拍一动向左右跨步并步,同时保持双臂向前;在唱到“哗啦啦啦哗啦啦,快乐地跳舞”时,A组学生左转同时伸右手,几人搭起右手,在圈上向前垫步行进,而B组学生则一拍一动前后跨步并步,双臂跟着节拍举起、落下。

  而正是通过这样复杂的动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五、利用律动感受情感体验律动教学是音乐、情感与肢体动作的统一,而不同的情感体验源于音乐与律动之间的联系。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音乐律动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进而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例如在集体舞中,每一个学生的动作都是随着节拍进行,如果某一个学生出现动作的不一致,就会破坏舞蹈的整体美感,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不舒服的心理体验,反之如果所有同学都能够根据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那么欣赏舞蹈的学生会在整齐划一的肢体动作中感受音乐与人类情感之间产生的共鸣,从而在共鸣中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

  总之,律动教学是音乐课程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学中首先应该运用肢体动作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诱发学生的音乐潜能,从而让他们在节奏感和韵律感中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然后引导学生在音乐欣赏中不断提高对音乐作品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让他们在音乐知识的积累中培养想象力、创作力以及利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暴羽.“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8(09).

  [2]陈翠翠.唤起音乐的本能———体态律动在小学低段的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性探索[J].音乐时空,2014(05).

  [3]陈超.浅谈体态律动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6).

  [4]王艳.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律动教学的有效运用[J].通俗歌曲,2015(09).

【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价值】相关文章:

1.游戏训练在戏剧表演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论文

2.声乐练习曲在声乐教学与演唱中的价值论文

3.想象力在小学教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4.小组合作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5.顾客价值在汽车营销工作中的提升方式

6.谈话教学在函授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7.情景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论文

8.关于在教学中互动 在互动中教学的教学论文2000字

9.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