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时间:2020-11-14 20:36:01 文化艺术 我要投稿

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优秀高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推动往往覆盖了整个校园,甚至形成无所不在的文化氛围,对学生产生全面的熏陶。那么,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如何建设呢?

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国家的前途命运与教育息息相关,而优秀的教师队伍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每个国家对师范教育都给予高度的重视。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教育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建设者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对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概念、特点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建构路径。

  关键词:教师;文化;制度;精神

  一、高校校园文化阐述

  校园文化随着学校的建立而诞生,教育学者对于“高校校园文化”这个概念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比如:从空间上划分,高层社会文化包括社区文化,军营文化,企业文化,而凡是校园里发生的事情都可以被纳入校园文化,其主体是学校学生、老师、行政管理人员、学校的教学传统、规章制度及与学校有关的社区文化等等,都是学校的教师与学生在长期的教学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从主次上划分:课堂教学活动以外的活动即“第二课堂”就是校园文化。

  从精神层次上划分:校园文化指被全体校园师生所接收认同的属于本学校具有特色的校园精神、学校风气、道德规范、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发展目标等综合因素。综合以上,高校校园文化指学习、生活和工作于高校这一特定社会环境中的教师和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与科学研究中所形成的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及具体的价值观在物质形式上的体现。

  二、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特点

  1.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素质的要求。

  1.1高尚的师德。一个好的学校,需要有好的老师,只有有好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好的学生,有了好的学生才能提高国民素质,国民素质提高才能提高民族竞争力。

  在师范院校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和精湛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要求教师在职业道德、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等方面达到较高的水平,也就是具备的高尚的师德。

  1.2教书育人的能力。我国教育法规定在各类学校和教育教学机构从事教学的工作者必须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只有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者才能从事教学工作。

  我国的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在师范院校里,教学生怎样掌握知识、教什么知识,这和其它所有非师范院校的教育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师范院校与其它非师范院校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教学生怎样传授知识。

  1.3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90后的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不再追寻循规蹈矩的生活,他们力求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观日益突出,却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教师职业失去信心。

  媒体对教学工作中某些负面方面的夸大报道使老师的形象在众人心里逐渐降低,这些都影响了现在的师范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的选择。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有健全的人格,并且教师能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任劳任怨。教育者如果能够胜任这项工作,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师范院校应有的校园文化特点。

  2.1师范性。师范教育是为国家培养人民教师的重要场所,而师范教育的师范性是由师范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与其它教育相比,教师教育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优势。其它教育可能在某一方面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但是却很难培养出合格的教师。但是在这一方面,教师教育却体现出它超越其它教育的特有能力,这正是因为教师教育所培养的是未来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

  2.2“师德”培养。教师是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引导者,她将自己所学将从校园文化带入社会文化,再将社会文化中所学投入到校园文化中,由此师范生的师德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较高的教学能力是不足的,还必须有高尚的教师道德,否则其的能力与才华则不能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因此,“崇尚师德”、“为人师表”、“尊师爱教”、“安于从教”等观念应该不断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逐渐渗透。

  2.3继承性和创造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师范院校逐渐向综合大学改革。师范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在继承传统的文化的基础上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要进行创新和发展。

  继承并不是对于过去的东西要照搬照抄,而创新也并不是抛弃传统文化中的所有去进行创新,总而言之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知识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校园文化也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问题,校园文化要将学校优良的学风、校凤、科学的管理办法传承下去,另一方面又要吸取新观念、新精神、新思潮,不断丰富和发展校园文化。

  三、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特色的建构路径

  1.弘扬精神文化,引领校园风尚。大学是国家的思想文化高地,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求实创新的文化,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内核和最高表现形式,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气质和价值规范体系,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培育和凝练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学精神,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主要包括学校校风、学校的办学传统、办学精神和校训等内容,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

  因此,在建设校园精神文化过程中,坚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学生,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弘扬主旋律,引导广大师生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学精神,是新时代下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义不容辞的使命与责任。

  2.构建制度文化,加强机制保障。高校校园制度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在制度层面的反映,体现了高校的办学目标,发展战略、社会基础、历史使命和时代特征、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把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因此,要从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统筹规划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需要学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统筹规划,系统推进;需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学生会、研究生会及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发展;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校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要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政策制度,切实解决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3.培育行为文化,促进“知性合一”。校园行为文化主要指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学习、体育、娱乐及生活等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味,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具体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味,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具体表现。

  优秀的校园行为文化建设,能对广大学生产生多元、全面、直接而深刻的影响。首先,高校校园行为文化的具体内容与表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在形成百花齐放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也对学生产生了更多元化的影响。

  其次,优秀高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推动往往覆盖了整个校园,甚至形成无所不在的文化氛围,对学生产生全面的熏陶。再次,在高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学校是倡导与保障者,教师是指导者,而学生才是真正的建设与参与者,由此产生的校园行为文化往往是通过学生自身的具体行为来体现的,因此对学生能产生更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联兴盛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2013.

  [2]杨新生,侯红霞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J]-教育评论2007(06).

【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相关文章:

1.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路径研究论文

2.浅谈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论文

3.开放教育环境下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论文

4.中职物本文化建设研究论文

5.医院组织文化建设策略研究论文

6.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研究论文

7.浅谈中职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8.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9.谈医院管理之科室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