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动画电影的文化自信

时间:2024-03-21 14:29:19 文化艺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论中国动画电影的文化自信

  中国动画电影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摸索,如今已经有了先進的制作技术,较为丰富的创作经验,但与动画产业强国日本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试论中国动画电影的文化自信

  摘要:在日本动画电影《你的名字》于国内上映之后,迅速取得极高的票房和口碑,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和《你的名字》同样是一部精心打造的力作,然而它的成就却与《你的名字》相差甚远。本文将以动画电影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比两部电影来分析中国动画电影如何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信动画 电影传统文化《 你的名字》《大鱼海棠》

  新海诚执导的日本动画电影《你的名字》于2016年12月2日在中国大陆上映,一时间成为最热门的动画电影,票房和口碑都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

  《你的名字》获得了众多国际奖项和国际声誉,英国电影月刊杂志《EMPIRE》12月号给《你的名字》做出五星的满分评价,其中提到作品或可以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奖或最佳外语片,是2010年代能与日本动画电影巨作《千与千寻》比肩的作品。这部主要作品讲述了男女高中生在梦中相遇并相恋的幻想故事,据新海诚说,《你的名字》创作的灵感来源是日本女诗人小野小町的一首有名的和歌。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于2016年7月8日在中国大陆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创意源自《庄子·逍遥游》,二者从创作灵感、古代文学背景和电影剧情相比都存在着极为相似的特点。但是《大鱼海棠》的票房与《你的名字》相比却相差甚远,口碑也有所欠缺,甚至褒贬不一。

  从现在的观众视角来看,国内对日本动画电影的接受视野远远要比国产电影宽广,长久之后这必然会对国产动画电影的地位带来不利影响。长时间在日本动画电影的强势压抑之下,无论是制作者还是观众都会逐渐危害文化自信。中国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拥有伟大的创造力和“匠人”精神,题材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新秀人才层出不穷、前赴后继,我们有强大的优势和必胜的信心,去建设好中国动画电影产业,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确立民族的文化自信和产业自信。这需要我们好好反思自身存在的欠缺和不足、问题和困境。本文以《你的名字》和《大鱼海棠》为例,对这些现象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古代文学与动画电影

  《你的名字》的创作灵感自日本平安时代女诗人小野小町的一首有名的和歌:“梦里相逢人不见,若知是梦何须醒。纵然梦里常幽会,怎比真如见一回。(原文:思ひつつ寝ればや人の见えつらむ梦と知りせば覚めざらましを。)”《你的名字》也是沿着这一句和歌的尺幅千里展开的。在乡下小镇的女高中生三叶每天都过着忧郁的生活,她对大都市充满了憧憬。突然某天,自己做了一个变成男孩子的梦,眼前出现的是东京的街道,还有一些陌生的朋友。三叶虽然感到困惑,但是能够来到朝思暮想的都市生活,让她觉得很快乐。而在另一方面,在东京生活的男高中生立花泷也做了个奇怪的梦,他在一个从未去过的深山小镇中,变成了女高中生。两人就这样在梦中邂逅了彼此。

  这个奇妙的设定包含了很多奇幻的元素,两个命中注定相逢的人在梦中相逢,而且在梦中变成彼此,并且两人的梦境还有时差,泷的世界比三叶的世界要晚三年,之后以此引出了泷再次回到三叶的世界拯救居民的情节。整个设定融合了梦境、时间和空间等多重维度,对电影情节曲折性和思想深度性进行了极大地扩充。

  和歌(わか)是日本的一种诗歌,由古代中国的乐府诗经过不断日本化发展而来,现在主要是指短歌,与俳句一样都是篇幅比较短的诗歌。这反映出日本文学作品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在短小的空间里展现盆景式的美丽、细腻的情感和微妙的思想,小野小町这首和歌就是典型。因为受制于篇幅,读者感知到的范围比较狭小,但相对地,留给读者思考和回味的空间就比较多,“梦里相逢人不见,若知是梦何须醒。纵然梦里常幽会,怎比真如见一回。”在这首和歌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意象、情节,更像是刹那间的遐想和哲思,在这种玄虚的意境之下,那冥想中的情思可以打动读者,进而展开联想。这其实对于动画电影的制作来说,是最能刺激灵感的地方。在电影中曾出现过一名教师在讲解“黄昏”这个词汇的镜头,她讲到日语中的“黄昏”的来源是“他是谁”,在傍晚这个非日非夜的时间,世界的轮廓变得模糊,可能看到非人之物。这一句有意安排的伏笔事实上为电影高潮部分的两人在黄昏之际相见做好了铺垫。

  这个例子则可以证明在古代日语中存在着一些和中国诗歌中的“意境”相似的因素,但日语使用的语言材料却极为精简,这就利于动画电影的制作者从日常生活中具体而微的事物寻找陌生化的灵感来指导电影创作。所以在语言和文学的特点使得日本动画电影的取材和创作都极为灵活,具有很强的发散性,而且使动画电影的整体看起来既不枝蔓,也可以从一贯之,且丰富多变,这是日动画电影在从古代文学中吸取养分的出彩之处。

  《大鱼海棠》的创作灵感来自《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讲述了掌管海棠花生长的少女椿为报恩而努力复活人类男孩“鲲”的灵魂,与彼此纠缠的命运斗争的故事。在之后的故事里,还融合了许多来自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如《山海经》、《搜神记》与上古神话“女娲补天”等传统元素。《逍遥游》、《山海经》里面出现的意象都是极为夸张和传奇的,与日本诗歌里的缥缈清幽完全不同。但是这种现象则给动画电影的制作带来困扰:它们都具有实体化的文学形象,要吸收古代文学的精华必然要将形象带入动画电影,这些形象带着民族的记忆在文学世界早已经典化,如果对形象产生变型就很容易让观众反感。因此,古代文学的具象性和经典性就使我国生产的动画电影无法像日本动画电影那样灵活地拾取古代文学遗产。《你的名字》整部作品仿佛是小野小町那首和歌的演绎,丝毫没有矫揉造作之感,虽然穿插梦境、时间、空间的交错,也丝毫没有减损那首和歌带给我们的那种最初的质朴和感动。除了古代文学自身的特点之外,我们不得不承认日本动画电影在取材、构思和演绎中的过人之处。

  二、本土文化与多元文化

  《你的名字》里两个主人公所生活的地方,一个是在日本飞驒市的乡下小镇糸守町,一个是世界闻名的日本东京。两个人在梦境中经常交换身份,观众可以透过他们彼此的新鲜视角来观察这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古朴的乡镇,一个是繁华都市,这反映了最真实的日本社会面貌,既有发达的现代文明也有古典的传统文明。在古朴的乡镇糸守町,还存在热闹的庙会和神社,保留着结绳和口嚼酒这样的古老仪式,“就算没有了文字,也不能忘记传统”;在繁华的东京,有发达的地铁、高耸的大楼、拥挤的人群和各种娱乐场所,还有女主人公三叶很想去的咖啡馆等等。

  虽然两个人是在魔幻的条件之下交换了身体,但电影的镜头还是更多地用写实风格表现我们的生活,对于生活在这样环境下的观众而言,电影中的这种写实能带给大家强烈的亲切感,电影人物的生活,吃饭、上学、打工、约会,也是绝大部分观众的日常生活,这种魔幻的手法不仅没有使电影失去自然的真实之美,反而带出一种新鲜的奇幻风格,吸引观众的好奇心。这种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穿插奇幻元素是日本动画电影最常见的题材之一。

  在《大鱼海棠》里,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完全被架空的古代神话的世界,它想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吸收多重文化打造成多元文化并立的“中国风”效果,可是尽管如此,还是出现了很多与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风”不太协调的设定。比如电影一开始将情景放置在很遥远的上古时代,但是女主人公椿出场时的穿着却是一副民国时期女学生的打扮,在她的房间里还有留声机、玻璃鱼缸等不同时代文明的产物。在那座以福建土楼为原型的建筑里,百姓们的打扮也不统一,在时间上把握的差异,造成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紊乱。在人物设定上,虽然大部分人物的打扮很有中国百姓的特点,但椿的爷爷打扮却像是印度风格的装束。在对本国文化的考究中,《大鱼海棠》也暴露了相当的粗心,比如出自《礼记》中的“后土”这个人物,在电影中被设置成了一个老爷爷的形象,但事实上在中国文化中“后土”是一个女性形象。国产电影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运用显得十分僵硬和刻板,很多地方是为了表现电影内容不加仔细斟酌而强行嫁接,反而破坏了中国文化本身的活力。

  不妨看一下在《你的名字》中,出现的土地神“产灵”即“结绳”这个日本文化的符号,电影里三叶的奶奶解释道这是人和神互通的产物,绳与绳、人与人的连接乃至时间的流动都是“产灵”的表现,线在一起编制、扭曲、缠绕,有时又还原、断裂,和时间的流动是相同的,这是神明的力量;在宫水神社中,三叶制作口嚼酒——也就是将自己嚼碎的谷物吐回酒中让它发酵,口嚼酒中会包含制作者灵魂的一半,要把它献给神明祭奠。这正好是之后剧情发展的关键伏笔,后来男主人公泷喝了三叶的口嚼酒才得以再次交换身体、在结绳中发现了他和三叶的时间断裂,这些神话传说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但是日本动画电影恰好抓住了这些神话传说的延伸意义,把它们灵活地加以演绎,让这些文化现象变为剧情发展的催化剂,既做出了日本文化特色,又能引起日本观众的共鸣,还表现了奇妙的想象力,这就是日本动画电影在和日本本土文化结合的精到之处。整个电影能在风格上传达出浓烈的日式细腻和奇幻,都是这种制作方式的作用:对本土文化熟稔的把握和思考、巧妙的演绎和反思。这何尝不是国产电影的欠缺呢?

  三、文化自信和国产电影

  建国后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动画电影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到现在,我们的动画电影行业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反映在《大鱼海棠》中来看,这部国产电影耗时十二年,也确实做出了很高水平的画面、特效和音乐等技术层面的效果,在这一点上,《大鱼海棠》不会比《你的名字》差。然而我们还是看到《大鱼海棠》在制作思想上与多数日本动画电影的差距。无论是古代文学经典还是传统文化积淀,中国相比日本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相对而言,日本的文化资源很匮乏,以至于经常借鉴中国文化來填补本国文化市场的疲惫。但是日本借鉴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而创作动漫的《龙珠》却成为日本引以为豪的作品。在国际社会上,提到“孙悟空”这个形象甚至有时候是以《龙珠》这部作品的“孙悟空”形象出现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孙悟空”是中国文学的产物。功夫熊猫则是又一个例子,所以有人调侃到“‘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功夫熊猫’却是美国的。”在保卫中国文化资源的道路上,国产动画电影仍面临很艰巨的压力。《大鱼海棠》毕竟是一部积极以传统文化为题材创作的电影,其正面价值不可抹杀,但是它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回避。

  2016年11月30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运用,文化自信是指引国产电影继续向前发展的持久力量。

  对于国产动画电影而言,积极向传统文化吸取养分,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中国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无数的古代文学不朽之作,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四大名著,它们是民族文学的辉煌成就。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优秀文化传统,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坚实力量。中国动画电影要深深地植根于我国的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反应时代要求,锐意创新。对于国外的优异作品要虚心学习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为创作更优质的中国动画电影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陶东风.社会转型期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2]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3]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杜书瀛.媒介文化与文艺美学[J].阅江学刊,2010.

  [6]鲍海波.媒介文化生产中的偶像制造与消费及其媒体责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试论中国动画电影的文化自信】相关文章:

谈从叙事策略分析中国动画电影08-13

试论市场营销管理中的跨文化交际05-02

试论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论文04-07

浅析中国文化对中国村镇文化的影响论文05-20

从传播学的视域试论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化传播史研究综述论文05-17

试论文化因素与市场营销的关系(精选5篇)05-13

试论高校公益性社团文化建设初探08-23

试论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隐”08-09

中国茶文化论文07-24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