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模式探究

时间:2021-03-04 18:37:39 医药学 我要投稿

高职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模式探究

  要求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深切理解处于病痛中患者的各种不适,点点滴滴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并将关怀体现在具体细节中。那么,高职护理专业如何教学妇产科护理学呢?

高职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在高职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还存在着对学生学情把握不够,理论教学模式陈旧,实训教学模式僵化,实践技能师资缺乏以及忽略人文关怀与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等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改革创新的策略,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有效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模式

  妇产科护理学课程实践性强,在教学中,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但在专业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师要能够积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教学内容和模式,有助于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为我国健康指标的早日实现贡献一份力量。

  1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对学生学情把握不够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生源大致为高考三批的录取生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后考入的学生。其中,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学生学风不够浓厚,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做事容易半途而废。

  1.2理论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理论教学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满堂灌”为主。教师注重了“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好,影响实训课的效果。长此以往,影响学生相关专业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实习单位普遍反映,此类学生理论知识不够扎实。

  1.3师资力量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目前的职业院校妇产科护理专业,师资力量还存在着实践技能相对薄弱的现象。妇产科护理培养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的人才,需要配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不利于其人才的培养。

  1.4实训资源不足

  缺乏仿真模型及实训场地,实训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临床实践技能不够,导致学生难以胜任护理工作。因此,教学达不到与临床护理的对接。

  1.5实训教学模式僵化

  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统一,只注重单一的操作模式,忽略了多样性、可变性的操作,使学生缺乏灵活运用能力,从而阻碍了学生的主动思考及创新精神,对于不同患者和病况则缺乏应变能力。比如:学生在操作中的步骤与教学要求有微小误差,教师总是机械地要求重新来过,而不知采取合理补救的方法;另外,实训内容仅限于一个个独立小项目的完成,缺乏对患者的整体护理。

  1.6学生欠缺沟通能力及人文关怀理念

  实训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缺乏整体护理理念。据调查,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沟通能力及人文关怀。他们只会讲几句教学中学会的刻板语言,导致与患者沟通出现问题,影响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严重者可影响到医患关系。

  2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2.1掌握学情量体裁衣

  通过课堂提问、回答问题、布置作业、实训操作,问卷调查等,掌握学生的基础情况及需求。在理论知识讲解中,应该由浅入深,语言简洁易懂,使学生易于接受。实训操作的教学应该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比如,从熟悉各个仿真环境、器械、仪器等开始,从各个独立小项目到综合实训,逐步提升实训难度,最终到达与临床实践对接的程度。

  2.2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

  2.2.1问题导向教学法

  根据授课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比如身边的、自身的、家里的、朋友的健康问题,例如“你的朋友告诉你她怀孕了。你认为她一定在子宫内吗?如果不在子宫内,会有什么结果呢?你会怎样指导她呢?”。这样的问题学生们都很感兴趣,会引起学生进一步思考。案例导入也属于此类。给一案例,学生分析后,有许多疑问需要解答,让学生带问题听课,告知学生听课后回答这些问题,回答正确的加分,效果会好很多。

  2.2.2项目教学法

  突出完成一件工作的完整性和独立性,根据教学内容及临床护理的实用性设计项目如引导、演示、提醒等,使其能完整独立地完成为目的。例如,讲“妊娠期糖尿病”,讲到糖尿病筛查时,课堂中交给学生一个小项目:假如给你50g葡萄糖,你怎样完成对一个孕妇的糖筛查呢?给5min思考时间,期间可以相互讨论提问,教师巡回指导。这样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2.3分组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全班学生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由他们共同协助完成学习目标,互相促进。每组成员强弱搭配,可让更优秀学生影响带动弱势学生,敲醒那些总是漠不关心事不关己的学生,做到每个学生均要参与的目的。该方法突出团队合作、讨论、意见归纳、总结、行动等环节。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均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培养协作学习和讨论交流的能力,教师充分发挥“导”的作用,为学生营造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处理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正当竞争的态度、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如“635”教学法。(德国的一种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法。一个班级中,6个成员分为一组。每位成员给一张纸条,上面有教师设定的问题或题目,每位学生填写好姓名。小组成员被要求在5min内共同写出3个解决问题的方案。一个成员写好答案后传递给其他成员。收到写好答案的纸条后,如同意前面学生的意见则写上OK,如不同意则写上自己的意见。依次循环,由每位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讨论,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由一个学生代表本组上台通过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进行演示学生并讲述理由。最后由教师进行评述。)

  2.2.4利用信息时代的优势,达到知识的延展与更新

  科技不断进步,信息不断更新和发展。利用Internet上的巨大信息资源,培养学生在网上搜索有用的信息。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锻炼学生筛选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达到自我更新知识,从而开阔学生视野,跟进时代步伐,达到与国际接轨的护理技能及理念。

  2.2.5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既是教师,也是朋友,又是长者,对学生的行为应给予鼓励、表扬、关爱、包容,时常表扬后进生,对他们的进步予以鼓励,对他们错误的地方和善地批评,而不是暴跳如雷,大喊大叫,不能鄙视辱骂学生。学生爱这个教师,也会爱他所教授的课。很难想象学生喜欢不爱的老师所授的课。这是一个心理问题。据调查,学生的成绩与其热爱的老师成正比。所以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很重要。

  2.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针对师资和实训资源相对不足,首先应该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教学用物与临床同步。应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教师定期参与临床实践,了解先进的护理理念及学术动态并及时融入护理教学中,保持教学和临床实践的'统一;积极引进新型护理教学实训器材,聘用师资方面应倾向于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技能的教师。场地尽可能模拟真实、模型仿真,场地大小及器材应依据教学需要做出实时调整并与医院临床护理同步发展。

  2.4教学内容和岗位需求“零距离”对接

  因场地、人数、模型、材料的限制,将实训内容分成一个个小项目,比如40个学生分为若干组,每次只训练一个小项目,如:骨盆测量,四步触诊、听胎心,会阴清洁加消毒,绘制产程图等等。能用真人实训就不用器材,如女性骨盆的测量,器材无法达到真人的效果。但一定要有综合实训,将项目实训成果运用于实践中,才是目的。使各项目操作更加科学准确快捷,争取达到教学内容和岗位需求的“零距离”。

  综合实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活跃自主的空间。按现实际岗位的要求,完成各个角色的行动任务,关键要具有可操作性并合理地安排行动环节。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如有失误的情况下,应提示引导他们怎样补过,而不是重新来过。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多样性可变性的操作模式,让学生灵活运用,可以提高学生主动思考及创新精神,不能过分强调统一性。

  加强综合实训的锻炼,做到举一反三。在综合实训中,将平时各科实训的小项目结合起来,达到实际运用及整体护理的目的。比如“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的实训课,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准备物品,按摩子宫的各种方法的使用,吸氧,建立静脉通道,肌注,抽取静脉血化验血常规、血交叉,取血、输血的方法,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及锐器的分别放置,体现人文关怀等,模拟临床真实场景。

  第一次实训,大多数学生操作出现差错。比如:自己不会准备物品(平时总是实训教师准备物品),生活垃圾、医疗垃圾与锐器不能够严格分开放置,肌注前消毒次数不够,肌注时忘记回抽,氧气接管不配套,建立静脉通道时用小针头,静脉穿刺操作排气不充分,取血途中过分晃动,止血的方法不正确,不会使用心电监护仪,还有不看医嘱自行肌注多巴胺以及没有体现人文关怀等。经过教师现场指导和总结,学生认识到错误。第二次同样内容的实训,学生进步很快。两次同样的实训,结果截然不同。因此,没有综合实训的锻炼,就达不到临床运用及整体护理的目标。

  2.5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建树人文关怀理念使患者能理解并取得配合的目的才是成功的交流。所以与患者交流的语言应该生活化实用化,不能过多使用专业术语。如教学中告知学生,患者应该采用膀胱截石位,但与患者沟通时语言应浅显易懂并告知她这样做的理由,才可以取得患者的配合。比如,“某某女士,我要听听胎心是否正常。你平躺着,才能听到胎心。你觉得这个体位舒适吗?”“我来帮你平卧好吗?”等。

  要求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深切理解处于病痛中患者的各种不适,点点滴滴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并将关怀体现在具体细节中。通过以上教学模式的革新,提高了理论教学的效果,强化了实训教学的力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动手能力及人文关怀精神,加强了职业院校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模式与临床实际的对接。我们将不断为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培养整体护理的目标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新月.基础护理教学与临床脱节问题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0,15(5):299-301.

  [2]毛卓琳,欧阳潘.初探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2):49-50.

  [3]云琳,赵凤臣,刘重光.以就业为导向加快护理紧缺人才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40-41.

【高职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模式探究】相关文章:

探究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10-22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英语教学模式04-19

高职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模式初探论文08-21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变革论文06-17

高职营销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04-19

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论文09-20

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探索论文08-19

高职政治教学创新探究论文12-12

浅谈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医学英语教学论文06-25

护理学毕业提纲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