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时间:2022-03-25 09:40:26 政治 我要投稿

浅析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对人的幸福的考量最终要置于社会之中。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浅析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浅析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摘 要】

  幸福是什么?怎样看待幸福?如何实现幸福,是人类一直以来思考和追求的问题。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以劳动学说作为依据形成了马克思幸福观。本文阐明了什么是马克思幸福观,马克思幸福观的主要内容,基本特征以及进一步深化幸福观理论及人民对科学的幸福观的认识,使人们更加坚定落实科学的幸福观的信念,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幸福感;中国梦

  一、人的需要是实现人的幸福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认为:“所有人类的活动的开始,历史回溯之后的起源,都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人‘创造历史’的基础就是生存。而为了生存下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行以及一些其他的最基本的条件。因此人类史上第一个历史开端就是生产满足我们生存需要的材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换言之,来自于人类生存的自我需求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也是幸福产生的源头。

  人的需要和欲望的满足从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幸福的感觉。正如格雷所言,“幸福―人类一切企求的最终目的――在我们的自然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以前,是无法达到的。”“作为一种内驱力,人的欲望是一团生命的活火。这生命的活火追逐着幸福。”

  二、生产劳动是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将“劳动”作为研究幸福的切入点,他曾多次提到:“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他强调,生产劳动是人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和存在方式。对此,马克思说:“幸福就是自己的全部精力和能力在社会事业上得到充分发挥的一种感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

  三、财富是实现幸福的外在条件

  幸福获得的基础和前提是物质基础和财富。自从私有制产生和发展,商品产生以后,财富成为衡量人们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但实际上,财富绝不是幸福的决定因素,它只是实现幸福的外在条件。

  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获得幸福的保障

  人的自由发展是摆脱生存条件的限制和束缚,自由地、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智力、道德、健康等全面的协调发展。“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所以只有全面的人才可能占有它们,即才可能使它们变成自己的自由的生产活动。”

  五、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基本特征

  主观与客观统一

  一方面,幸福具有主观性。只有当人类的需求得以满足,人才会产生幸福感。由于每个具体的个体所处的地位、持有的能力是不同的,幸福必然带有主观色彩。另一方面,幸福产生的载体是物质世界,是通过实践活动,把人们心目中美好的理想逐渐变为现实后的内心感受。因此,幸福具有客观性。另外,需求的满足还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追求幸福的实践活动,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实践基础上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物质与精神统一

  恩格斯指出,人的“欲望要求同外部世界打交道,要求有得到满足的手段:食物、异性、书籍、娱乐、辩论、活动、消费和加工的对象。换言之,人不仅有物质客观需要,还有意识层面的追求。因此,只有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满足,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

  创造与享受统一

  首先,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劳动,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而且创造出了更多新的需求。其次,幸福的实现离不开享受。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的全部能力即体能和智能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

  个人与社会统一

  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因此,对人的幸福的考量最终要置于社会之中。在马克思的眼中,“那些为共同目标工作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常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5][英]格雷:《人类幸福论》[M].商务印书馆,1963年。

  [6]陈根法,吴仁杰:《幸福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7]《的解释与探讨》[M].北京:求实出版社, 1987年。

  拓展:马克思主义消费观

  马克思主义消费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消费及与消费相关问题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在《资本论》及《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对消费观进行了丰富而又深刻的论述,主要包括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的'辩证关系,消费与人的素质和发展的辩证关系,消费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等。

  马克思主义消费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消费问题进行剖析和资产阶级消费理论的批判中诞生的,在构建其经济学理论大厦时对消费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深刻的分析。马克思认为作为人类生产的最终目的,消费在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分析消费环节时,马克思首先对消费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并把消费作为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更着重分析了生产与消费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内在联系,强调了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影响消费的经济制度因素、消费的适度性等问题作了充分的阐述。在论述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的辩证关系时,马克思不是就消费研究消费,而是把消费放在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更大的经济体系中加以研究,从而揭示消费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关于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提出两方面观点:第一,消费与生产直接统一。马克思认为,生产直接也是消费媒介,消费直接也是生产。这就是说,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这里的“生产直接也是消费”,是指在生产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要耗费原料、燃料等资源和能源,另一方面也要消耗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消费直接也是生产”是指通过个人消费,使得个人身体生长、脑力和体力得以恢复的过程,即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第二,消费与生产相互媒介。马克思认为,生产媒介着消费,消费也媒介着生产。所谓“生产媒介着消费”是指生产创造出消费品即消费的对象,没有生产,消费没有对象,消费也就无从谈起了。所谓“消费也媒介着生产”,是指消费为生产的产品创造出消费者主体。没有消费主体,产品就无所谓产品。

  关于消费与分配的辩证关系,马克思认为,在产品和生产者之间出现了分配,分配借社会规律决定生产者在产品世界中的份额,因而出现在生产和消费之间。这就是说,消费总是在一定社会分配关系的基础之上的消费。而消费作为分配的最终实现,也反作用于分配。生产决定消费,但它同时又需经过分配及交换这个中间环节而对消费起作用,同理,消费也需通过交换和分配反作用于生产。

  关于消费与交换的辩证关系,马克思认为:“交换只是生产和由生产决定的分配同消费之间的媒介要素。”交换是处在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中间环节,起着媒介或桥梁作用。交换的目的在于消费,消费要以交换为条件,如果没有交换,消费也就无从谈起。

  总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虽不是同一的东西,却构成了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有机整体。

  必须看到,马克思主义消费观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适度消费观。马克思主张适度消费,既反对抑制消费的禁欲主张,也反对奢侈浪费的过度消费。他在论述劳动力节约时精辟地指出:“真正的经济节约就是劳动时间的节约”。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发展消费能力(同时又是发展消费资料)是同步的,这与禁欲完全是两回事。禁欲绝不是发展经济的条件,只有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劳动时间,才能发展经济。

  马克思在论及相对剩余价值时明确指出,要求生产出新的消费,要求在流通内部扩大消费范围,就像以前(在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时)扩大生产范围一样。第一,要求扩大现有的消费量;第二,要求把现有的消费量推广到更大的范围,以便造成新的需要;第三,要求生产出新的需要,发现和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但马克思也反对超过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过度消费,即反对奢侈浪费。马克思深刻地指出:奢侈是自然必要性的对立面。必要的需要就是本身归结为自然体的那种个人的需要。恩格斯也特别强调消费要与人类本性的自然需求相称、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相匹配。在一种与人类本性相称的状态下,社会应当考虑,靠它所支配的资料能够生产些什么,并根据生产力和广大消费者之间的这种关系来确定,应该把生产提高多少或缩减多少,应该允许生产或限制生产多少奢侈品。

  马克思和恩格斯既反对奢侈消费,又反对超过资源禀赋承载能力的过度生产。这种适度的消费观不仅有利于社会再生产的发展,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而且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是现代绿色消费观念的理论先导与基础,更是马克思理论之当代意义的重要体现。

  马克思主义的消费观不仅是十分丰富的,而且其理论的社会主义指向也非常明确。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形成之后,在其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变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消费观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消费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已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它对于指导我国人民的消费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们必须坚持这一科学消费思想,把它作为制定和完善消费制度、消费政策的理论依据,并以这一科学消费思想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模式,使消费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相适应。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消费观的目标指向,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浅析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相关文章:

浅析马克思主义幸福观11-05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培育论文09-08

马克思主义观与中国化分析08-02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及其现实意义09-18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及其现实意义哲学论文09-15

新课改教学浅析的论文08-16

浅析高师色彩教学论文08-16

浅析民法公平原则07-30

浅析《庄子》物化思想论文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