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哈曼美学与语言学中的语言及哲学问题论文

时间:2020-06-15 08:18:32 哲学 我要投稿

浅谈哈曼美学与语言学中的语言及哲学问题论文

  一、词语与传统

浅谈哈曼美学与语言学中的语言及哲学问题论文

  当词语用来描述人和自然的时刻,就是它们同时获得从属性和解放性的时刻。哈曼批评赫尔德关于语言起源的解释,因为他对语言的从属性元素缺乏应有的关注:赫尔德对语言的解放性因素也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他没有充分注意到,相对于动物以本能适应环境而言,人类语言的应用具有多么重要的解放性意义。对于赫尔德来说,所谓自由就是允许人们依据自己的处境,对其自以为重要的事物做出自己的选择。问题的关键是,人类与地球上所有其他物种不同,他们可以依据形势和环境对事物做出取舍。对人类来说,何者至关重要,何者无足轻重,他们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自由选择。赫尔德把这种自由称为思考能力。人类给每种特别的感觉都相应贴上独特的标签,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创造了语言。关于世间万物孰重孰轻的判断,渐渐衍化成了人类赖以做出具体决定的文化。

  二、启示与美学

  在哈曼的作品中,启示和传统都是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存在的,且二者都不存在稳定的共性。启示只出现在以文字形式展开经验世界的过程中,这一过程不应被理解为对自然法则的遵从,而应理解为自然之特殊性的呈现。同样,人类与上帝的关系也是以命名为媒介的,这说明人类在一个创造性的隐形结构中也有一个特定传统的展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其增值构成了包含人类活动的“隐含写作”。感性的启示和创造性传统在其审美接受过程中被连接在一起,这一过程与概念无关。

  三、“言说即翻译”

  哈曼对传统的尊重从理论上说是由这样一个观点决定的,即他认为翻译是具有创造性意义之命名过程中最重要的时刻,从一定意义上讲,哈曼所谓的翻译实际上就是将一种形象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的`过程。四、超越世俗化西西拉母亲的故事,体现了两个对立的传统之间的一种等价性,在这种传统中,政治征服可以导致特殊人物在一个新的传统中的形象重构。对于我们前文一开始提出的问题,这种重构可能会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传统主义者米尔班克为什么要以神圣的完满性反对世俗化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必须注意的是,哈曼甚至根本就没有提到过世俗文化和神圣文化之间的矛盾问题,在这一点上,哈曼与米尔班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尽管人们完全可以说,哈曼和米尔班克所面对的是完全相同的世俗化过程。与米尔班克不同的是,哈曼将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即以活生生的特殊性对抗抽象的普遍性和以审美感知对抗理论建构等方面。

  在这种背景下,特定传统的超越性结构,必将卓然独立于以其传统为介导的约束与自由,而无需依靠植根于传统的哲学或神学,文学理论依赖于启示引导的图像关系,由此可见,哈曼建立“启示和传统”模式的用意并不是那些神秘概念,而是这些活生生的形象,我们必须把这些形象转化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图景,并将其作为我们的遗产留传至未来。这样一种文学批评观并未逃脱形而上学的陷阱,在有关米尔班克提出的神学论争中,它反倒会处于更为不利的境地。但上述概念所极力强调的,不是基督教之本身,而是作为“人类母语”的诗歌。

【浅谈哈曼美学与语言学中的语言及哲学问题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浅谈美学与哲学的混淆的论文

2.浅谈黄老哲学中的自然观与政治哲学论文

3.哲学语言学转向与语文教育哲学论文

4.浅谈历史哲学中的批判哲学

5.什么是美丽的美学哲学论文

6.逻辑中的哲学问题探究论文

7.美学边界论纲哲学论文

8.浅谈哲学思想与设计的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