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下英语教学的启发式作用论文

时间:2021-03-05 12:50:22 哲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哲学理论下英语教学的启发式作用论文

  启发式教学是一个哲学命题。其核心是激发内驱、挖掘潜能、开启心智。体现在英语教学中,就是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意愿、创造教学互动的最佳时机、点拨思考表达的方法路径。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被片面地理解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误解,也是启发式教学思想不能活用于英语教学的原因之一。笔者认为,要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完整地把握启发式教学理论的精髓,从三个层面来开展英语教学活动。

哲学理论下英语教学的启发式作用论文

  一、因势利导,激发内驱,建构主体

  “启发式”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愤悱”说。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后人概括孔子的教学思想,就称为“启发”或“启发式”。不难看出,启发式教学思想强调的首先是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出教学工作要有效地进行,前提是有赖于学生的“愤悱”,只有学生进入“愤”和“悱”的状态,教师才能“启”和“发”,没有“愤”和“悱”的前提“,启”和“发”就徒劳无获。在实践中,常常见到不少的教学案例,只满足课堂上就某一具体问题的师生对答方式,把学生的思想限制在教师思维框架内,以教师的教学活动替代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设计没有从“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出发,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其自主学习、自主体验、自主探究的过程。学生没有“愤”的状态,没有“悱”的欲望,学无趣味,“启”而不“开”,“发”而不“达”。英语教学要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思想,有效实施启发式教育原则,就应该尊重教学活动中生命主体的认知能动,因势利导,激发内驱,建构主体,张扬学生探索求知的灵性和激情。因势利导,就是根据学习群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特征和个体学生的认知背景、性格特点,设计学生进入教材或领会教学内容的思维着力点,点燃思想碰撞的火花。激发内驱,就是通过营造“知识缺口”、“心理需求”的不平衡,激活人文生命的原动力和认知本能,引导学生把思维焦点指向当前学习的课题或教学目标,催发学习欲望,使课题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内在需求。建构主体,就是以学生为原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讨论合作的兴趣,放大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学习的心理需求,激活课堂教学的生命意识,建构“是我学”“我要学”的主体觉悟。

  二、放飞心灵,交际互动,情境体验

  “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核心在于“愤悱”说,特点在于教学环境的适宜轻松,教学过程的交流互动,教学形式的生动多样。纵观孔子的教学论述和实践,概不如此。《论语》中的对答,皆景情所致,“愤悱”而生,没有刻板的框框,没有生硬的灌输,或对白互动中,抓住时机,“启”而“开”之,或争论辩驳中,因材施教“,发”而“达”之。《学记》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即引导而不是牵着学生鼻子走,鼓励而不是压抑学生,点拨而不是把答案直接交给学生。这是“启发式”教学特点的具体诠释。英语是交际的工具,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习得语言,掌握用英语交际的技能。因此,英语教学贯彻“启发式”的教学原则,贵在引导体验,重在鼓励交流,妙在点拨习得。第一,营造轻松适宜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学习。教学环境对于语言学习的影响意义重大,活学才能活用,才能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有效迁移,离开了具体情境的语言学习只能是干巴巴的一堆堆单词,缺乏发酵内化的土壤。教师要通过课堂社会关系、群体心理环境的优化,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相融、赏心悦目的情境创设,帮助学生克服焦虑,放开身心,在仿真生活中体验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收获和乐趣,在模拟的环境体验中养成语言能力。第二,优化适时互动的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在交际活动中操练语言。语言的交际性决定着英语教学必然是参与型的教学,学生的.参与程度取决于学习过程中“兴奋点”的内容设置和时机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审时度势,创造和掌握教材与学生思维的最佳结合点和时机,组织开展交际化、活动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询问、解释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互动交流,协作学习,从而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动态式的交际过程。第三,讲究教学形式的适度多样,帮助学生在多元刺激中习得英语。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突破和拓展了教学的时空界限及内涵外延,促进了教学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方式的多元化,给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运用带来了技术支持和选择空间。教师要着眼于交际技能的培养和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以及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灵活选择和运用能够把握特点、利用特长、体现特色的教学形式。或音频渲染、实物演示;或问题讨论、角色扮演;或者即兴演说、游戏激趣,等等,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和参与的机会,引导学生融入情境,身心体验,在多样化的互动中产生经验,在多样化的社会性交往中实现知识的建构生成。

  三、比较异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孔子在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后,强调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如果教师举了一隅,而学生不能以三隅来说明印证,则不必强求回答,教学应当激活学生由此及彼的联想,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演绎,总结掌握规律性的东西。这也是启发式教学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养成的重要方法。英语学科知识点零散,记忆量大,死记硬背、机械灌输而没有经过思维的过滤,终将难于融入学生的认知建构,内化成一种交际性的工具。因此,要注意启发思维,鼓励学生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对教学“例子”进行思考分析,由此及彼,由浅入深,以求有更深一层或更全面的认识,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使之形成知识网络,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第一,比较异同,掌握规律。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更好地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知识的本质和特征。对比和类比,是比较的两个维度。对比,能帮助学生区别那些似是而非,容易混淆的词、词组或语法概念等。类比,是利用事物的相似之处,启发学生从A联想到B,并学会运用A的分析方法来分析B。例如学习“theother与another”,可以将“the与an”的区别和“theother与another”的区别进行类比,启发学生分析两个冠词与两个不定代词之间的共同特征,进而从不定冠词和定冠词之间的不同,迁移思维出两个不定代词之间类似的区别。第二,分析“例子”,触类旁通。叶圣陶先生说,教学就是以教材为例子,凭这些例子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练成特定的技能。教师要选准典型,讲清“例子”,引导学生把知识的思考引导到规律性的认识上,触类旁通,进而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例如对于各时态对应的时间状语的教学,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分析短语“Thedayaftertomorrow”表达的是“明天的后一天”,即“后天”;引导学生理解短语“Thedaybeforeyesterday”,表达的是“昨天的前一天”,即“前天”。这样不但加深学生对短语的理解,还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第三,设疑寻思,举一反三。利用知识点之间的矛盾,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解决悬念,帮助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例如在讲动词“help”的不同用法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商品超市中店员和顾客对话的画面,播放江湖边一个人落水后大声呼救的情景,通过店员对顾客的接待“:CanIhelpyou?”和落水者大呼“help”的比较,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在不同的情景中的不同含义,既帮助学生体会理解加深记忆,又培养学生动脑思考联系迁移的习惯和能力。启发式教学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融会贯通其精髓,灵活应用于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是英语教师任重道远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