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崆峒道源文化中的养生哲学

时间:2021-04-17 17:17:41 哲学 我要投稿

论崆峒道源文化中的养生哲学

  哲学(英语:Philosophy,源于希腊语:Φιλοσοφία),按照词源有「热爱智慧」的意思。在学术界里,对于哲学一词并无普遍接受的定义,也预见不到有达成一致定义的可能。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论崆峒道源文化中的养生哲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论崆峒道源文化中的养生哲学

  论崆峒道源文化中的养生哲学

  摘要:本文试从崆峒山道源文化中,梳理黄帝问道的养生理论,解析其中蕴含的养生理念,以及对人们保健养生、修身养性和回归自然的启迪作用。

  论文关键词:养生; 道源文化; 黄帝问道; 崆峒山

  地处甘肃省平凉市的崆峒山,被尊为道源圣地,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相传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经登临崆峒山,向广成子求教治国之道和修身之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养生理念,对中华养生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崆峒道源文化的史实记载

  崆峒,又名空同,包含了道家“大无”而空,大同而和的境界。崆峒道源文化的主要依据是黄帝问道广成子的故事。根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崆峒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更因其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和道源文化,而充满了无尽的生气与活力。《史记正义》注曰:“空桐山在原州平高县西百里,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处。”南怀瑾在《禅宗与道家》中也指出:“黄帝曾经拜过七十二个老师,遍学各种学问,最后西上甘肃的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

  广成子是庄子虚拟的有高度哲理修养的哲人,广成子之名,取大成功、集大成的意思。《神仙传》卷一记载:“广成子者,古之仙人也,居崆峒之山石室之中。黄帝闻而造焉。”先秦道家的重要著作《庄子·在宥篇》详细记载了这个故事。

  《庄子·在宥》记载:“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黄帝叩见广成子问:“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广成子颇为赏识,于是“蹶然而起”,面授机宜:“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牢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最后,广成子总结说:“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这一记载是黄帝问道的核心内容,浓缩了古代养生理论的精华,被誉为中华养生文化的源头。由此衍生发展的道源养生文化,传承千年而经久不衰。

  二、崆峒道源文化中的养生理念解析

  道家的养生文化是中华养生文化的重要理论基础。可以说,道教所追求的形与神俱、长生不死的目标,在《庄子·在宥篇》形成的时期,已经通过黄帝问道经典化地确定下来了。从道教文化的发展来看,它对中国养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1.必静必清——修身养性的内化境界

  《庄子》认为,只要养护好人的生命的基本要素———神、形、精,就可以获得长生。什么是最好的养生之道?根据广成子的回答,养生之道,便是遵循客观规律,回归事物的本源。这种规律无始无终,小至精微,大到无穷。所以用“窈窈冥冥”、“昏昏默默”来形容。把握这些客观规律,需要从形神关系的角度入手,不妄视听,精神清静,由神的修炼过渡到形的修炼,神静则形自正。这和《内经》中所提倡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一脉真传的。这些理念,社会科学论文正体现了道教的养气、养精、养神则“永有其身”的思想渊源。“必静必清”,既是养生保健的自我调节方法,也是修身养性的内在境界。

  2.守一处和——体道悟道的至高目标

  “守一处和”是黄帝问道的精髓所在。“一”与“和”是道教“形神相守”、“身神并一”等观点最初的、直接的理论来源。得一也就是合一,天地、万物、人类皆与大道和合,毫无间隔,得一和合的状态是天地间最完美的境地。“和”既是中国古代思想中最高的价值理想所在,又是万物赖以生化演变的先决条件。“一”强调的是外在整体性,“和”强调的是内在和谐度,“守一处和”辩证地阐释了治国先从治身开始,先从本我开始,无为而无不为,达到无欲之境,回归生命的本体。这是体道悟道的更高境界,也是广成子至道的最高智慧,成为后世广黄学说和黄老学说的理论根基。

  三 、崆峒道源养生文化的哲学启示

  道教文化不是一种远离尘世,与世隔绝的文化,恰恰相反,道教立足于生活,圆融于生活而又升华于生活。它的许多思想对当前的现实生活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崆峒道源养生文化,因其治国修身方面的深刻内涵和超脱理念,更彰显了它的学理作用和现实启示。

  1.重生贵生,延年益寿

  道教是世界上最珍视生命的宗教,注重阴阳和谐,崇尚男女平等,最早探讨“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的问题。

  早期道书《太平经》就倡导“重生”,“贵生”,认为天地之间“人命最重”,乐生厌死,乃人的本性。当前,生活节奏加快,生存竞争激烈,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充满了压力,消极悲观的情绪,时有发生;抑郁、厌世、自杀等现象,常见诸报端。贵生重生思想,启迪人们更加热爱生命,养护生命,自信乐观,有效地弥补了现代社会生命教育缺失的漏洞。这种人生哲学,使得人们在遭遇到痛苦时,获得了莫大的精神安慰,以更加豁达的心态对待挫折和失败。生命是最宝贵的,唯有坚强地活着,保持生命的活力,一切才有可能。道源养生文化,不仅帮助人们保持神形安稳,而且预防疾病侵袭,实现了延年益寿的目的。

  2.修身养性,厚德载物

  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各种欲望也随之加剧膨胀,内心空虚,精神浮躁,出现一系列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隐患重重。养生的过程,就是调神、调形、调气的过程。必须首先摒弃种种不利因素,包括客观外在的干扰,和主观内在的欲望,以便接近无为的状态。道教强调在入世中出世,即在闹中求静,在尘俗之境中修心养性。“必静必清”,维护着内心的安静平和,揭示了长寿的秘密。具体来说,就是要达到上善若水、清净无为、安静自处,道法自然的境界。

  真正的养生,不单单养身,更要滋养心神,涵养心智。道教追求的是“性命双修”的生活,为此要尊“道”、守“德”,做“无病好人”。这里的'“病”,是一语双关,不只包括身体上的疾患,更多是指那些不良的心理和品德。所以,道教的健康与养生理念,是与整个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品德修养等联系在一起的。这种人生哲学启示人们要摒弃诱惑、滤除杂念,进入自我完善、人格升华的途径。只有坚守道德底线,不为物质所牵制羁绊,不为利益而丧失德性,坚持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恪守公德,诚实守信、才能实现性命双修,身心俱康。

  3.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是整体关联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道教“物无贵贱”的思想,蕴含了现代生态文明发展的丰富内涵,倡导人们应注重生态健康和环境健康,建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和自觉的环保意识。因此,人类的养生既要养护和热爱自身生命,也要尊重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生命,使得各种生物能够按照自然规律独立运行。

  天人合一,最根本的就是在时间和规律上,做到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自然界是万物得以繁育、生长的基础和前提,人类的养生要遵循自然界四时六气和地土相宜之理,主动按照自然的规律去调理心身、养护生命。《内经》中所倡导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正确的养生保健,不是盲目跟风,也不是超负荷锻炼,而应该依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心灵需要进行。要学会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返璞归真,顺应自然。

  综上所述,崆峒道源养生文化就是黄土地上“天人合一”的历史实证和生动体现。其中蕴含的养生理念,倡导人类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健康与养生,实现生命价值的崇高追求,而且要增强环境伦理道德修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唐·王冰,《黄帝内经》,中医古籍出版社.

  [2]晋·葛洪,《神仙传》,广东旅游出版社.

  [3]战国·庄周,《庄子全书》,中国长安出版社.

  [4]刘永明,赵玉山,《“黄帝问道广成子”对道家和道教的影响——兼议陇东与道家道教文化,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1月.

  [5]茹坚,《黄帝问道崆峒山》,今日科苑,2001,(6).

【论崆峒道源文化中的养生哲学】相关文章:

探究《逻辑哲学论》中的实在Wirklichkeit概念论文12-12

《逻辑哲学论》中的实在( Wirklichkeit)概念分析论文12-10

论中国哲学的特质03-23

论建设先进文化必须创新哲学理论和哲学观念11-11

论哲学的逻辑建模论文06-17

浅谈历史哲学中的批判哲学08-06

谈历史哲学中的批判哲学11-10

论古希腊模仿论的美学价值哲学论文08-07

论古希腊哲学与近代西方哲学的特点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