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任务驱动法教育思索的论文

时间:2020-07-17 20:41:30 计算机 我要投稿

计算机任务驱动法教育思索的论文

  一、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

计算机任务驱动法教育思索的论文

  迄今为止,《计算机应用基础》仍是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本专科学生的一门基础课,包括微机基本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e。(主要是Word和Exeel)和多媒体与网络通信初步知识。这些也确实是新世纪人才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但实际情况是经过50一60学时的学习(并且这些内容有一些在上海市的高中和三校毕业生原先还学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不多。进一步研究教学内容、要求和方法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有文献报道,任务驱动法用于计算机教学,特别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等的学习,取得令人振奋的效果。上海市教委组编的上海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也提出教学法应“以任务驱动为宗旨”—(但该教材尚不是依据任务驱动法编写的)。特别是,国家NIT(NationalAppliedInformationTeehnologyCertifieate)培切l、教材和考试也采用T任务驱动法模式,而NIT是与国际上公认的CIT(CambridgexnfromationTeehnologyeertifieate)考试接轨并获得同样认证的。任务驱动法的基本步骤有四,即:①教师提出任务;②教师完成任务并边操作边讲解相关的知识、思路、方法和操作,最终显示结果;③学生有创意地边学边做及师生共同发现;④扩展与总结。所以,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师生两个主体,两个主体互动,相互促进。


  二、任务驱动法中的任务和任务链

  所谓“任务”,就是以一定社会文化为背景,以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待处理事件为目标,通过运行和调用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功能,来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教师应该依据教学大纲为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的“任务”,形成一条任务链,并引导学生一个一个地完成。任务链是有序的任务的集合。作者设计Word教学的任务链如下:任务1.1:录人学生作文一篇,约700字—文本录人;任务1.2:修改学生作文—文本编辑及格式编排;任务1.3:制作学生成绩单并统计和排序—表格制作;任务1.4:制作学生成绩单统计图表—图表制作;任务1.5:为统计图表加插图和艺术字—美工制作;任务1.6:录人一份代数和三角试题卷—公式的插人;任务1.7:制作优秀作文汇编封面并将十篇作文成书—页面制作;任务1.8:制作有声电子圣诞卡—多媒体文档;教微机基本知识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任务链设计如下:任务2.1:自己组装一台微机(给出装机要求)—微机硬件的基本组成;任务2.2:添加多媒体及上网部件—网络多媒体微机的组成;任务2.3: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简介;任务2.4:配置显示卡,打印机,声卡,Modem—控制面板;任务2.5:安装offi。。软件—控制面板(添加/删除软件)软件管理;任务2.6:存放并管理好自己的文件—资源管理器;任务2.7:维护微机—病毒、磁盘扫描、整理和备份;任务2.8:我要上网—上网接人Internet和IES.0使用;任务2.9:我要收发电子邮件—OutlookExpress使用。这些任务,大致概括了大纲的教学要求(其中每一项任务又可包括几项不同要求或不同细节的任务,如1.1.1,1.1.2等,此处从略),再经过学生作业(同样,学生作业也可不止一个),以及学生或师生共同的创造性的扩展、细化和发现,Word的学习臻于圆满。注意这里强调学生或师生共同的创造性和发现过程。这是一种创新的学习。所有这些任务又是一环接一环、由易到难,有序地形成一条任务链。


  三、教师示范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法的第一步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要求设计好任务,示范完成任务,并结合任务讲解有关的知识、思路、方法和操作,给出结果。任务的操作和讲解必须条分缕析,让学生明明白白。仿佛教演戏,每一个动作都要清清楚楚。任务是由教师完成的。教师边完成任务边讲解,每一步侧重并不一定相同。例如第三步以讲解微软拼音法的优点、设置、功能、操作要点为主,到第四步就是教师演示(不一定全部录人)为主,演示中可以补充讲解(例如用微软拼音输人法输人“第二”时,“第”和“二”之间要加插人空格符)。值得注意的是,对一些叙述性内容较多的任务,教师在演示完成任务前或后,应做比较系统的内容总结讲解。也就是“边做边讲”可以演变为“先讲后做,做中再讲”或“边做边讲,做后总结讲解”。比如微机基本知识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任务1“自己组装一台微机”,就可以教师先简单介绍一下微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主要技术参数,再讲解如何选择所需的部件,然后依据任务书提出的装机要求,由教师选择所需的部件,进行安装(可以是模拟安装)。当教师给出学生作业(一份装机要求),学生自己选择部件并安装后,再由教师在评讲中穿插人必要的讲解。此外,教师讲解应尽可能提供简明扼要的图表或纲要,最好配以多媒体讲稿(如PowverPoint或Authorware)。教师完成任务后,必要时可以让学生把任务依样画葫芦地重复完成一遍,才转人学生作业。尤其是当任务比较难或比较繁复时,学生依样画一遍葫芦还是有必要的。


  四、学生作业

  在完成任务(包括必要时学生重复一遍任务)后,紧接着的是学生作业,即给学生定一个与教师演示相似的任务。作业布置应既粗又细。“粗”就是只给学生定任务,例如制作一张圣诞卡,而绝对不要出示一种式样的圣诞卡让学生照式制作。这样才能让学生自己去创新,同时也避免了作业抄袭。“细”就是任务的要求要定得细致,例如做圣诞卡可规定如下要求:至少应有祝贺的文字,而且文字应该既有字又有声;应有彩色的图片,还得加上自己的一小件彩色的'画作(例如放在封面页上);还必须有个封面,甚至封面应该还有些什么装饰。又如自己组装一台微机的学生作业,“粗”指的是教师可指定微机的用途,最高可使用的费用;“细”就是要求作业中必须包括各部件的品牌、主要参数、价格及选购理由等。这样的“细”就保证了最低的教学要求。作业可以当堂做,来不及也可以回家做(一般当堂可完成的不多)。下一堂就是当堂的作业讨论与评价。,师生共同切磋。任务驱动法要求教学总时数中教师讲解的时数要少一些,一般不超过30%。此外,课堂上还应发扬学生间相互切磋。作业完成后教师应予评价,并计人平时成绩。但是一条重要的原则是:只计合格、不计不合格。不合格的应经教师指导后修改以至重做。这也是教学的一环。课程结束时的考试应视为一次大的作业,可以限时独立完成(“闭卷考试”),也可以回家做好后教师考核提问(考查课)。考试成绩和平时作业成绩按一定比例合计,就成为对学生的最后评定。


  五、总结与扩展

  这是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的最后一步。通过如上过程的学生作业(包括师生互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无疑已比教师初次示范完成任务时大有进步。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做个总结,把个别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零星的扩展变成全体学生的系统的收获。必要时教师也可对完成任务中未涉及到的重要知识点或技能加以补充和扩展,总之可说是功德圆满了。例如,上述任务1.5“美工制作”,要求制作美术字。各学生制作的式样、修饰各不相同,也可能有些功能没有用到(例如环绕方式,美术字的旋转)。教师在总结时就不妨补充扩展。对任务1.6的数学试卷中没有用到、但又比较常用的数学符号,教师总结时也可适当补充扩展。六、结语任务驱动法作为一种以任务驱动、学生充分实践并积极创新、师生互动的新颖教学法,不仅可用于诸如Word和Excel这类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也同样可以用于象《程序设计基础》这类理论要求较高的课程,关键是怎么设计任务和作业。现在国家NIT考试的培训教材已采用了任务驱动法体系编写,而针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用的教材,迄今还没有按任务驱动法体系编写的,这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做的。

【计算机任务驱动法教育思索的论文】相关文章:

1.任务驱动法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2.任务驱动法教学保险学论文

3.管理学课程任务驱动法教学研究论文

4.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运用论文

5.任务驱动教学污染生态学论文

6.关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7.任务驱动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探索

8.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基础会计的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