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时间:2023-03-18 22:10:56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是一门用来认识、分析、探讨和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演变及保护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如何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结合国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根据目前整个社会的经济和自然等方而的信息,从全而系统的角度,参与区域发展战略甚至是国家层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决策,并相应的提出合理开发战略措施,以及相应的生态环境建设、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措施。

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课程体系设置包含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2个大的方而,具体的理论章节为城市生态学及基本原理、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及特征、城市生态系统分析、城市环境概述、城市中的主要污染源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该课程在国内较多高校的相关专业都有开设,名称上虽有一些不太一致的地方,但是内容基本相同,主要涉及的专业有地理学、城乡规划和环境工程等。《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是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学时为32学时,并在其教学计划的安排中全为理论教学。如果只是单一对这些理论的课堂讲授,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也容易形成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的重视度也不够。如果只是单一对理论的阐述和讲解,学生也觉得枯燥无味。但如果理论知识讲授后结合基本原理进行室外实践,然后课堂上再探讨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可以使得课程的内容丰富并生动川。

  1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 1课堂气氛低迷,学生缺乏兴趣

  该课程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安排为理论课程,一方而由于培养计划的要求,另一方而由于课时较短,这样就不利于安排学生的课外教学实践活动以及相关的实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仅仅是课堂上老师完整讲授课程内容很容易形成“一言堂”的情况,课堂气氛比较低迷,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课本中很多理论都是文字性的阐述,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很难听进去,更不用说吸收。由于对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理论课缺乏学习兴趣,造成学生大而积的隐性和显性逃课现象普遍存在,对城市规划专业本科阶段理论课程教学的展开很不利。

  1. 2理论滞后,内容陈旧

  对于城市规划专业来说,与时俱进是必然的,相关的城市规划理论也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指导实践,否则,所有的语言就没有说服力。该课程的教材中许多实例都是上世纪90年代的案例分析,许多教学素材、教学图片都是黑白图片,而现在大学生求知欲很强,关注社会、关心现实,如项目环评、城市生态自我的培养、“三农”问题、美丽乡村问题、工业化背景下带来的环境问题等社会热点话题,在现有教材中基本没有涉及,相关的案例分析更是没有。

  1. 3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实践环节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使得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多样化了。然而,而对这种新的挑战,高校理论课仍沿用传统的黑板、讲稿和投影仪的传统教学方式和灌输式的理论教学方法。同时由于高校的扩招带来人数的增加,这样受到学生人数增加的影响许多理论教学课程缺乏实践环节叫。现有理论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陈旧和单一,必然影响了目前学生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

  2实践教学设计

  2.1城市生态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首先需要找到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态系统,大学校园正好就是城市的一个子系统,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居住的地方,对环境熟悉而又有自己的想法。对于大学校园这个小的城市生态系统,共同分析出其由校园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构成,然后探讨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校园生态系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城市校园系统整体处于良好发展水平,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符合现阶段校园发展目标;②各要素的良好发展水平和协调关系共同决定着城市校园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

  选择校园生态系统调查分析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对校园生态系统的调查分析,并对调查结果做出一定的思考,理解城市生态系统组成结构的复杂性,并意识到各个生态要素之间是有一定影响的,并在局部范围内是可协调的。

  实践教学的方法为调查分析法,首先将学生分为每6^}8人一组,完成分项的调查,做出分项分析结果,然后全班集体讨论完成总的分析结果。参考调查表可以从社会要素情况实况调查(这个社会要素主要是针对的学校教师,其他小组的学生也可以作其他方而的调研分析)、社会要素问卷调查、自然要素调查和自然要素质量调查等几个方而来分析。

  通过以上的调查问卷可以进行以下分析:校园自然生态要素质量水平?校园自然生态要素对校园生态系统的贡献作用有多大,具体表现在哪里?校园的社会要素相对比较简单,那么其人口密度是否合理,公共服务设施是否欠缺,教育体系是否完善,自然资源是否优越等。分析校园的学习、生活、运营是否良好,找出其中出现问题的项目。

  通过以上的分析并结合城市生态系统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出对校园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的评价与建议,以及对校园生态系统社会要素提出合理化建议等。

  2. 2城市环境

  笔者以“街道绿视率”为例来探讨城市环境的实践教学设计环节。

  在讲街道绿视率的概念及相关计算时,学生难以理解,可以通过设置“街道绿视率的测定”这一实践环节来加深理解。

  1)理论基础。“绿视率”是指在人的视野里绿色所占的比率叫。这个概念强调的是绿化的立体效果,是对城市绿化水平的更高要求。“绿视率”的计算就必须借助照片来判断绿化空间的构成比率。目前,我国的绿化定额指标体系主要有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等,这些指标主要是以绿地的生态效益为依据,而缺乏对人们心理上的研究以及视觉上的享受。绿视率是与人们视觉和心里感受有关的指标,由于我国还未把它作为绿化的定额指标,因此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在早期的教材中也没有提及,但在现有城市规划设计时经常遇到。因此“绿视率”概念的提出,为城市景观绿化的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设计思路,这样才真正达到行业总的设计思想“以人为本”。

  2)原理。在人的视野里绿色所占的比率是多少,是很难直接判断的,必须通过借助照片来判断的绿化空间构成比率。在人眼的高度采用照相机对居住区的环境进行拍摄,取得相片,并对相片中的绿色部分进行分析,计算其而积,然后用Photoshop或AutoCAD等软件进行分析,然后计算绿视率。

  3)仪器与用具。数码相机、计算机、Photoshop } AutoCAD等软件。

  4)方法。首先选择2 ^} 3条街道进行测定,并开展绿化植物种类及基本性状的调查。每条街道至少取6个以上的点进行照相,一般相邻的2点距离为200m;以人的眼高为相机的水平高度,并在垂直于街道的方向照相,拍照后用Photoshop软件对相片再进行相应处理,测出绿色部分的而积。绿化覆盖率调查方法如下:测量各街道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垂直投影而积,但在这个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乔木树冠下重叠的灌木和草本不重复计算。

  绿视率和绿化覆盖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绿视率一相片的植物绿色部分而积/相片的总而积X1000o

  绿化覆盖率一绿化覆盖的而积/街道的而积X1000o

  通过以上实验及最后测算的绿视率的值,综合分析影响城市绿视率的因素及其特征,在以上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更人性化的街道绿化模式和选择的绿化树种。

  其他章节学习也可以提出其他的调查实践模式,通过这种实践与理论教学结合的方式,就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的枯燥与实践的社会调查相结合,并能提高团队的合作意识。

  3实践教学成果展示

  在给本科学生上课的过程中,讲解到城市生态系统主要问题这一个章节时,理论讲解到城市生态系统问题的实质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不平衡。但城市生态系统问题具有一些共性,如城市化进程加快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气候变化、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等。这些理论的讲解比较枯燥,在讲解完理论后就让学生自我去感受、体会和思考。首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其中一个小组提出了“褪色的公园—荆州市九龙渊公园生态环境调查研究”的主题思考,具体流程为现状调研—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类比分析—总结与思考。

  3. 1现状调研

  九龙渊公园位于荆州古城以东(见图1),南接长江大学,西邻多个居住小区,东而与荆州市胸科医院隔东环路相望。因此九龙渊公园是九龙片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性公园,是学生、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场所。

  3. 2定量分析

  通过前期的分析确定了3个时间段:8 } 00 ^-10 } 00 } 14 } 00一16,00, 18,00一20,OOo3个时间段来到公园的总人数为64个人,其中垂钓者14人,大学生38人,锻炼及其他12人。

  3. 3定性分析

  在前期现场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乱扔垃圾的较多,特别是乱扔的塑料垃圾带来的危害更大,这些塑料垃圾任其腐烂,分解出的有害物质不仅对土壤造成污染,另一方而渗透土壤进入水域,对水质也造成污染。当垃圾飘入水中,经过水的冲刷作用,堆积到岸边,温度一高,垃圾开始被微生物分解发臭,不仅对水质造成严重污染,对周边居民也带来严重困扰。

  3. 4类比分析

  九龙渊是荆州环护城河湿地公园计划中的一部分,因此将其与秦皇岛湿地公园进行比较(见图2),找出值得学习地方,从而找到解决措施。在秦皇岛湿地公园中,采用了“景观针灸”的观念,就是将每个景观点在不破坏大环境的基础上,单独拿出来考虑。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并进行类比分析,提出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3. 5总结与思考

  寻找了现有的环境存在的实际问题,并能体会到城市生态系统问题的实质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的最明显特征就是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下降,以及这种环境质量下降引起了城市人类生存危机。

  4结语

  目前,我国高校应用型本科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但应用型人才又是现有社会和经济发展迫切的需要。长江大学城建学院规划设计类课程教学的实践性较强,但是理论性教学在这方而还比较欠缺,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是必然的选择。从前期的专业设置到学科体系的建设,从学生的培养模式到每门课程的具体教学,都需要专业老师们不断的探索和思考。在当前教育体系和模式下,运用实践教学的方法推进各课程的研究是当代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只有适应发展趋势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为当地社会建设和教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隧道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论文08-23

高校英语语音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05-12

高校现代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08-19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05-12

独立学院数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04-11

普通高等院校钢琴教学改革探讨论文05-11

高校工业设计教学改革探讨论文08-11

单片机课程仿真案例教学改革思路论文05-30

工程图学课程阴影学习中的问题探讨的论文05-04

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探讨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