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视域下的高职数学教学论文

时间:2023-03-09 23:30:04 文化艺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数学文化视域下的高职数学教学论文

  摘要:本文初探了数学文化的定义,数学文化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所具有特殊的育人教育价值,以及从数学文化的角度对如何在高职数学教育中更好地实现数学文化的的教育功能提供一定建议。

数学文化视域下的高职数学教学论文

  关键词:数学文化;高职;数学教学

  1.数学文化的定义

  我们知道,广义的文化通常指人类在社会历史的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全部。文化是超自然的。最早对于文化的定义,公认的是英国人类学家BE?泰勒,他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中阐释了对文化的理解。在泰勒的观点里,文化就是在漫长的人类社会中人类所有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当然,不同学科对文化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定义。

  数学是一种文化。最早提出数学文化的是美国学者R?Wilder,他认为数学实在独立于个体意识而存在着。张维忠教授在《数学文化观下的数学教育》一文中指出:数学是抽象思维的集合,数学世界的规律独立于人类思维。虽然对于数学文化的说法众说纷纭,至今对其也没有确切的定义。但从广义上来看,笔者认为,数学文化是数学与人文有机结合,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不论是数学的对象,数学的知识,数学的概念定理,还是数学本身的发展,数学史等等。

  2.数学文化在高职数学中的重要性

  在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数学是量大面广的公共课之一,数学课程通常被定位于两种功能,即“服务”功能和“提升素养”功能。数学作为一种文化,那么在它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着其特有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功能。“素养”提升的要求就体现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使学生领悟数学的实质和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另外,运用数学文化增强人文素养,丰富的数学文化有助于学生视野的开阔;最后,数学文化可以培育高尚的审美情怀,数学的和谐美、统一美、对称美等无不时时刻刻熏陶着学生的审美情趣。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中等数学知识,但他们文化基础差,学习起点低,对于一些教师而言,教学组织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像数学这类学科,高职学生常带有畏惧心理,经常表示“听不懂”。因此,只有让数学的理性思维、数学精神、研究方法、推理方法等等深深印刻在他们的头脑中,才能使学生在此伴随下受益终生。同时,在数学文化的角度进行数学教育也符合《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所提出的新的要求。

  3.如何在高职院校更好的实现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

  3.1革新传统数学教育观念,树立高职数学文化教育观

  在数学文化的视域下审视高职数学教学,高职数学教学的目标就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精神和态度,受到数学思想的启迪和熏陶,能够把数学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对数学的应用、欣赏、创造和创新。十多年来,高职数学教育一直在推进改革。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高职数学教育仍是沿袭传统的“知识教育”,高职院校的数学教育仅仅局限在工具和应用性方面,为改变这个现状,首先教师就应改变传统的数学教育观念,形成全新的、文化型的数学教学观,促进高职数学教育从知识教育向文化教育转变。旧的数学教学观只是单纯强调数学学科知识,展现的是单调的数学计算和证明过程。而文化型教学观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数学,关注相关的史料背景和发展状况,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因此,对于教师而言,革新旧教育观,形成新的数学教育观就显得非常重要。

  3.2尝试开设专门的“高职数学文化课程”

  为了更好的实现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高职院校可尝试增开“高职数学文化课程”。“高职数学文化课程”选修课的开设着眼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人文素养。课程内容可以纵观古今中外,从历史、文化、哲学等角度讲授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理论教授方面可以选取在数学发展史中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起着重要作用的里程碑式的主题,通过一些数学家的探索与创新来体会数学精神。实践层面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例如可以分小组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写数学文化小论文等等。高职院校可尝试开设该类课程,但注意要与高职院校的教育层次和实际情况相结合,与此同时数学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不断储备自己的数学文化知识,不仅仅是靠个人对数学文化的理解和知识积累来教授这门课。

  3.3激发积极性,丰富数学教学活动的形式

  为了使数学文化更好的渗透,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就可以融入一些数学文化知识。例如在学习极限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入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运用“割圆术”求圆周率的例子,当圆内接正多边形与圆是合体的极限状态时,“则表无余径。表无余径,则幂不外出矣。”来解释极限概念。还可以采取多种学习方式,与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例如在学习分形几何的科克曲线时,可以从数学家Mandelbrot提出的数学问题引入:“英格兰的海岸线有多长?”,为了加深对“自相似性”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可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分形图形或者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分形图形。运用数学典故,例如韩信点兵与中国的剩余定理结合,田忌赛马与运筹学的关系,这样可以让学生增强对数学的认识和亲切感,体会到生活中数学文化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2]李大潜.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8(10).

  [3]陈晓江,刘业,胡胜生,张海峰.基于技术和文化的高职数学课程模块结构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4]杨立新.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08,10(4)106-107.

【数学文化视域下的高职数学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数学文化在高职数学教学的价值论文04-11

跨文化视域下的高校英语教育论文04-21

林业经济发展视域下的高职教育论文08-16

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文学与自然论文提纲08-08

高职院校基于问题模式的高等数学教学的研究论文05-06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问题教学论文05-06

哲学视域下的生存与生活09-26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论文04-16

谈翻译理论视域中的文化08-19

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08-02